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中国网
标题: 平顶山---夜来明《即将失去的记忆》 [打印本页]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1-11-12 12:12
标题: 平顶山---夜来明《即将失去的记忆》
本帖最后由 夜来明 于 2011-11-12 12:20 编辑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00D iso: 100 快门: 1/125s 光圈: f8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1-11-12 12:13
相机型号: SONY NEX-5C iso: 200 快门: 1/60s 光圈: f8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1-11-12 12:14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00D iso: 100 快门: 1/160s 光圈: f8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1-11-12 12:15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00D iso: 100 快门: 1/160s 光圈: f8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1-11-12 12:16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00D iso: 100 快门: 1/160s 光圈: f8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1-11-12 12:16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00D iso: 200 快门: 1/100s 光圈: f7.1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1-11-12 12:17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00D iso: 200 快门: 1/100s 光圈: f6.3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1-11-12 12:18
相机型号: SONY NEX-5C iso: 200 快门: 1/80s 光圈: f5.6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1-11-12 12:19
相机型号: SONY NEX-5C iso: 200 快门: 1/40s 光圈: f4.5
作者: 阳光月影 时间: 2011-11-12 13:46
啥时拍的?资料珍贵。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1-11-12 13:53
阳光月影 发表于 2011-11-12 13:46 
啥时拍的?资料珍贵。
谢谢阳光。。。。。关注,年初去淮阳吗!现在估计停了!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1-11-12 14:07
本帖最后由 夜来明 于 2011-11-12 14:08 编辑
坐小火车去淮阳,需要五个钟头
长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坐小火车。铃声响过,列车铿然离开站台,在城市的夹缝之间穿过,在人家的房门前穿过。风追着火车,流水般滑过脸颊。
小火车的规格比大火车小一号,是大火车的缩写版。实木坐椅,涂以绿漆,天长日久漆色脱落,现出木材原来的纹理。车顶暗黄,锈迹斑斑。生铁做的烟灰缸、发不出声音的喇叭、用白漆写的车厢号,无一不让你觉得突然走进了历史,走进了黑白电影情节中。
列车上的一些规定很有意思,例如,一只羊上车,需交半个人的票价;一只牛上车,需交一个人的票价。几节车厢外挂着一节车皮,可以装货物或牛羊。半路上果然有人往后面放麻袋和自行车。这让我们倍感新鲜和亲切,和自行车一起坐火车,实在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
缓缓行驶的小火车,会增加路途在乘客心中的长度。八岁的女儿不断地问我,还要走多长时间。我说,快了,还要坐四个小时。一会儿,我又说,快了,还要坐两个半小时。女儿后来不问了,她睡着了。
车行缓慢,适合眺望。窗外的景色不是一闪而过,而是缓缓流动,像一张连着一张的图画。红砖蓝瓦的房屋,宁静地站在田野之外。我喜欢这种典型的北方建筑。
我看见一个人在新翻的土地上作业,看见沿途村镇的人在等待小火车走过,对着车上的人善意地笑。这些移动的图画,虽然让我意识到自己的漂流状态,但并不觉得孤单和伤感。
火车要在途中许多村庄停靠。经过几站以后,乘客越来越多,还有人没有位子,在过道上立着。这样的繁荣景象是我始料未及的。
淮阳到了。淮阳车站是这一路最好的车站,虽然也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建筑,但外面贴了瓷片,就像一个落魄的人,要梳洗打扮一番,极力掩盖其败落的痕迹。小火车只给了我们三个小时的停留时间,因为下午淮阳只有一趟返回许昌的列车。
迅速吃过午饭,坐上三轮摩托直奔太昊陵而去。在火车上,我们遇到几位附近村庄的老妇,她们几乎每年都在阴历二三月间,去太昊陵一趟,带几把泥土撒在陵的周围。于是我知道,这座陵庙一直保持着一种庇佑者的神信,给予人们想象中的平安与兴旺,赐予小城繁衍和绵绵生息。
到了太昊陵,不能不说泥泥狗。一团团泥巴被塑成姿态各异的鸟兽形象,再敷以黑底,然后以黄、红、白、绿、粉红五色构成图案。就是这种简单艳丽的色彩和朴拙虚幻的造型,使泥泥狗在美学上更加贴近远古文化的原态。泥泥狗其实是小孩嘴边的“叫吹”,其声鸣鸣。女儿对太昊陵不感兴趣,在来之前就与我约定,要买几只泥泥狗。我们走过若干个小摊,选择了七只泥泥狗,小心翼翼地提着。
回来仍然坐小火车。用不了多久,小火车就将退出历史舞台,走进博物馆。很可能,这是一次绝版的旅行。如此,这次短距离的行走,便具有了一定的意义,成为回忆中不可复制的情节。《转载》
作者: 可杰 时间: 2011-11-12 15:00
哈哈。。。没见过这种火车啊
作者: 可杰 时间: 2011-11-12 15:00
即将失去的记忆。一点不错。。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1-11-12 16:36
谢谢你的点评 !
作者: 鹰城“摄”手 时间: 2011-11-13 10:24
很有意境!
作者: 水玲珑 时间: 2011-11-13 10:40
欣赏学习明版佳作
作者: 华佗 时间: 2011-11-13 12:24
机车慢慢被电车代替 时代的进步 楼主好拍摄!
欢迎光临 光影中国网 (http://sy.01ny.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