南阳网讯:(通讯员张宏旭)许荣阁,是西峡县太平镇中心小学教师,今年54岁,在38年的教学生涯中,她经历过意外受伤和病魔缠身的不幸。70年代她带领学生上山拾柴,滚落山崖,摔断两根肋骨,到了不惑之年,她患上风湿病,严重的时候拄着拐仗给学生上课,2009年3月21日正在上课的许荣阁突然晕倒,被同事们紧急送往医院,做了心脏介入手术,三个月后她又重新站在讲台上。就是这样一个把半生都留给学校的园丁,为山区的孩子撑起了一片蓝天。
“在自己可以开花的年华上,她却做了孩子们的泥土,滋养更多花开。她用一个小女子的担当许给家乡孩子一片未来。”
1973年,刚刚16岁的许荣阁初中毕业,本可以继续读高中,向着更广阔的天地迈步,但她所出生的上口村却动员她不再读书,而是到一个离村部20多里的小校点去教书,因为她当时是全村第一个初中毕业生,是学历最高的人,别无选择。许荣阁是流着眼泪上任的,弟弟帮她抬着被褥、锅碗瓢盆和一袋玉米糁,走了半天崎岖山路才到达那个把牛圈改造后的学校。从此,许荣阁这个不成年的小女子,白天伴着和她年龄不差上下的七八个幼童,夜晚守着破烂屋顶透过的点点星光,开始了她别样的人生。多少个夜晚,半夜里传来阵阵野狼叫声,她把被子紧紧包住头,害怕的抖成一团……
冬去春来,许荣阁在这个茅屋小学度过了八年,她从一个不谐人生的村女成为一个注册民办教师。现任洛阳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的胡延松35年前是许荣阁的学生,他感慨的说:“如果不是许老师在我家门口办学,说不准我在最佳年龄段还是个文盲,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这番话却给人另一种思考,如果当年许荣阁继续读书求学,昔日的花季少女,是否会更有出息?然而在她自己可以开花的年华上,去做了孩子的泥土,滋养更多花开。她用一个小女子的担当许给家乡孩子一片未来。
“抉择是痛苦的事情,别人离开的时候她留下来,别人收获的时候她还在耕做。她挑着孩子沉甸甸的梦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
1980年,许荣阁凭着优异的教学成绩,被选调到村部小学任教。那时候改革开放的春天已经来到,年轻人纷纷怀揣梦想南下淘金,许荣阁的几个同事,曾相约她一起走,她也曾动摇过,是啊!20多岁正是多梦的年龄,看到姐妹们打扮的花枝招展谁不羡慕,看到别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谁不心动,看到同龄人闯世界有作为,谁不感慨。再说了,何必守着一个月二三十元钱的苦差,浪费自己的青春,真该出去闯一闯,离开这贫困愚昧的山沟沟。然而当她面对一个个稚气未脱的孩子们,望着那含着泪水的眼睛,她不忍心丢下这些朝夕相处的山娃,那种牵挂和责任感使她终于没有离开学校,这一次选择决定了许荣阁终生从教的命运。抉择是痛苦的事情,别人离开的时候她留下来,别人收获的时候她还在耕做。她挑着孩子沉甸甸的梦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
“跟太阳比早,和月亮比晚,辛勤园丁默默耕耘,在一个个心田里播种太阳,付出的是劳累,收获的是幸福。”
又一个5年过去了,许荣阁通过自学,取得了中师文凭,又通过了严格的“招教”考试,成为一名公办教师,被派往回龙寺学校任教,担任五年级班主任,除每周20节“正课”外,还兼任全校6个班级的12节音乐、美术课。每天白天上课,晚上还要备课、写教案、改做业。那一天下来都是腰酸腿痛,头晕眼花,她却不叫一声苦,不说一声累。时任校长牛永福说:“小许是学校第一个跟太阳比早,跟月亮比晚的人。”功夫不负有心人,果然许荣阁出手不凡,每一学期她教的课目或班级及格率、优秀率都名列前茅。
为了实现学校--家庭双重教育,她设计了一套“教师--家长联系薄”,把学生在校表现、考试成绩、德行评语等填在上面,每周未让学生带回家,家长签上意见后,星期一再带回学校。这种家长、学生、老师紧密联系的教学方法受到良好效果,被全乡各学校推广使用。
教学相长。许荣阁取得了无数荣誉,县级优质课奖她有,市级师德模范奖她有,省级优秀论文奖她有。她在努力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
