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苏中)12月5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认真评审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首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已基本确定,南阳共有13项,在全省各地市中位列前茅。其中,南阳“牛郎织女传说”最新列入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录。
牛郎织女传说是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这一家喻户晓的千古爱情绝唱,源于远古人民对星象的想象,早在商周之时就已在南阳民间流传,楚汉时期已臻成熟。
今年7月19日,本报刊发《牛郎织女传说源自南阳》,独家首次披露了牛郎织女传说源自南阳。报道刊出当日,即被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搜狐网、新浪网、北青网、文化新闻网及深圳晚报、大河报、河南商报、东方今报等数十家媒体转载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此后,政府相关部门、民间组织、热心市民及省内外专家学者纷纷来电来函,表示关注。本报根据专家观点论著、相关文献及出土文物和相关遗迹,又相继推出《三个落脚点再证牛郎织女传说源自南阳》、《牛郎织女传说将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一学者称:南阳应打造爱情之都》、《“牛郎织女”将上“国家名片”》、《牛郎庄欲打造中国“爱情村”》等数篇报道,使牛郎织女传说源自南阳的报道步步深入。
其间,市文化局和相关部门对报道非常重视。文化部门称,要把牛郎织女故事作为一项文化产业,积极申报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8月,南阳牛郎织女故事流传地的申报工作由市集邮协会具体实施。10月25日,正式向省文化厅递交了申报书。与此同时,牛郎织女传说吸引了省内及香港的投资集团,他们特聘请专家来南阳牛郎庄(隶属宛城区溧河乡詹庄村)进行投资考察。当地政府也积极行动,与闻讯前来考察的省内一投资商达成协议,共同开发牛郎织女传说资源,兴办旅游度假产业。⑤1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南阳市:13项1.板头曲(南阳市)2.宛梆(内乡县)3.盘古神话(桐柏县)4.方城石猴(方城县)5.西坪民歌(西峡县)6.罗卷戏(邓州市)7.大调曲子(南阳市新增,原申报为南阳曲艺)8.三弦书(南阳市新增,原申报为南阳曲艺)9.镇平玉雕工艺(镇平县)10.牛郎织女传说(南阳市新增)11.王莽撵刘秀传说(内乡县新增)12.打春牛(原名:内乡县衙春节岁时节令,新增)13.张仲景医圣祭祀(南阳市新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