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中国网

标题: 快新锐吧,否则就要被土埋了 [打印本页]

作者: 秋之韵    时间: 2013-11-12 10:13
标题: 快新锐吧,否则就要被土埋了
快新锐吧,否则就要被土埋了!
来源:王秋杭博客

你新锐了吗?

    蓝可立走了,回了多伦多,带走了我的20幅作品,准备明年将我的个展搬去参加多伦多摄影节。他的玉光影像画廊2008年在多伦多展出过我国摄影家张新民的个展,其中有2幅作品被多伦多美术馆馆长收藏。













    中国现在不缺摄影师,缺的正是像蓝可立这样年轻的(今年才39岁)画廊老板兼策展人。他跟我说,现在国外很多影像收藏家、画廊老板都在关注中国摄影界,并且在研究中国摄影史,他们感兴趣的一、是非体制内的摄影师,二、是非纪录类的摄影作品。今年盛夏,他冒着高温大老远从转塘来我家3趟,浏览我的作品。他说你的作品和体制内摄影师的作品完全不一样,体制内摄影师的作品都是差不多的,而你的作品才是真实的、个性的表露,在那个年代是走在很前列的,因此定名“先锋摄影师”,其实就是现在的新锐。











    我早就说过,纪实摄影已走向衰亡,因为一、不真实的纪实越来越多,人们不再相信它(前几天徐勇来杭休养,我跟他聊起,摄影术与生具来的证据特性,已经被数码摄影无情地扼杀了,因为没有了底片,图像可以随意修改,RAW格式也可以修改。近来网上报料、检举贪官嫖娼的证据都是长达若干小时的录像而非照片。连包工头、土豪们都懂得照片不再能作为证据上报,而我们的一些摄影师还在用所谓的“纪实”摄影在记录,智商低得连包工头都不如,杯催啊!)二、它的母体---传统纸媒已被网络冲击得无法生存,而它自身又根本无法自给自足,只能消费、只能自娱自乐。


    要想新锐立码成熟,那是很蠢的拔苗助长思想在作怪,我以为只要摆脱单纯的纪录、摆脱人人都看得懂的传统经验就是最大的成功!连州摄影节今年的主题就是“告别经验”,好得很!我早就说过,摄影作为一门艺术,它的目的是在寻觅知音,而并不是要人人看得懂(人人都看得懂得图片是宣传图片,非艺术的),人人都看懂的摄影作品绝不是好的艺术作品。红楼梦谁看懂了?贝多芬的交响乐谁听懂了?看不懂、听不懂就批,那不是文革吗?有人说新锐是在照搬西方的,很好啊!我们的电视机、洗衣机、手机、电冰箱......哪样不是在照搬西方的呢?为什么摄影作品照搬就要指责呢?我看照搬是搬不动的,创新才是真的!好在陈小鲁忏悔了,我看摄影界需要忏悔的人多了!
快新锐吧,否则就要被土埋了!







作者: 娄群才    时间: 2013-11-12 11:06
欣赏,支持老师。

作者: 四季风-帆航    时间: 2013-11-12 11:38
关注浏览欣赏支持!!
作者: 秋之韵    时间: 2013-11-12 15:34
娄群才 发表于 2013-11-12 11:06
欣赏,支持老师。

谢谢浏览关注支持!
作者: 秋之韵    时间: 2013-11-12 15:35
四季风-帆航 发表于 2013-11-12 11:38
关注浏览欣赏支持!!

谢谢浏览关注支持!
作者: 一介草民    时间: 2013-11-12 16:12
浏览欣赏学习!
作者: 秋之韵    时间: 2013-11-12 17:04
一介草民 发表于 2013-11-12 16:12
浏览欣赏学习!

谢谢浏览关注支持!




欢迎光临 光影中国网 (http://sy.01ny.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