“为了孩子,有时候像姐姐,有时候像妈妈,寒往暑来,眼角有了皱纹,双手不在细腻,但是她把爱与温暖带进乡村学校的课堂,她是学生心中最美的教师。”
又是几个五年过去了,许荣阁早已成为小学高级教师、西峡县模范教师、南阳市骨干教师,她从村小学调到镇中心小学任教,分别教授过1-6年级所有课程,成为太平镇名符其实的“名师”。在漫长的岁月中,她把满腔的爱撒给学生,有时候像姐姐,有时候像妈妈,眼角有了皱纹,双手不再细腻,但她依然坚守着自己的精神高地。早在上口小学任教时,一个叫孙花蕊的女孩家庭困难,住校拿不起被子,许荣阁就叫这个女生与自己一起住,整整住了三年,如今已是孩子母亲的孙花蕊,不忘师生情,年年看望许荣阁,那种情谊早已超越了师生关系。在回龙寺学校任教时,该村马庄组一个叫贾小兵的贫困学生,因家庭遭遇逆境,外欠债务很多,许多人避而远止,学生辍学在家,许荣阁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毅然担保贷款,帮助贾小兵读完初中、高中、大学。如今已是太平镇中学教师的贾小兵时常对人说:“许老师有慈母般的心肠,好人终会有好报。”2005年,西峡县妇联开展代理妈妈活动,许荣阁积极响应,做了上口村上坪组贫困学生李红雅的代理妈妈,每年资助数千元生活费、学杂费,5年来,李红雅已顺利读完高中,考入高等职业学校。
许荣阁做过两次大手术,身上留下两个大伤疤,医嘱要终生用药。她是拖着一个瀛弱的身体坚守在三尺讲台。镇中心校领导不忍心她如此透支生命,考虑给她换一个轻松的工作,但她不舍得离开孩子,她说:“教了近40年的书,看到孩子就像看到花朵,闻到读书声就像听到音乐,走上讲台就像蹬上舞台,一下子离开学校还不习惯呢。”
许荣阁不但是一个学生爱戴的教师,还是一位令人敬佩的母亲,她在教育好别人孩子的同时,还精心培养自己的孩子,大儿子从河南师范大学毕业后已从教7年,小儿子2009年考入北京大学。欣慰之余,她时常说:“自己的孩子成才不算什么,我最大的愿望是:所教的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南阳网讯:(通讯员张宏旭)许荣阁,是西峡县太平镇中心小学教师,今年54岁,在38年的教学生涯中,她经历过意外受伤和病魔缠身的不幸。70年代她带领学生上山拾柴,滚落山崖,摔断两根肋骨,到了不惑之年,她患上风湿病,严重的时候拄着拐仗给学生上课,2009年3月21日正在上课的许荣阁突然晕倒,被同事们紧急送往医院,做了心脏介入手术,三个月后她又重新站在讲台上。就是这样一个把半生都留给学校的园丁,为山区的孩子撑起了一片蓝天。“在自己可以开花的年华上,她却做了孩子们的泥土,滋养更多花开。她用一个小女子的担当许给家乡孩子一片未来。”
1973年,刚刚16岁的许荣阁初中毕业,本可以继续读高中,向着更广阔的天地迈步,但她所出生的上口村却动员她不再读书,而是到一个离村部20多里的小校点去教书,因为她当时是全村第一个初中毕业生,是学历最高的人,别无选择。许荣阁是流着眼泪上任的,弟弟帮她抬着被褥、锅碗瓢盆和一袋玉米糁,走了半天崎岖山路才到达那个把牛圈改造后的学校。从此,许荣阁这个不成年的小女子,白天伴着和她年龄不差上下的七八个幼童,夜晚守着破烂屋顶透过的点点星光,开始了她别样的人生。多少个夜晚,半夜里传来阵阵野狼叫声,她把被子紧紧包住头,害怕的抖成一团……
冬去春来,许荣阁在这个茅屋小学度过了八年,她从一个不谐人生的村女成为一个注册民办教师。现任洛阳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的胡延松35年前是许荣阁的学生,他感慨的说:“如果不是许老师在我家门口办学,说不准我在最佳年龄段还是个文盲,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这番话却给人另一种思考,如果当年许荣阁继续读书求学,昔日的花季少女,是否会更有出息?然而在她自己可以开花的年华上,去做了孩子的泥土,滋养更多花开。她用一个小女子的担当许给家乡孩子一片未来。
“抉择是痛苦的事情,别人离开的时候她留下来,别人收获的时候她还在耕做。她挑着孩子沉甸甸的梦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
