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中国网

标题: 刘青霞故居 [打印本页]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2-6-16 19:50
标题: 刘青霞故居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7000    iso: 800    快门: 1/13s    光圈: f3.5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2-6-16 19:50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7000    iso: 100    快门: 1/160s    光圈: f2.8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2-6-16 19:51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7000    iso: 100    快门: 1/160s    光圈: f2.8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2-6-16 19:51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7000    iso: 100    快门: 1/400s    光圈: f2.8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2-6-16 19:52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7000    iso: 100    快门: 1/200s    光圈: f2.8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2-6-16 19:52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7000    iso: 100    快门: 1/200s    光圈: f2.8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2-6-16 19:53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7000    iso: 100    快门: 1/200s    光圈: f3.2


作者: 昙花一现    时间: 2012-6-16 20:17
{:7_296:}{:7_296:}拍的好
作者: 梦幻水晶    时间: 2012-6-16 22:45
漂亮,欣赏支持!{:7_294:}{:7_294:}
作者: 华夏放歌    时间: 2012-6-17 06:51
好拍,欣赏支持
作者: 丹江冰    时间: 2012-6-17 07:04
明总,刘青霞是谁呀
作者: 清风明月-贾    时间: 2012-6-17 08:23
{:8_324:}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2-6-17 08:48
昙花一现 发表于 2012-6-16 20:17
拍的好

感谢你的欣赏!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2-6-17 08:58
昙花一现 发表于 2012-6-16 20:17
拍的好

感谢 你的支持与欣赏 !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2-6-17 08:58
索慕青 发表于 2012-6-16 20:40
八成可能大概也许差不多……….;

呵呵,过奖!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2-6-17 08:59
独树一帜 发表于 2012-6-16 22:55
拍片漂亮支持。

感谢 老师的支持与真诚点评!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2-6-17 09:00
华夏放歌 发表于 2012-6-17 06:51
好拍,欣赏支持

谢谢华夏老师的关注与支持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2-6-17 09:05
丹江冰 发表于 2012-6-17 07:04
明总,刘青霞是谁呀

辛亥革命烈士  25岁时夫亡,因无兄弟子嗣,刘氏族人为争财产而与青霞发生诉讼。1905年刘青霞随兄携子赴日考察,这在刘青霞的一生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那里,她接触了孙中山及同盟会人士;在那里,她了解到豫籍留日学生中的同盟会会员因缺款不能办《河南》杂志,遂慷慨捐资,使该杂志在东京出版。她与友人在东京创办《中国新女界》月刊,宣传妇女解放。不久,她加入了同盟会,成了一名社会活动家。1908年创办的公立中州女子学堂附小(今开封市二师附小)的创办人之一便有刘青霞;1909年,刘青霞在尉氏创办了华英女子学校,这是当时河南的第一所女校。又捐地2公顷,兴办蚕桑学校。以巨款先后资助过河南和北京的许多学校。她还修建桥梁,开办"孤贫院"、"平民工厂"。回国后,又捐巨款资助同盟会河南支部在开封开设的"大河书社",作为开展革命活动的经费。同盟会员张钟端日本返国,策动起义,她设法予以掩护。民国初年举办爱国捐,被推举为河南国民捐事物所总理。积极参加京津地区妇女要求参政的运动,并被选为北京女子参政同盟会会长。刘青霞还于1911年夏天营救了一批革命党人,又捐巨资作为武装起义经费。刘青霞曾两次去上海见孙中山,表示要拿个人全部财产报效国家,作建筑铁路之用。虽然孙中山嘉纳其意,终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刘青霞的这个愿望直到1922年,冯玉祥第一次督豫时才得以实现。冯认为:“与其族人争讼,不如收归公有。”于是,刘家的大部分财产归公,移作办学之用。1923年刘青霞亡故,享年47岁。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2-6-17 13:06
班若烟 发表于 2012-6-17 10:17
o(∩_∩)o   楼主继续

感谢 你的支持,继续!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2-6-24 11:37
璩恨玉 发表于 2012-6-24 10:24
偶米头发  善哉 善哉

呵呵,老师坐打,搞笑开心!
作者: 老白河    时间: 2012-6-24 12:56
  谢谢文字说明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2-6-24 16:51
印从彤 发表于 2012-6-24 16:10
看帖留名 见帖必顶

谢谢支持欣赏!




欢迎光临 光影中国网 (http://sy.01ny.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