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中国网
标题:
海东地区七大旅游景点
[打印本页]
作者:
月影小众
时间:
2012-8-11 20:16
标题:
海东地区七大旅游景点
1.骆驼泉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街子乡团结村,交通便利,三级油路可直达,距离县城5公里,距西宁市上140公里,是集游览观光、体验民俗为一体的旅游景点。是撒拉族之乡传说中的一处圣迹。因一峰神奇的白骆驼,载负着撒拉族沉重历史,自中亚撒马尔罕至此卧泉化为白石而得名。相传,在中亚撒马尔罕有一个小部落,为首的头人是兄弟俩,名叫尕勒莽和阿合莽,在群众中威望很高,因受到当地统治者的忌恨和迫害,于是他们率领同族的18人,牵了一峰白骆驼,驮着故乡的水土和一部《古兰经》离开撒马尔罕向东寻找新的乐土,路上他们经天山,过嘉峪关,绕河西走廊,渡黄河,来到循化境内。经夕昌沟,越孟达山上了乌土斯山。这时天色已黑,苍茫中走失了白骆驼。第二天,他们在街子东面的沙子坡下发现一眼清泉,走失的骆驼卧在水中,已化为白石。他们试量了当地的水土,与故乡的水土完全相同,于是便在这里定居下来。历经艰辛的骆驼安祥地静卧在泉水之中,与他们日夜相伴,泉水澄澈清亮,汨汨流淌,四季不断,便将这个清泉起名为“骆驼泉”。80年代初,政府拨款重修骆驼泉围墙和大门,泉边用花岗石雕刻骆驼石像,种花草树木,建水榭碑亨。重修的骆驼泉,明澈如镜,涟漪荡漾,蓝天白云,倒映其中;精雕细琢的石骆驼,伫立泉傍,昂首挺胸,栩栩如生。离骆驼泉不足百步,便有撒拉族祖寺街子清真寺和始祖尕勒莽、阿合莽陵墓。两棵葳蕤苍翠的古榆,交相辉映,自然盖住陵墓的顶,别具风情,常有游客观光。骆驼泉与毗邻的街子清真大寺,尕勒莽、阿合莽陵墓,珍贵手抄本《古兰经》,近千年古杨和百年古柏相互映衬,构成了撒拉族沧桑历史的见证和研究撒拉族历史沿革的有利依据。每年在此举办民俗饮食节、手抄本《古兰经》展示研讨会、刺绣展览节。
2.洪水泉清真寺
青海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平安县洪水泉回族乡洪水村。距西宁市30多公里,该寺以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雕刻工艺及建筑艺术而闻名遐迩,是目前青海省著名的古代清真寺文物旅游景点。洪水泉清真寺始建于明代,后经5次扩建,其中以清代乾隆年间扩修工程形成现在规模。 洪水泉清真寺占地面积达6000余平方米,整个寺院由照壁、山门、唤醒楼、碑楼(被毁)、礼拜殿及学房等组成。其建筑均按照中国古典汉藏寺遍形制而建,设计奇特,在建筑风格上,大量融合了汉回藏等民族的建筑艺术,尤以砖雕、木雕图案最为优美,所雕图案大部分为“二龙戏珠”、“龙凤呈祥”、“麒麟送子”、“猎跃蝶舞”、“吉祥八宝、“万蝠图”等及大量南方景色。同时打破了清真寺中不能出现有眼睛的动物图案等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观念,具有我哺育清真寺中少有的独特风格,寺院坐西朝东,布局精巧,主要景观有照壁、山门、唤醒楼、礼拜殿其砖雕、木雕图案及繁多,工艺高超、建筑奇特,是一部古代民间民俗吉祥图案的宝典。
作者:
月影小众
时间:
2012-8-11 20:16
3.青海省夏群寺森林公园
省级森林公园。国家AAA及景区。位于青海省平安县西南部脑山地区,拉脊山脉北麓,109国道1924㎞向南25公里处,距西宁机场30公里。
距青海省西宁市55公里。是集森林与寺院为一体的自然风景区。
峡群寺森林公园总面积3558公顷。1996年2月,经青海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为省级森林公园,森林公园包括峡群林场辖区、著名的佛教胜地——夏宗寺。
峡群林场是平安县唯一的天然次生林林区,林向整齐,具有成片的天然云杉、山杨纯林,少量的云桦混交林及人工青杨林。绿意盎然的白杨、零星点缀的红花、青青的草地及涓涓细流,清新自然。各种乔木高大挺拔,林地清新湿润,散发着芬芳。紫色的高山杜鹃、黄色的金露梅、白色的银露梅、叶形倚丽的茶瘭子、果红似火的天山花楸等灌木镶嵌于林间,构成了旅游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区内有众多珍禽异兽,如狍鹿、猞猁、獐子、野狐、野兔、野鸡、梅花鹿等;野生植物资源也很丰富,如蕨菜、蘑菇、鹿蕨菜、石花菜等;药用植物有大黄、黄芪、党生、秦艽等。旅游区内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景色迷人、气候凉爽,是旅游度假、休闲疗养的深山仙境。 夏宗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削发为僧并拜西藏噶玛噶举派黑帽系四世活佛若比多杰为师学经的地方。相传,东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有汉僧法显等人赴印度求经。曾途径夏宗寺一带居留活动过。宋代夏宗静房得到扩建。为研究藏传佛教在青海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物例证,也为广大旅游者和宗教信徒创造了朝觐游览的广阔天地。景区内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举办“六月六”花儿会。