1980年,许荣阁凭着优异的教学成绩,被选调到村部小学任教。那时候改革开放的春天已经来到,年轻人纷纷怀揣梦想南下淘金,许荣阁的几个同事,曾相约她一起走,她也曾动摇过,是啊!20多岁正是多梦的年龄,看到姐妹们打扮的花枝招展谁不羡慕,看到别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谁不心动,看到同龄人闯世界有作为,谁不感慨。再说了,何必守着一个月二三十元钱的苦差,浪费自己的青春,真该出去闯一闯,离开这贫困愚昧的山沟沟。然而当她面对一个个稚气未脱的孩子们,望着那含着泪水的眼睛,她不忍心丢下这些朝夕相处的山娃,那种牵挂和责任感使她终于没有离开学校,这一次选择决定了许荣阁终生从教的命运。抉择是痛苦的事情,别人离开的时候她留下来,别人收获的时候她还在耕做。她挑着孩子沉甸甸的梦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
“跟太阳比早,和月亮比晚,辛勤园丁默默耕耘,在一个个心田里播种太阳,付出的是劳累,收获的是幸福。”
又一个5年过去了,许荣阁通过自学,取得了中师文凭,又通过了严格的“招教”考试,成为一名公办教师,被派往回龙寺学校任教,担任五年级班主任,除每周20节“正课”外,还兼任全校6个班级的12节音乐、美术课。每天白天上课,晚上还要备课、写教案、改做业。那一天下来都是腰酸腿痛,头晕眼花,她却不叫一声苦,不说一声累。时任校长牛永福说:“小许是学校第一个跟太阳比早,跟月亮比晚的人。”功夫不负有心人,果然许荣阁出手不凡,每一学期她教的课目或班级及格率、优秀率都名列前茅。
为了实现学校--家庭双重教育,她设计了一套“教师--家长联系薄”,把学生在校表现、考试成绩、德行评语等填在上面,每周未让学生带回家,家长签上意见后,星期一再带回学校。这种家长、学生、老师紧密联系的教学方法受到良好效果,被全乡各学校推广使用。
教学相长。许荣阁取得了无数荣誉,县级优质课奖她有,市级师德模范奖她有,省级优秀论文奖她有。她在努力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
“为了孩子,有时候像姐姐,有时候像妈妈,寒往暑来,眼角有了皱纹,双手不在细腻,但是她把爱与温暖带进乡村学校的课堂,她是学生心中最美的教师。”
又是几个五年过去了,许荣阁早已成为小学高级教师、西峡县模范教师、南阳市骨干教师,她从村小学调到镇中心小学任教,分别教授过1-6年级所有课程,成为太平镇名符其实的“名师”。在漫长的岁月中,她把满腔的爱撒给学生,有时候像姐姐,有时候像妈妈,眼角有了皱纹,双手不再细腻,但她依然坚守着自己的精神高地。早在上口小学任教时,一个叫孙花蕊的女孩家庭困难,住校拿不起被子,许荣阁就叫这个女生与自己一起住,整整住了三年,如今已是孩子母亲的孙花蕊,不忘师生情,年年看望许荣阁,那种情谊早已超越了师生关系。在回龙寺学校任教时,该村马庄组一个叫贾小兵的贫困学生,因家庭遭遇逆境,外欠债务很多,许多人避而远止,学生辍学在家,许荣阁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毅然担保贷款,帮助贾小兵读完初中、高中、大学。如今已是太平镇中学教师的贾小兵时常对人说:“许老师有慈母般的心肠,好人终会有好报。”2005年,西峡县妇联开展代理妈妈活动,许荣阁积极响应,做了上口村上坪组贫困学生李红雅的代理妈妈,每年资助数千元生活费、学杂费,5年来,李红雅已顺利读完高中,考入高等职业学校。
许荣阁做过两次大手术,身上留下两个大伤疤,医嘱要终生用药。她是拖着一个瀛弱的身体坚守在三尺讲台。镇中心校领导不忍心她如此透支生命,考虑给她换一个轻松的工作,但她不舍得离开孩子,她说:“教了近40年的书,看到孩子就像看到花朵,闻到读书声就像听到音乐,走上讲台就像蹬上舞台,一下子离开学校还不习惯呢。”
许荣阁不但是一个学生爱戴的教师,还是一位令人敬佩的母亲,她在教育好别人孩子的同时,还精心培养自己的孩子,大儿子从河南师范大学毕业后已从教7年,小儿子2009年考入北京大学。欣慰之余,她时常说:“自己的孩子成才不算什么,我最大的愿望是:所教的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人才招聘|手机版|小黑屋|南阳网 ( 豫ICP备05017472号 )
GMT+8, 2025-2-23 06:2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