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中国网

标题: 罚款的钥匙打不开旅游乱象的锁 [打印本页]

作者: 四季风-帆航    时间: 2013-10-3 08:32
标题: 罚款的钥匙打不开旅游乱象的锁
来源:
中国旅游新闻网



 今年以来,发展改革委会同海南、云南等地价格主管部门查处了一批旅游购物店、旅游宾馆、旅行社缔结业内价格同盟,旅游购物店实施价格欺诈,旅行社实施低价倾销和不履行价格承诺等典型案件,并已责成海南省物价局、云南省发改委依法对查实的39家涉案旅游业相关单位进行了处罚,共计罚款1800多万元。(10月1日《都市晨报》)

  如果把旅游乱象比作一把锁的话,这也应该是一把生锈的锁。打开这把锁,需要一把钥匙,但这把钥匙却不是罚款,罚款的这把钥匙永远打不开旅游乱象这把锈迹斑斑的锁头。这更像是黑吃黑,不法商家打劫了游客,主管部门又堂而皇之的打劫了不法商家。

  就在海南、云南等地查处的旅游乱象而言,有以下共同点:景点纪念品价格乱标,5元成本的小手链买到了400多;旅行社、宾馆等场所成立所谓的协会,对自己的价格保护。乱象的存在,毫无疑问损害的是消费者的利益。对这样的违法行为进行罚款也是应该的,但是罚款起到了什么作用?

  对于旅游乱象进行罚款,表面上看是一种作为。而实际上这种作为对于治理乱象作用不大。罚款之后万事大吉现象的存在,使旅游产业链上的部门、单位、商家养成了羊毛出在羊身上的观念,出了事情交点罚款,交完罚款继续违法,最终这些损失还都要从消费者的身上雁过拔毛。反复罚款反复违法现象成了让消费者痛恨的旅游癌症。从罚款的制度实施以来也有几十年了吧,乱象减少了吗?

  罚款成就的其实是有关部门的收入,如果没有消费者的举报,如果没有旅游乱象,有关部门到哪里去“增收”?从这个角度来说,旅游乱象之所以禁而不绝,就是有关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结果。没有了旅游乱象,有关部门的小金库也就无从谈起。消费者的举报,为别人的黑吃黑充当了义工。

  为了罚款而罚款,旅游乱象却几十年得不到改变,深受其害的还是消费者。说白了罚款治理旅游乱想的做法,实际上就是让违法经营户和主管部门共同分享了消费者的利益。正如,此次海南、云南的旅游乱象罚款一样,这1800多万元罚款,有一分钱会流进游客的腰包吗?旅游乱象的存在损害的是消费者的利益,对违法经营户的罚款却没有补偿给游客,这游客的权益等于没有得到维护。

  治理旅游乱象,要想让游客受益其实很简单。一者,对于屡教不改的商家直接驱逐出旅游市场;二者,将罚没的钱款补贴到全民旅游上。

  旅游乱象的罚款哪里去了呢?罚款只是手段之一,却不能成为主要载体。罚款的钥匙打不开旅游乱象这把锈迹斑斑的锁。商家打劫了游客,主管部门打劫了商家,这是真实版的黑吃黑而已!



作者: 秋之韵    时间: 2013-10-3 09:19
好贴浏览,欣赏支持!
作者: 四季风-帆航    时间: 2013-10-3 10:23
秋之韵 发表于 2013-10-3 09:19
好贴浏览,欣赏支持!

谢谢关注,谢谢支持!!

作者: 一介草民    时间: 2013-10-3 15:49
浏览欣赏支持!!
作者: 四季风-帆航    时间: 2013-10-3 20:10
一介草民 发表于 2013-10-3 15:49
浏览欣赏支持!!

谢谢关注,谢谢支持!!

作者: 娄群才    时间: 2013-10-4 00:01
谢谢分享,浏览支持。

作者: 四季风-帆航    时间: 2013-10-4 06:49
娄群才 发表于 2013-10-4 00:01
谢谢分享,浏览支持。

谢谢关注,谢谢支持!!





欢迎光临 光影中国网 (http://sy.01ny.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