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中国网

标题: 栀子蓝玲 [打印本页]

作者: 酸辣白菜    时间: 2013-10-26 21:08
标题: 栀子蓝玲
本帖最后由 酸辣白菜 于 2013-10-26 21:57 编辑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7000    iso: 800    快门: 1/80s    光圈: f5


作者: 酸辣白菜    时间: 2013-10-26 21:08
本帖最后由 酸辣白菜 于 2013-10-26 21:21 编辑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7000    iso: 800    快门: 1/60s    光圈: f5.6


作者: 酸辣白菜    时间: 2013-10-26 21:09
本帖最后由 酸辣白菜 于 2013-10-26 22:00 编辑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7000    iso: 800    快门: 1/125s    光圈: f5


作者: 酸辣白菜    时间: 2013-10-26 21:09
本帖最后由 酸辣白菜 于 2013-10-26 21:22 编辑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7000    iso: 800    快门: 1/125s    光圈: f5.6


作者: 酸辣白菜    时间: 2013-10-26 21:09
本帖最后由 酸辣白菜 于 2013-10-26 22:12 编辑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7000    iso: 2000    快门: 1/40s    光圈: f5.6


作者: 酸辣白菜    时间: 2013-10-26 21:10
本帖最后由 酸辣白菜 于 2013-10-26 21:23 编辑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7000    iso: 2000    快门: 1/80s    光圈: f5.6


作者: 酸辣白菜    时间: 2013-10-26 21:10
本帖最后由 酸辣白菜 于 2013-10-26 21:23 编辑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7000    iso: 2000    快门: 1/160s    光圈: f5.6


作者: 正浩    时间: 2013-10-26 21:13
{:7_296:}{:7_296:}{:7_296:}{:7_296:}漂亮作品!
作者: 音画时尚    时间: 2013-10-26 22:18
老师佳作,欣赏支持!{:7_307:}{:7_307:}
作者: 平步青云    时间: 2013-10-26 22:18
欣赏投票支持精彩佳作。
作者: 舞之人生    时间: 2013-10-27 00:27
出片够快,构图取景很用心。支持白菜兄佳作!{:7_296:}{:7_296:}
作者: 皓月    时间: 2013-10-27 05:45
老师出片也是很迅速呀,很棒的抓拍,支持。
作者: 喜月    时间: 2013-10-27 10:08
好作品
作者: 流水潺潺梅溪河    时间: 2013-10-27 13:40
拍的很好               不过你是我好友 我就是来挑刺的 。。。白菜 把你的签名图  挪下啊    尤其第一张      太煞风景了。。。 就叫那妹子看你的酸辣白菜。。 感觉一个景区都被一个叫酸辣白菜的写字了。。。。  。我觉得你一定很瘦 被被人挤的都没找到好位置。。 墙  竹子  柱子 成主体了。
作者: 栀子蓝铃    时间: 2013-10-27 13:50
{:7_296:}
作者: 栀子蓝铃    时间: 2013-10-27 13:50
老师出片速度快快!!精彩!!挺有味道的!
作者: 酸辣白菜    时间: 2013-10-27 18:59
流水潺潺梅溪河 发表于 2013-10-27 13:40
拍的很好               不过你是我好友 我就是来挑刺的 。。。白菜 把你的签名图  挪下啊    尤其第一张   ...

谢谢贤兄的指教,出片时没有细心考虑一些,以后会多注意。{:soso_e160:}
作者: 飞扬视觉    时间: 2013-10-27 20:29
{:7_296:}有感
作者: 神州揽胜    时间: 2013-10-28 22:22
欣赏支持{:7_296:}{:7_296:}
作者: 自我流放    时间: 2017-4-15 18:21

拍摄漂亮。欣赏学习,投票加分支持!{:7_296:}




欢迎光临 光影中国网 (http://sy.01ny.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