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中国网
标题: 阿里山随拍侃谈 [打印本页]
作者: 凌顶览山 时间: 2013-1-14 18:17
标题: 阿里山随拍侃谈
本帖最后由 凌顶览山 于 2013-1-15 08:40 编辑
姊妹潭
有着动人的传说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D Mark III iso: 640 快门: 1/160s 光圈: f5.6
作者: 凌顶览山 时间: 2013-1-14 18:19
天长地久桥
地方长官赐予美好的向往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D Mark III iso: 250 快门: 1/80s 光圈: f6.3
作者: 凌顶览山 时间: 2013-1-14 18:20
山顶夜宵店
谈天说地的好去处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D Mark III iso: 1250 快门: 1/2s 光圈: f3.2
作者: 凌顶览山 时间: 2013-1-14 18:22
高大的红桧
挺直且散发香味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D Mark III iso: 3200 快门: 4.0s 光圈: f4.5
作者: 凌顶览山 时间: 2013-1-14 18:25
二代红桧树王
同代的都被小日本砍伐走了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D Mark III iso: 1600 快门: 1/100s 光圈: f4.5
作者: 凌顶览山 时间: 2013-1-14 18:27
后来又植的红桧树
也已经成材了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D Mark III iso: 2500 快门: 1/40s 光圈: f5
作者: 凌顶览山 时间: 2013-1-14 18:28
本帖最后由 凌顶览山 于 2013-1-14 20:45 编辑
这些花儿
寒冷的冬天里让人温暖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D Mark III iso: 16000 快门: 1/80s 光圈: f4.5
作者: 凌顶览山 时间: 2013-1-14 18:32
本帖最后由 凌顶览山 于 2013-1-14 20:45 编辑
小日本掠夺红桧树的运输工具
现在成了观光者上山的旅游项目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D Mark III iso: 400 快门: 1/60s 光圈: f5
作者: 凌顶览山 时间: 2013-1-14 18:34
山上一座寺庙
颇为宏伟壮观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D Mark III iso: 320 快门: 1/125s 光圈: f7.1
作者: 凌顶览山 时间: 2013-1-14 18:37
飞檐翘角上的雕饰
好像比中原的建筑复杂得多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D Mark III iso: 800 快门: 1/200s 光圈: f5
作者: 凌顶览山 时间: 2013-1-14 18:38
南方的信众
好像更讲究金碧辉煌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D Mark III iso: 800 快门: 1/15s 光圈: f3.5
作者: 凌顶览山 时间: 2013-1-14 18:40
砖雕与石雕
更是巧夺天工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D Mark III iso: 400 快门: 1/40s 光圈: f2.5
作者: 凌顶览山 时间: 2013-1-14 18:42
雨中漫步
有种醉氧的惬意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D Mark III iso: 640 快门: 1/100s 光圈: f6.3
作者: 凌顶览山 时间: 2013-1-14 18:45
再看看这些红桧树
让人肃然起敬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D Mark III iso: 640 快门: 1/80s 光圈: f3.5
作者: 凌顶览山 时间: 2013-1-14 19:08
本帖最后由 凌顶览山 于 2013-1-15 08:59 编辑
阿里山红桧
红桧,台湾繁体字:紅檜
查字典汉语读音[guì]、[huì]
台湾人却偏偏读作“红kuai 树”
不禁联想起清代诗人秦大力的
“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的著名诗句
台湾人对中华文化继承的比咱们要好得多
不知是否是因为忌讳羞与秦桧重名?
红桧树为阿里山特产
被当地人称为“香林神木”
树高近60米
树王需12个成人手拉手才能合围
木质坚瓷却很轻巧
颜色黄红华贵
纹路也很漂亮且具有独特的折射光
木材在自然条件下风吹雨打也百年不朽
更珍贵的是具有独特的自然香味
因此
小日本在此砍伐600-3000年树龄的红桧长达40余年
运回日本做贵族用的木板房
目前日本的神社等著名木建筑
用的都是阿里山红桧
小日本流行木板房
当日本占领台湾后
一个叫琴山河合的工程师发现了阿里山的神木
便从嘉义开山挖洞修铁路
掠夺阿里山红桧四十余年近四十万棵
