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中国网

标题: 手工打油槽 [打印本页]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2-7-7 17:50
标题: 手工打油槽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00D    iso: 800    快门: 1/80s    光圈: f5.6

手工产业大发展    平顶山曹镇乡刘心建介绍,传统手工大槽油与马虎机榨油相比工序繁杂。从炒籽、石碾碾末、馏锅蒸末、包饼、装垛,到抡锤加楔压榨,有10多道工序,一道工序做不好就会影响油质或出油量。
    炒籽。所用工具是炒锅和炒耙。用烟煤作燃料,把芝麻放到大铁锅内用铁耙反复翻动。炒籽的大锅是特制的、敞口型,斜置在灶台上,炒锅靠灶背一面高出灶前10多厘米。斜置的作用是在炒籽的过程中,籽粒会随着推炒后的回力自动进行又一次搅拌。炒籽人在灶前操作。炒芝麻火不能太旺,以慢火为主。芝麻籽炒得以发黄偏黑为最好,籽粒既不能烧焦,又不能不熟,这样的状态出油率最高。每锅放45公斤芝麻,每次炒两锅,大约炒70分钟出锅。两锅刚好装一垛。
    碾末。将炒好的籽粒放凉后,均匀地散放至石碾上,反复碾三到四遍,碾得越细越好,越细出油率越高。油匠们的俗语叫“菜籽碾成泥,芝麻撞破皮”。
    称末。把碾好的末用称末篮子称。11公斤为一篮子,一篮子装一锅。
    蒸末。在灶锅里放一个小木架或铁架,然后用一块大布将料末包起来蒸。在蒸锅的笼箅上铺好馏单,把料末均匀铺开,待上气10分钟左右即可出锅。
    包饼。用檑草绳将蒸好的料末包扎。包扎要又实又匀。包成直径55公分的饼。一锅包一片饼,包8饼为一垛。
    装榨。把一垛饼放在托盘上,用麻绳捆紧,放入油槽。
    楔式压榨取油。包码成垛,置入油槽固定好,开始放入行挺、座挺。插入油尖(木楔子)用铁锤击打,迫使行挺往前挤压麻包,榨油正式开始。由于油是从油槽流出,所以俗称大槽油。
    打油是个极耗体力的重活,油匠一开始抡锤打油,就几乎一丝不挂。旧社会,人们叫油匠是“赤肚儿孩”,就是因为他们干活时几乎裸体。油匠挥动十几斤重的大锤,朝着镶有铜箍的楔子击打,边打边更换楔子。开始,击打楔子的力度不用太大,但更换楔子的频率却很高。这时,热油哗哗,流入油槽前端的老君缸(盛油的大缸)。油匠最爱听这一阵子的流油声,因为艰辛的劳动终有了成果。随着油盘的渐进,换楔子的频率就低了,手中的铁锤换成最重的了。成品油俗称热油,要盛出来窖一个月才能卖。油坊一开始打油,其香味远飘几公里,哪个村庄有座油坊,哪个村庄就天天笼罩在油香中。
    木榨楔式榨油的设施极其特殊。木榨由2根家槐树(必须4米处发岔、周长2米以上)挖槽而成。这样粗大的家槐树,树龄最少在500年以上。槽中放枣木前大档、张板档、铺盘、催盘、行挺、后板档。木楔子必须用极其坚实的姜子木。
    刘心建告诉记者,打油时,油匠们都是一边抡大锤,一边哼着号子。号子是“先打头,后打油,烧急慌忙打棉油,哼哼嗨嗨打菜油”。号子内容全是打芝麻、菜籽、棉油的要领,表达非常准确。同时,哼号子也是油匠发泄的一种方式,如果闷声抡大锤,对身体不好。
    木榨楔式榨油是以人力手工技艺为主的技术活,其木榨过程注重工与艺的结合,力与技的结合。每一道工序都融入了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和独特技巧。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机榨代替了木榨,大槽油在全省已不多见,在我市独刘心建一家。
    把大槽油工艺传承下去
    刘心建对记者说,大槽油味道纯正、富含营养、食用安全,且香味浓、口感好、无腻味、耐贮藏(保质期达5年),不掺任何化学原料。在唐代,就有大槽油作为朝廷贡品的记载。
    历史在前进,科技在发展。近几十年来,省力、省时的机榨,让传统的木榨楔式榨油渐渐退出了榨油舞台。现在三四十岁的人,根本没见过木榨楔式榨油。年事已高的刘心建,不断思索着如何将自己这手艺传承下去。他告诉记者,他有两儿四女,都有事业干,可以说吃不愁、穿不愁、花不愁。但咋想着不能让加工大槽油这门技术失传。大槽油是好东西,人人都知道,可出外打一天工就能挣百八十元,年轻人谁还学这?
    65岁的刘心建身体非常好,既是油坊的师傅,又是打油骨干。记者问:“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抡动大锤吗?”他笑笑,说:“我天天抡大锤。不会抡大锤的人全靠双臂力量,我是把身力和臂力有机结合,用的是巧力,抡起大锤来也不感到十分费劲。我总结我身体好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长期抡大锤锻炼的。”他加工的大槽油经市质监局检测,几十项指标全部合格。大槽油已销到北京、郑州、平顶山等城市,顾客反应良好。刘心建的二儿子刘套,本在北京做生意,刘心建非叫他回来,跟着他学加工大槽油。在他真教实传下,刘套目前已掌握了加工大槽油的大部分技术。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2-7-7 17:50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00D    iso: 800    快门: 1/60s    光圈: f5.6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2-7-7 17:51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00D    iso: 400    快门: 1/50s    光圈: f4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2-7-7 17:51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00D    iso: 400    快门: 1/40s    光圈: f4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2-7-7 17:52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00D    iso: 400    快门: 1/40s    光圈: f4.5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2-7-7 17:52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00D    iso: 400    快门: 1/30s    光圈: f3.5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2-7-7 17:53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00D    iso: 400    快门: 1/25s    光圈: f3.5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2-7-7 17:53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00D    iso: 400    快门: 1/30s    光圈: f3.5


