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中国网

标题: 超七成网友不满意现行放假安排 评:落实带薪休假是关键 [打印本页]

作者: 一介草民    时间: 2013-10-13 07:30
标题: 超七成网友不满意现行放假安排 评:落实带薪休假是关键
来源: 中国广播网
  【导读】全国假日办就是否保留长假征求民意,超七成网友表示不满意现行放假安排。
  央广网北京10月11日消息,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今天是周五,很多职工却感到失落,因为明天还得上班,刚过去的长假借用了周末,所以明天还是工作日。今年的中秋和国庆节离得比较近,造成了从9月就开始的混乱工作模式,是否应该借用周末休长假,引起了很多争论。
  全国假日办也注意到了这种争论,昨天,全国假日办在人民网、新华网等多家网站发布了“关于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的调查问卷”,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意见。调查共涉及6个问题,包括“你对现行放假安排是否满意”、“长假是否需要保留”、“小长假是否需要调休”等。
  截至昨晚10点,超过七成网友表示不满现在的放假安排,但对“7天长假是否应该保留”、小长假是否需要调休分歧较大,支持与反对的基本各占一半。公休假到底该怎么放,确实众口难调。假日办做这个调查是希望顺应民意,使放假安排更加科学合理。但是恐怕调查结果全部出来之后,还是会让假日办挠头。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张彬将就此评论。
  “你对现行放假安排是否满意”、“长假是否需要保留”、“小长假是否需要调休”,对这3个问题您的答案是什么?
  张彬:我觉得我应该跟7成网友的答案差不多,一个是长假必须要保留,另外一个是小长假目前看不需要调休,目前看相应的假日安排确实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合理的调整。
  是不是应该保留黄金周7天长假,网友分歧很大,有网友认为,应该取消黄金周,从而避免出现春节和国庆长假的人流拥挤;也有网友认为,现行的假日安排需要“挪用”双休日来“拼凑”出假期,很折腾。就像我们刚过完的混乱的工作模式,对于网友的这些观点,您怎么来评价?
  张彬:我个人认为,我们老说100个人心中有100个哈姆雷特,你看这个书的时候肯定都有自己的想象,同样对于假日来讲,13亿中国人,我估计心里肯定也有十几亿的想法。那目前来看的话,咱们就举一点,黄金周如果取消,现在目前在五一黄金周取消之后只剩下十一和春节了,如果取消了的话,你想想流动人口怎么回家团聚?这是一个问题,就是春节如果也没有黄金周了,大家到底是怎么来休假?另外如果没有十一的,带薪休假没有落实好,休假制度又有很多漏洞的话,我们想抽一个整时间举家出游的时候,那你告诉我放在什么时候,所以目前中国的现状来讲,黄金周不是讨论该不该取消的问题,而是该考虑怎么增加的问题。
  就现行的模式来看现在的黄金周的执行制度应该说基本上还是顺应我们现在的具体情况,当然更多的是像您说的,接下来我们得考虑怎么样能够增加一些黄金周,使我们的黄金周不再成为我们经常说的喝粥的粥,大家都集中出行。当初设立黄金周是为了刺激旅游消费,今年十一黄金周景区人满为患的情况更加严重,有人甚至说黄金周造成损失能到2000亿元,遭到网友炮轰。另外,也有网友说,应该恢复五一黄金周,这样人可以分流一些,如果取消7天长假,大家一定会后悔的。所以如果我们站在一个经济的角度来看的话,您觉得保留七天长假的利弊怎么来看?
  张彬:经济增长本身是为服务民生,就是中央领导反复提发展的成果要全民共享,全民共享的社会财富的增长是不是能够真正让大家感觉到舒适幸福。现在我们发现一种观点,就这两天黄金周的事,有经济学家说你看一个黄金周前后加上心态调整等等10个工作日,这样损失2000亿。但是我们看到另一个层面交通运输部又有数据了,说你看就七天假期,全国旅游收入2233个亿,两边都是两千亿所以引起争论,所以我觉得双方如果单从经济上算没问题,但是出发点都错了,因为放长假它本身来讲不是一个经济问题,它跟经济基本上沾不上边,它是一个我们国家公民的休息权如何得到保障问题,经济影响是多了是低了,只是放假产生的一个副产品,你用经济指标来衡量放不放假,首先我们来讲出发点就错了,预期这么讲的话,我们干脆把全年的115个假全都停了,那老百姓每天都工作这是不是创造经济价值更高吗?所以针对目前社会分配的现状,我觉得多200亿少2000亿也好,关键看是不是提高公众的幸福感,也就是说长假放与不放,它不应该是一个经济指标,而应该是我们每个老百姓心中的感受,就是你放长假舒适不舒适?你不舒适了我们就要调整,你舒适了它的目的就达到了。所以这个事情根据我认为就不该从经济上考量,不管增长还是减少,本身出发点还是从我们公民的休息权如何得到保障来着手,更凸显我们的人文关怀。
