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逃离德黑兰》(Argo)获得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上世纪70年代德黑兰扑面而来的煞气让人对这个地方心生畏惧。其实,在伊朗,针对游客的暴力犯罪几乎没有听说过。只要遵守入乡随俗的礼仪,你所遇到的就都是热情和友好。一次伊朗行,会还给你一个真实的德黑兰。 整个德黑兰,城市建筑都非常质朴 ![]() “伊朗 安全吗”,这可能是人们心头的首要问题,常年战火的伊朗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国家。那你就错了。其实,在伊朗,针对游客的暴力犯罪几乎没有听说过。只要遵守入乡随俗的礼仪,你所遇到的就都是热情和友好。无论是白发老者,还是稚嫩孩童总是热情与你打招呼,面对镜头也从不排斥,反而很乐意被拍照。伊朗人喜喝红茶,一群人围坐在地毯上,中间放着简易的茶具,口中嚼着半块方糖,手里端着热气腾腾的茶杯,讲述着他们美丽动人的故事。德黑兰的饮食以面食为主,街上售卖各式各样的饼,薄的、厚的、用石头烤的,很像中国新疆饭店里的馕,波斯语读音也是“馕”,但饭店里菜的种类比较少,可以数出来:烤鸡块、烤鸡腿、烤巴巴,还有就是土豆、牛肉加上番茄汁煮制成的菜。在德黑兰除了交通高峰时间,公路上很少能看到指挥交通的警察。因此,交通状况十分糟糕,在过马路时一定要小心。或许有很多人看了电影后对德黑兰的印象就被框死在上世纪70年代那个动荡的德黑兰,想要真相,必须亲临。 美女惊艳波斯街头 ![]() 波斯女孩从9岁开始祷告,与此同时就不能够向外人展示美艳,除了家里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以及以后的丈夫。但是这并不妨碍她们对美的追求,在伊朗,化妆品店异常火爆,头巾是生活的必需,也是扮靓的必需。伊朗是全国禁酒的,没有酒吧,没有KTV,由于德黑兰的文化娱乐生活并不是很丰富,所以人们经常在家里举行各种各样的晚会,而在这样的晚会上,波斯姑娘们可以不穿长袍、不戴头巾,而是换上吊带衫、迷你裙,因此,美女们都很喜欢参加这样的晚会。淘金觅宝泡大巴扎 说到巴扎,可能很多人会想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殊不知其实巴扎是波斯帝国的产物,世界上十大巴扎大多都在伊朗。即便对巴扎的大有所准备,但是一头扎进巴扎后,还是迷失了方向,甚至有些吃惊了。迷宫一般的大巴扎有几千家大大小小的商店,一天中无论什么时间段来到这里始终是一番人声鼎沸蒸蒸日上的热闹景象。波斯巴扎演绎着伊朗社会的众生相:有肩挑背扛货物在狭窄的巷道里穿行的搬运工,有穿着得体、举止优雅的闲逛者,有沉浸在精雕细琢世界里的金匠银匠,有人吆喝,有人讨价还价,有人喝茶聊天……波斯巴扎有着上千年的历史,穿梭在厚重砖砌的石墙与穹顶构成的伊斯兰式的走廊里,从雕刻精美的锡质器皿,到图案优美工艺精湛的波斯地毯,从绚丽缜密的波斯细密画,到各式各样的布料,到曼妙的丝巾披肩,以至贵重珠宝、各色香料、干果杂粮等包罗万象,可以说巴扎是伊朗传统生活的缩影与灵魂。大巴扎里的外国人寥寥无几,这使我享受到了无数的注目礼和热情的“Hello”。路过一个馕饼摊,在中间摆摊的老汉乐呵呵地打着招呼,说着听不懂的波斯话,还用手比划着。对喜欢购物的人来说,逛大巴扎首先要保持充沛的体力和旺盛的精力,几公里长的长廊店铺逛一天也逛不够;其次要带着一份好心情,进入大巴扎后请收起攻略书和地图吧,自由肆意地穿梭在大巴扎这个大千世界里,方能体会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玫瑰宫最华丽 ![]() ![]() ![]() ![]() |
欢迎光临 光影中国网 (http://sy.01ny.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