作者: 时光章【光影】    时间: 2012-7-7 18:05
正宗的芝麻油。老师好拍。我小时候见过这种设备。抡大锤的师傅很累,要身体强健。支持!
作者: 水云涧    时间: 2012-7-7 18:08
{:7_307:}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2-7-7 18:10
水云涧 发表于 2012-7-7 18:08

水斑斑光招手不发言,是不是有意建 !
欢迎指导 !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2-7-7 18:15
时光章【光影】 发表于 2012-7-7 18:05
正宗的芝麻油。老师好拍。我小时候见过这种设备。抡大锤的师傅很累,要身体强健。支持!

说的好,一锤60斤,一天下来,可累!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2-7-7 18:18
大夏 发表于 2012-7-7 18:16

感谢你的支持!
作者: 时光章【光影】    时间: 2012-7-7 18:20
夜来明 发表于 2012-7-7 18:15
说的好,一锤60斤,一天下来,可累!

唉!我们这里已经失传,再看一遍,全力支持!!
作者: 时光章【光影】    时间: 2012-7-7 18:20
夜来明 发表于 2012-7-7 18:15
说的好,一锤60斤,一天下来,可累!

唉!我们这里已经失传,再看一遍,全力支持!!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2-7-7 18:23
时光章【光影】 发表于 2012-7-7 18:20
唉!我们这里已经失传,再看一遍,全力支持!!

一进村子,香漂四溢,很传统的做工,希望能保留下去!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2-7-7 18:24
夜来明 发表于 2012-7-7 18:15
说的好,一锤60斤,一天下来,可累!