  2008年1月1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正式施行,国家法定节假日总数增加到11天。有观点认为,与欧洲的高福利国家相比,中国在公民带薪休假以及假日总数上还有差距,但与日本、美国是很接近的。但是我个人的感觉假还是太少了,对于我国公民目前在休假方面的福利,您怎么来评价?
  张彬:目前来看我觉得这种休假制度从总体数量上来讲,应该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了,就是你休假总数115天包括双休日,应该说是相对来说是比较充分的了。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说目前我们的休假到底能不能真的落实实处,真的能够让我们满足大家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我觉得目前还有很多需要研讨的地方,特别是长假,你看长假十一刚过之后,很多人真是花钱买罪受,大部分游客我相信没有什么安全感和幸福感,有的只是烦恼或者堵塞,从这里面我们就发觉这个长假给我们带来到底是什么?这时候就要从一个公共福利或者公共政策上考虑了,本身我认为对于法定假日这是国务院的应尽之意。比如10月1号是我们新中国成立的日子,那这一天你只要休了,那是国务院的责任,但是从假日办来讲,你有必要把具体放几天,怎么调都完全揽在手里吗?你为什么不能因地制宜的来,中国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大的省,为什么不能因地制宜的进行一些适当调整呢?你看最近一段时间很多人提出了很多好的想法,比如说把放假权放到各个省去自己处理,比如说广东广西挨的比较近,那好你只要10月1号法定假日休息了,是提前休是把十一放在中间休还是十一作为放假的最后一天,完全可以由自己的各个省根据情况来考虑,甚至说可以再下放到各个地区、各个单位来考虑,为什么要统一的一揽子把它管起来呢?所以我老说办法永远比困难多,关键在于是不是我们相关专家一拍脑瓜我就定出了一个公共福利政策,一拍脑瓜就出台了一个相应看似简单的方法,但是实际上却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休闲造成了不必要的一些混乱。
  100个人的心目当中有100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诉求都不一样,当然大家可能比较一致的需求是假期当然是越多越好,但是什么样的假期的数量是一个度,你比方说欧洲很多国家以希腊为例,假期很多但是我们发现它爆发了危机,是因为福利实在是超过了它的经济承受的能力,所以您觉得这个度我们应该怎么来把握?
  张彬:我觉得这个度,其实从单纯的数量上来讲,目前来讲对放假还是合适的,但是怎么样把它更合理的安排我觉得是一个需要研判的话题,比如说是不是非得需要在小假的时候,挪个周六周日来凑清明、端午、元旦,是不是五一黄金周有必要恢复,我觉得都是需要研判的。目前来讲从中国广大地区的天气来看,五月份、十月份这相对来说都是不凉不热的好天气,对绝大多数地区。那么为什么在不能解决不了具体问题的时候先把五一长假恢复起来呢?或者说其他的一些小假能不能按照日常的日历休,而不必要的造成一些混乱呢?举个例子,比如香港来讲,香港日历牌很简单,哪天休假标的很清楚,然后休假完了之后你该上班上班,顶多有的时候倒一天,比如说你赶上六日了,这一天放假,我们就把六日顺延一天,这种相对简单的方式可能更好的适合大家调整工作和学习。所以说相关部门恐怕还得广泛征求民意,这次假日办能够提出一个征求民意的方法我觉得是一个好的方法,但是最终决策恐怕还要广集民意出台一个大家基本都合适的办法。



作者: 四季风-帆航    时间: 2013-10-13 12:32
谢谢分享,浏览支持。
作者: 一个从    时间: 2013-10-13 15:17
关注,浏览、支持分享。

作者: 一介草民    时间: 2013-10-13 21:51
四季风-帆航 发表于 2013-10-13 12:32
谢谢分享,浏览支持。

谢谢老师欣赏支持!
作者: 一介草民    时间: 2013-10-13 21:51
一个从 发表于 2013-10-13 15:17
关注,浏览、支持分享。

谢谢老师欣赏支持!
作者: 秋之韵    时间: 2013-10-14 22:29
关注学习,欣赏支持!




欢迎光临 光影中国网 (http://sy.01ny.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