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中国网

标题: 感受七夕文化 共谋桑庄发展 [打印本页]

作者: 白河布衣    时间: 2012-8-21 00:15
标题: 感受七夕文化 共谋桑庄发展
本帖最后由 白河布衣 于 2012-8-24 19:44 编辑

七夕节前夕,大河网友一行走进位于靳岗街道的牛郎织女传说发源地
感受七夕文化 共谋桑庄发展
稿件来源:南阳日报-南阳网
  王万合(左二)请网友们给他的书稿提建议。
  桑庄村说唱团在演唱牛郎织女故事。
  本报记者 苏中 马庆科 文/图
  1997年版的《民间神话》中称:“牛郎是南阳县桑林人。”如今卧龙区靳岗街道桑庄村作为牛郎故里和牛郎织女传说的发源地,已成功申报为河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正全力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进展情况,一直以来都受到众人的关注。
  8月18日,七夕节前夕,适逢周六,记者同大河论坛的网友一道探访牛郎织女故里——桑庄。
  一路上,大家道牛郎说织女谈发展,不大功夫便到了桑庄边的村道上。我们沿着庄稼地边的小道,顶着大太阳,踩着青青草,在秋作物的清香中拜会了桑树、娘娘堂、牛郎织女故里碑等遗迹。
  未进村庄,便听到咿咿呀呀的说唱声。热心于传播牛郎织女传说故事的村民王万合迎了出来:“村里的说唱团正在演唱牛郎织女故事呢!”走近一听唱的是:“牛郎我姓孙名如意,因为放牛才把牛郎称,家住城西二十里岗……”在听说唱的间隙,王万合介绍说,在桑庄村及周边村庄,群众能够说唱牛郎织女的故事100多个,他从小就是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
  在王万合家,众人一同传阅了由王万合编汇的《牛郎织女故里传说源地考辨》一书初稿。值得一提的是,王万合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一个地道的农民,数年来一直不讲代价、矢志不渝地宣传搜集牛郎织女传说故事。而《牛郎织女故里传说源地考辨》也将在近日正式出版,这必将对桑庄牛郎织女传说发源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申请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面对大伙的肯定,王万合笑着说,从去年七夕到现在的一年时间里,我就做成了这一件事,就是把书给出了。
  切身感受到桑庄的变化,众人纷纷献计如何把牛郎织女传说地进一步做实,形成景观,扩大影响。
  网友“浪遏飞舟”说,这里的民间热情高,但由于民间组织有天然的弱性,很难有强大的执行力,因此他觉得政府在这方面的规划和支持十分重要。
  网友“楚地汉风”接过话茬说,政府支持很必要,这里作为发源地的传说由来已久,还有很多东西没有能够很好地挖掘出来。一旦政府出面,做好统一规划,把那些听得见的东西变成人们看得见、感受得到的东西,可能会更有意义,也能更好地转换成现实的生产力。比如在村边沿路种上数排桑树,既吻合桑林(桑庄原名)旧称,还能够给前来参观的人提供一份惬意的清凉。
  网友“乌有斋主人”说,桑庄这里有遗迹,有传说,有故事。建议当地政府大力发展这里的生态观光农业,把南阳媒体及社会各界每年举办的鹊桥会吸引到这里,会更有意义。
  市七夕研究会副会长杜全山说,南阳是楚汉文化发源地,农耕文化发达,南阳黄牛名扬天下,又是“柞蚕之乡”,南阳出土的“牛郎织女星座”汉画像石和一些典籍记载等,都有力地证实了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南阳。现在看来,桑庄村的交通十分便利,有发展的先天优势,下一步重点是如何搞好基础设施,把这个很有生命力的民间传说进一步发扬光大,使桑庄村成为男女定情的圣地。倘能做到,必将功德无量,意义深远。







































作者: 神州揽胜    时间: 2012-8-21 22:57
欣赏支持{:7_296:}
作者: 淅川剑客    时间: 2012-8-22 09:02
欣赏学习了{:soso_e183:}

作者: 白河布衣    时间: 2012-8-24 19:45
神州揽胜 发表于 2012-8-21 22:57
欣赏支持

谢谢神州揽胜好友的支持关注~
作者: 白河布衣    时间: 2012-8-24 19:45
淅川剑客 发表于 2012-8-22 09:02
欣赏学习了

谢谢剑客支持关注!!!
作者: 高山长流水    时间: 2012-8-24 21:40
欣赏朋友详细的纪实拍摄,欢迎你常来发帖!
作者: 四季风-神仙    时间: 2012-8-28 18:43
介绍很有说服力  新颖




欢迎光临 光影中国网 (http://sy.01ny.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