非常感谢你的支持!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2-7-7 18:25
雁过留芳 发表于 2012-7-7 18:23

谢谢支持!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2-7-7 19:02
独树一帜 发表于 2012-7-7 18:41
古老文化应该传承,谢谢老师分享。

呵呵,谢谢你的支持!
作者: 十里河    时间: 2012-7-7 19:11
这手艺恐怕已经失传了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2-7-7 19:20
本帖最后由 夜来明 于 2012-7-7 19:20 编辑
十里河 发表于 2012-7-7 19:11
这手艺恐怕已经失传了


感谢老师的关注,目前还没有失传!
作者: 四季风—红叶    时间: 2012-7-7 19:45
真是体力活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2-7-7 19:47
四季风—红叶 发表于 2012-7-7 19:45
真是体力活

谢谢红叶老师的关注与支持!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2-7-7 21:01
夜来明 发表于 2012-7-7 18:23
一进村子,香漂四溢,很传统的做工,希望能保留下去!

感谢支持!
作者: 秦.岭    时间: 2012-7-7 21:48
传统的东西不能丢!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2-7-7 21:50
秦.岭 发表于 2012-7-7 21:48
传统的东西不能丢!

谢谢秦教师的支持!
作者: 华夏放歌    时间: 2012-7-7 21:56
{:7_296:}欣赏支持学习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2-7-7 22:00
华夏放歌 发表于 2012-7-7 21:56
欣赏支持学习

感谢支持!

作者: 神州揽胜    时间: 2012-7-7 22:08
好拍摄欣赏支持{:7_296:}
作者: 舞之人生    时间: 2012-7-7 22:37
一定要把把大槽油工艺传承下去,支持老师好拍!{:7_296:}{:7_296:}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2-7-7 22:49
舞之人生 发表于 2012-7-7 22:37
一定要把把大槽油工艺传承下去,支持老师好拍!

感谢支持!
作者: 梦幻水晶    时间: 2012-7-7 23:28
{:7_294:}{:7_294:}欣赏。
作者: 妙慧    时间: 2012-7-8 00:46
{:7_296:}{:7_296:}{:7_296:}{:7_296:}
作者: 飓风四号    时间: 2012-7-8 05:52
欣赏佳作!
作者: 遨游太空    时间: 2012-7-8 06:26
{:7_296:}{:7_296:}古老的手工打油,现在很少见了!你很有钻劲!好民俗贴!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2-7-8 07:11
遨游太空 发表于 2012-7-8 06:26
古老的手工打油,现在很少见了!你很有钻劲!好民俗贴!

感谢老师的夸奖!
作者: 大风(平顶山)    时间: 2012-7-8 08:19
欣赏佳作。
作者: 温馨    时间: 2012-7-8 08:35
以后恐怕都会用机器代替的
作者: 新野超人    时间: 2012-7-8 11:57
{:7_296:}{:7_296:}{:7_296:}
作者: 微风细雨    时间: 2012-7-8 18:56
小磨油真香,制作可真不易。好拍,欣赏支持!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2-7-8 23:05
垂钓晚霞 发表于 2012-7-8 21:21
欣赏支持

谢谢欣赏!
作者: 四季风-走天涯    时间: 2012-7-9 16:54
很特别可要不要申请什么文化遗产哦{:7_296:}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2-7-9 19:14
四季风-走天涯 发表于 2012-7-9 16:54
很特别可要不要申请什么文化遗产哦

感谢 你的支持!

作者: 光影随行    时间: 2012-7-10 10:40
第一次了解到这个行业,老师好拍摄 精彩纪实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2-7-10 13:02
光影随行 发表于 2012-7-10 10:40
第一次了解到这个行业,老师好拍摄 精彩纪实

感谢支持!
作者: 清风明月-贾    时间: 2012-7-11 17:45
{:8_324:}
作者: 老白河    时间: 2012-7-11 19:03
  好题材   好民俗
作者: 夜来明    时间: 2012-7-12 06:23
老白河 发表于 2012-7-11 19:03
好题材   好民俗

感谢支持与欣赏!
作者: 新野山人    时间: 2012-9-4 12:29
这是正宗的农家榨油工艺,好多地方看不见了!要加以保护啊!好纪实!谢谢楼主!!!
{:7_296:}{:7_296:}{:7_296:}{:7_296:}




欢迎光临 光影中国网 (http://sy.01ny.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