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中国网

标题: 让照片保存更多细节 [打印本页]

作者: 云追月    时间: 2013-6-3 16:16
标题: 让照片保存更多细节
 高动态范围(High dynamic range)  与一般的观点相左——你的所见并非你的所得。当阳光照耀时你能够看见暗影和明亮高光内的细节,但是你的胶片或者摄影传感器能吗?一个场景的对比度经常是摄影师最可恶的敌人。对比度是一个顺手牵羊的小偷,偷走了高光或阴影内的细节(有时两者都有)。婚礼摄影师可以通过使用补充闪光降低对象对比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商业摄影师漫射其自身光源或者使用额外的补充照明,当应用数码相机拍照时应用“Histogram( 直方图)”软件来检查丢失的细节。
  

  手工合成两种曝光-亚拉河上游(Mark Galer)
  然而,风景摄影师在解决对比度问题时却困难重重。对于风景摄影师而言不存在“快速修正”。反光板可以补充科罗拉多大峡谷的阴影,却无法生成和漫射太阳的光线,这只有云朵戏日时方可发生。
  Ansel Adams(著名的风光摄影师)研究出“区域系统”来处理在加利福尼亚遇见的高对比度胜景。通过仔细地曝光和处理,他发现能够扩展胶片的能力来记录高对比度,并且创造出一种包含全部细节的黑白片。然而与胶片不同,数码成像感光器的量程(记录对象明亮范围的能力)是固定的。从这一点来讲,感光器是我们在阳光普照时创造色调丰富图像这一目标的约束,不是吗?
  注意: 为探索你的相机能力所及的完全动态范围,建议以RAW 模式拍照。相机内的JPEG或者TIFF处理可能会消减阴影及高光细节。
  

  在高对比环境内进行一次曝光可能导致阴影和高光细节的丢失,这可以从图像直方图0~255级高尖峰上看到。
  如果我们不能通过一次曝光满足需要,那么我们只有采取二次或更多的曝光。这种思想是去剪辑或合成两个世界的最佳之处(相机的或浅或深并非都是眼睛所见)。为使这种后期制作更容易,摄影师需要在制作前小心翼翼,即将相机安全地固定在坚固的三脚架上。采用4 次曝光——其中两次为自动测光过度曝光,其他两次为自动测光曝光不足。测光表(显示曝光)两侧均采用一两挡,以涵盖大多数高对比度情况。
  注意: 建议你使用快门速度以包围曝光。这将保证两次曝光之间景深一致。
  

作者: 云追月    时间: 2013-6-3 16:17
包围曝光  将你的相机设为“自动包围曝光模式”的意义是你不必在两次曝光之间操作相机,因此保证了第一次和第二次曝光精确对准、扰动最小。使用遥控释放或者相机的定时器解决相机的振动问题。其他需要注意的移动一般是你无法控制的事情。如果一阵狂风扫过(或者甚至中级风),你将无法在后期制作过程中让树叶精确对准。这也适用于快速移动的云彩或者在一次和二次曝光中间的不到一秒的时间内可能变化的其他事物。
  合成到高动态范围
  合成到高动态范围是Photoshop 完整版用于合成一系列不同曝光细节的半自动功能。可以选择一系列包围曝光照片并合成到高动态范围,这样可以自动对准图像。打开“Merge to HDR”(合成到高动态范围)对话框, 选择“Bit Depth”( 位深度)以及“Set Write Point Preview”。建议将文件保存为32 位图像。这样在Photoshop 中打开图像并应用“图像> 调整> 曝光”菜单命令后,Photoshop 将会对曝光度和反差系数进行微调。在以32 位/ 通道模式编辑超过预期限度时,用户不免会想要在某些阶段将位深度降至16 位/ 通道或者8 位/ 通道,以便可以应用全部调节功能。
  

  当Photoshop 用户将高动态范围32 位图像转换为16 位或8 位时,用户可以选择一种手头工作需要的最佳的色调转换方法。通过非常精确的工作方式,高动态范围图像可以给专业摄影师提供一种有用的工作流程以对抗工作环境内的极高对比度。对于需要HRD 但人物或动物在两次曝光之间可能发生移动的情况,强烈建议采用手动方式合成曝光。
  

作者: 四季风-行走之中    时间: 2013-6-4 17:49
好教材,阅读学习了{:7_296:}{:7_296:}
作者: 云追月    时间: 2013-6-5 06:18
四季风-行走之中 发表于 2013-6-4 17:49
好教材,阅读学习了

早上好    谢谢你的关注和分享{:soso_e181:}

作者: 一介草民    时间: 2013-6-5 15:29
浏览欣赏学习!
作者: 云追月    时间: 2013-6-5 20:45
一介草民 发表于 2013-6-5 15:29
浏览欣赏学习!

谢谢你的关注 分享{:soso_e181:}

作者: 娄群才    时间: 2013-6-21 16:27
谢谢分享,浏览支持。

作者: 云追月    时间: 2013-6-22 16:07
娄群才 发表于 2013-6-21 16:27
谢谢分享,浏览支持。

谢谢你的分享  {:soso_e181:}




欢迎光临 光影中国网 (http://sy.01ny.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