4.桃花园林区
国家2A级风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青海省民和县川口镇、马场垣乡。109国道距景区3公里,兰西高速直达,青藏铁路海石湾车站距景区3公里。距青海省西宁市110公里,甘肃省兰州市120公里。是集考古研究、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农业生态观光旅游风景区。
作者:
月影小众
时间:
2012-8-11 20:16
5.瞿昙寺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瞿昙寺位于青海省乐都县瞿昙镇,距县城约21公里,距省会西宁70多公里。是青海著名的文物旅游景点和游览胜地,占地52亩,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这座规模宏大的汉式建筑风格的藏传佛教寺院,是在明王朝扶持藏传佛教以统治藏区的政治背景下,由三罗喇嘛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创建的,明太祖朱元璋于次年以佛祖释迦牟尼的姓氏赐名为“瞿昙寺”,此后又经历永乐、洪熙、宣德各朝钦派太监及匠师扩建。
6.十世班禅的故乡—文都大寺
文都大寺,亦称“边都寺”、“边垛寺”,藏语称“文都贡钦扎西科尔朗”,意为“文都大寺吉祥法轮洲”,位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城西南17公里处,在今文都张西南5公里的拉代村之北侧山坳。该寺坐西向东,依山而建,是循化地区最大的寺院。文都大寺,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是规模较大的藏式寺院建筑群,该寺坐西向东,依山而建,气势磅薄,南林北峰,一片苍翠,环境幽雅,景色美丽,闻名全国。
文都藏族乡是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1938-1989)大师的故乡,文都寺是大师幼年学经的母寺,也是大师生前回乡进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文都大寺是循化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经元朝帝师八思巴法王授记,由第二任帝师亦怜真创建于1272年,也是青海最早的藏传佛教萨迦派寺院。现有僧侣300多人,活佛10人,占地150亩,各殿堂佛像200多尊,唐卡570多幅,佛殿12座。寺院主尊为萨迦独有大黑天护法神王,该神王由萨迦昆氏家族延传至今。
作者:
月影小众
时间:
2012-8-11 20:17
.世界最早的“卐”字符—柳湾彩陶 中国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位于青海省乐都县高庙镇东面两公里处的柳湾村。柳湾彩陶是一个距今4000年左右的彩陶,上面有一个神秘的万字纹符号,绘有万字纹符号的柳湾彩陶一共有26件,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卐”字纹符号。它打破了传统学术界认为的,万字纹是公元四世纪自印度传入中国的观点。
万字纹有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后来,逆时针的“卍”字成为多种宗教的一个吉祥符号,而几千年后到了公元20世纪30年代,顺时针的 “卐”字,则被德国纳粹选用,成了邪恶的标志。那么,柳湾彩陶上最原始的万字纹又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对于这个神秘的符号,在世界各远古文化遗留物中,都曾大量发现过,它是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现象。太阳崇拜遍及了人类历史的各个角落。的确,万字纹非常像太阳图案的简化和变形形式。的确,神秘的万字纹,确实给我们留下了太多想象的空间。
作者:
娄群才
时间:
2012-8-12 14:34
分享支持了
作者:
月影小众
时间:
2012-8-12 19:39
娄群才 发表于 2012-8-12 14:34
分享支持了
多谢欣赏支持
作者:
一默
时间:
2012-8-13 10:16
顶贴支持!
作者:
月影小众
时间:
2012-8-13 13:49
一默 发表于 2012-8-13 10:16
顶贴支持!
多谢顶贴支持
欢迎光临 光影中国网 (http://sy.01ny.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