目前留下的五万多棵 多是树形不好的老弱病残
可叹的是
这些神木运到日本做成名贵的木板房后
二战时大多被美国飞机扔下的燃烧弹原子弹化为了灰烬
作者: 老白河 时间: 2013-1-14 19:21
好视角 好拍摄 开眼界 长知识
作者: 华夏放歌 时间: 2013-1-14 19:23
{:7_296:}欣赏学习老师佳作,赞一个
作者: 凌顶览山 时间: 2013-1-14 19:42
本帖最后由 凌顶览山 于 2013-1-14 20:54 编辑
小日本流行木板房
当年小日本占领台湾后
一个叫琴山河合的工程师发现了阿里山的神木
便从嘉义开山挖洞修铁路
掠夺阿里山红桧四十余年近四十万棵
目前留下的五万多棵多是树形不好的老弱病残
可叹的是
这些神木运到日本做成名贵的木板房后
二战时大多被美国飞机扔下的燃烧弹原子弹化为了灰烬
作者: 凌顶览山 时间: 2013-1-14 19:59
本帖最后由 凌顶览山 于 2013-1-14 19:59 编辑
这就是那个发现红桧并开发阿里山的琴山河合
日本人在此给他还立了个“功德碑”
这也算是侵略掠夺中国的罪证吧
“博”字无点“功”字无头
据说是刻碑的中国人故意寓其“无博学”“无功德”之意
其实俺倒不相信小日本如此SB
西方与日本研究中国文化一点也不必咱差
倒是这近百年国人总是被人家耍弄而不知羞
如同前几年上海的日本“军刀楼”
想想都只恨国贼太无德无才无耻
作者: 凌顶览山 时间: 2013-1-14 20:09
本帖最后由 凌顶览山 于 2013-1-14 20:58 编辑
小日本砍伐的都是600年以上的大树
据说在掠运神木期间总是饭中有血色
怀疑神木降罪
于是修建了这座“树灵塔”
作为对伐树的忏悔和树木的尊敬
作者: 凌顶览山 时间: 2013-1-14 20:18
本帖最后由 凌顶览山 于 2013-1-14 21:01 编辑
台湾光复后
老蒋政权非常重视对红桧树的保护
现在的红桧林除了那些遗留的五六万棵之外
都是这几十年种植的
并且立法严禁采伐
因为保护的很好
极少的自然断倒的木材只能做成小件工艺品
一只红桧木“苹果”就需要千元新台币
这些钱在台湾也能买到二三百斤真苹果了
作者: 凌顶览山 时间: 2013-1-14 21:20
本帖最后由 凌顶览山 于 2013-1-14 22:34 编辑
不少大陆来的看到这些日迹留念
甚至大骂国民党政权为何不予捣毁?
其实俺倒不这样认为
历史毕竟是历史
正面的需要学习 负面的也算罪证
小日本能给英勇战死中国将士立碑致哀
那是一种对正能量的尊重
因此他们能够不断而迅速发展前进
而我们总还用文革思维阶级划分来区分爱国与敌我
宁要...草也不要...苗
这不能不说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悲哀
作者: 一个从 时间: 2013-1-14 21:22
欣赏支持。
{:7_294:}
作者: 神州揽胜 时间: 2013-1-14 21:44
欣赏支持佳作
{:7_296:}
作者: 五朵山上人 时间: 2013-1-15 08:39
欣赏精彩佳作!
作者: 海贝 时间: 2013-1-15 08:45
美丽的地方,支持!!~
作者: 淅川剑客 时间: 2013-1-15 08:48
漂亮,剑客欣赏了
作者: 西风画扇 时间: 2013-1-15 09:09
凌顶览山 发表于 2013-1-14 18:27 
后来又植的红桧树
也已经成材了
这树笔直笔直,好美呀
作者: 十里河 时间: 2013-1-15 09:10
欣赏支持。
作者: 四季风—红叶 时间: 2013-1-15 09:10
欣赏支持
作者: 渔水翁 时间: 2013-1-15 09:31
美丽的传说,欣赏支持。
作者: 摄其精华 时间: 2013-1-15 10:03
欣赏支持老师佳作
作者: 老兵新手 时间: 2013-1-15 10:39
图文并茂。
作者: 信心十足 时间: 2013-1-15 10:45
{:7_296:}{:7_296:}
作者: 鱼我所欲也 时间: 2013-1-15 11:03
开眼界,跟住老兄免费游。学习啦!
作者: 一树阳光 时间: 2013-1-15 12:45
天气不是很给力哦
作者: 伏牛溪 时间: 2013-1-15 13:00
美拍,美图。谢谢分享。
{:7_306:}{:7_306:}
作者: 松-柏 时间: 2013-1-15 13:43

作者: 珍妮 时间: 2013-1-15 13:47
随您的镜头游山玩水,谢谢分享
{:7_296:}
作者: 常看 时间: 2013-1-15 14:56
{:7_296:}{:7_296:}{:7_296:}佳作
作者: 舞钢秋枫 时间: 2013-1-15 15:40
欣赏老师拍摄
{:7_296:}{:7_296:}谢谢分享
作者: 淡淡的快乐 时间: 2013-1-15 15:55
{:7_307:}
作者: 飓风四号 时间: 2013-1-15 16:35
欣赏支持!!{:soso_e179:}
作者: 四季风-帆航 时间: 2013-1-15 18:44
欣赏学习老师佳作,
{:7_296:}
作者: 新野山人 时间: 2013-1-15 19:58
精彩佳作,美的享受,图文并茂,值得称赞!
{:7_296:}{:7_296:}
作者: 王府山人 时间: 2013-1-15 20:03
{:7_294:}{:7_294:}
欣赏支持好贴-------------
作者: 云海雾松 时间: 2013-1-15 21:14
好图,欣赏。
作者: 野鸡脖俊才 时间: 2013-1-18 17:00
{:7_266:}{:7_266:}{:7_266:}
作者: 独山居士 时间: 2013-1-18 18:25
{:7_296:}{:7_296:}{:7_296:}
欢迎光临 光影中国网 (http://sy.01ny.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