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艺表演队伍包括九连灯、彩船、抬阁、舞龙、马灯等。
九连灯
九连灯,一种大型的彩灯。九个扁平形的灯笼嵌在梯子形的竹竿中间,一竖起来,光彩夺目,显得特别壮观,在夜色中分外耀眼。九连灯的制作工艺比其他彩灯来得复杂,因为它又高又长,九个灯笼里点有火烛,每个单体都很精致,一串灯笼竖起来随着风向要自动保持平衡,难度极高。2011年被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抬搁
合一抬搁在庆祝重大节日中常常表演的一种舞蹈,远近闻名。在乐队的乐曲声中,前场抬着搁慢慢走上表演场地。搁就是龙船,只不过在传统的沙船上立有表演人员,大多是小孩。人立于船上表演各种文艺节目,如《水漫金山》等,从而使得整个搁看起来动静结合、栩栩如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且表演无固定化模式,可根据需要自行编排角色和节目。同时表演过程中搁上搁下挂着很多灯笼,灯光高照,随着搁的移动火光流动,活泼生动,因此抬搁以高、真、美而引人注目。2010年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高跷
张东周村高跷特点一是高,其跷棍最高可达2米,连人可高达三米五以上;二是舞蹈动作变换化色多——可以踩踏和表演多种花样动作,表演者人数可多可少,可集体表演,也可单人表演;三是服饰精美,形象生动,可随需要扮演各种人物形象(但多以表演古代人物与戏曲人物为主);四是能伴随着吹打乐或弦乐的演奏节拍进行表演。因为其高,所以在一些大型群众文艺活动中,它就会“鹤立鸡群”,最先为被观者所看到而受瞩。2010年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车子灯
最早走旱船演变过来,方形,顶部呈八角状,用桃子竹扎框,装饰描龙绣凤,配绒球排须,色彩浓烈喜庆。车身留四小窗,写有“喜”、“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等字样,或绘成色彩艳丽的海浪、太阳等图案。灯内有少女扮作灯芯,并以手提着灯内横档,肩上用绳子系住整个灯架,以转身和原地摆动为主的方式,灯外有艄公或艄婆,边唱边演,动作韵律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生活气息。
彩船
船身上惟妙惟肖的雕花图案,龙头上精细的绣工活一丝不乱,船顶上更是张灯结彩、花团锦簇,似乎宏伟、惊艳这样的词语根本不能来形容彩船的漂亮。在多次集会活动中大放光彩。精美的彩船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给许多人带去了快乐和祝福。
马灯
跑马灯一般在春节等喜庆的日子里才表演,由毛竹编织成马头,马尾,系在身上糊上颜色鲜艳的纸,如今已由丝绸取代,一般由11—14岁小孩组成,边跳边唱,根据节奏快慢形成不同阵势,有喜庆、丁财两旺、五谷丰登的寓意。
2月14日瞻岐万人空巷喜闹元宵,二十余支名民间文艺队伍将精彩亮相,敬请期待!
欢迎光临 光影中国网 (http://sy.01ny.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