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中国网

标题: 两国一城 走进那些边境传奇 [打印本页]

作者: 一介草民    时间: 2013-10-10 08:18
标题: 两国一城 走进那些边境传奇
来源: 中国国家旅游
  东兴,隐居边陲山海间
  撰文/夏雨
  三十多年前我曾来过东兴,那时往京滩只有一条黄黄的土路,路边没有一家客栈,小小的渔村对面是宁静的大海,明朗而开阔。这片隐藏在中越边境的阳光海滩,有着我国唯一与越南海陆相通的口岸。东兴也是京族在我国的唯一聚居地,游走这片安静的边陲山海间、古老村落里,有一种踏实安定的感动。
  大清国一号界碑
  中国大陆海岸线的终点,也恰是中越陆上边界广西段的起点。从这里,我走入了边陲小镇东兴的竹山村。村里有栋红墙环绕的寺庙三圣宫,始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庙宇中所用的木材、屋脊上的人物与图文浮雕,都是在越南设计制成再运回安装的,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庙中供奉的三婆婆,复姓三卫,名林默,清光绪帝赐封为“三圣”。庙宇虽然历尽沧桑,但在其雕梁画栋间,我们还可以隐约看出她昔日的辉煌。村庄的南侧是北仑河侵蚀出来的辽阔河谷,继续向南则是越南的芒街市。到芒街市旅行,就已经算跨出了国门,旅行者必须向越南政府申请专门的通行证。
  当地人蓝剑将我拉到村路旁边榕树的阴影中,手指指向凉亭。那是一块已年深日久的石碑,斑驳的苔色隐隐地透出古意,碑体凛然耸立,零落飘下的榕叶掩不住它的峥嵘。
  “这是大清国一号界碑,距今已有123年。”蓝剑说,“那亭台的顶端画有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画像。伏波将军有许多传说,本地京族民众视其为保护神。” 这块界碑所处的位置,不仅是中国与越南的国界,对于中国国土更具有特别的象征意义。中国大陆的海岸线东从辽宁省丹东市鸭绿江口起,西至广西东兴市北仑河口止,全长1.8万多公里;而中国陆地边界线则是从广西北仑河口“大清国一号界碑”开始,向西南绕到西北,而后到东北辽宁省丹东市鸭绿江口止,全长2万多公里。“大清国一号界碑”正是大陆海岸线和陆地边界线的交汇点。
  清王朝早已湮灭在历史长河中,不复存在;但江山不改,经历了百年沧桑的“大清国一号界碑”仍屹立于北仑河口,牢牢地锚住了祖国在物理上和精神上的疆域。界碑的正面写着“大清国钦州界·知州李受彤书·光绪十六年二月立。”涂着红漆的“大清国钦州界”的题字,看上去依然清晰、醒目。这样的界碑在广西中越边境共有33块,仅东兴就有8块。
  探访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如今,现代生活方式虽早已渗入东兴,但当地人讲述的故事却与几百年前没什么区别。翻山越岭,我走过一个个墙壁刷成白色的小村,以及诸如古街、三德古教堂、寇井、竹山古战场等众多名胜古迹。这些地方距离海滩仅十数米,海水清澈到底,天高云淡,背后是两道平缓的山峦,路边散落着小镇稀稀落落的房屋,居住着几十户人家。随便和门口眯着眼睛摇扇子的老人们攀谈几句,他们仍旧会饶有兴致地向你讲述那个关于东兴京族三岛的神话传说:这一带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海中的白龙岛上住着一只蜈蚣精,凡是经过的船只,必须奉献一个人给它吃,否则蜈蚣精便兴风作浪,打翻船只,吞食渔民。本族的英雄镇海大王利用智慧铲除了害人的妖精;蜈蚣被斩成三段,头变巫头岛,身变山心岛,尾变万浘岛,这就是现在的“京族三岛”。在公元15世纪末、16世纪初京族人从越南涂山迁徙来之前,传说便是如此,如今这些故事还像从前那样鲜活。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作者: 秋之韵    时间: 2013-10-10 13:48
浏览欣赏,关注支持!
作者: 四季风-帆航    时间: 2013-10-10 13:54
关注、浏览欣赏支持!
作者: 一介草民    时间: 2013-10-10 16:15
秋之韵 发表于 2013-10-10 13:48
浏览欣赏,关注支持!

谢谢老师欣赏支持!
作者: 一介草民    时间: 2013-10-10 16:15
四季风-帆航 发表于 2013-10-10 13:54
关注、浏览欣赏支持!

谢谢老师欣赏支持!
作者: 老兵新手    时间: 2013-10-10 18:33
浏览欣赏,关注支持!
作者: 一个从    时间: 2013-10-10 19:56
关注、游览、谢谢分享。{:soso_e160:}

作者: 一介草民    时间: 2013-10-10 20:45
老兵新手 发表于 2013-10-10 18:33
浏览欣赏,关注支持!

谢谢老师欣赏支持!
作者: 一介草民    时间: 2013-10-10 20:46
一个从 发表于 2013-10-10 19:56
关注、游览、谢谢分享。

谢谢老师欣赏支持!




欢迎光临 光影中国网 (http://sy.01ny.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