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时跟朋友聊天,他提到台湾摄影比赛没有什么规范,连国外不准修图这种事情,台湾都不管,我听到时很讶异,因为这不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有些时甚至是从摄影同好口中听到,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现实状况应该是「国外常常修图」,且「国际知名机构都有各自的修图规定」。认为完全不能调整照片的其实只占一小部分。台湾这一点的确比较传统,许多人把「修图」跟「作弊」,划为等号,这其实是两回事,对摄影不熟悉的人很容易误会,我也尽量用很简单的方法解释差异到底在哪。 我本身也修图,参加比赛的时候则是遵守每个比赛的规定,其余不去判断。 1.国内外都几乎不允许的「剪贴」 简单来说就是无中生有。象是天空明明没有鸟,你加了几只鸟,或是树下明明没人,你加了一对情侣,这些都是常见的摄影「禁忌」。台湾有名的几件摄影比赛冠军,被取消资格都属于这种类型,国外也不乏这种案例,不过较多是「把物件移除」。 一般来说「移除照片中的物体」比「加入原本不存在的物体」被较多机构允许。例如照片女主角有几颗青春痘,摄影师把它们移除了参赛,大多时候是 OK 的。但是国外的确有人移除了一些照片上的小瑕疵被取消资格,最出名的为2012国家地里比赛得奖者Harry Fisch因为移除画面上的垃圾而丧失了原本的奖项。 ![]() 国内外都几乎不允许「剪贴」 将画面上的物体增加或移除,几乎是所有摄影比赛的绝对禁忌。2.修图的模糊地带「色调」与「接图」 如同一张照片不应该被加入不存在的物体一样,有些时候,单位也不允许加入不该出现的「颜色」,或是「将几张照片接一起」。 但是由于这些效果,常常是可以依赖「前制」(事前用些小道具达到类似效果),或是底片时期就已经有类似的后制法(如正片负冲),除非主办机构明写着「不准调色调与接图」,不然其实也大多是默许的。 目前最出名的事件,是世界最大新闻摄影比赛之一的WWP奖项得主Paul Hansen改变了照片的色调,不过与国家地理频道的状况不一样,主办单位认可Paul Hansen照片的公正性,坚持这是属于「合理范围内」,而不取消Paul的奖项。 我本人其实是反对这裁定,因为新闻摄影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它的「真实性」。但不管怎么样,主办单位与奖项得主面对的是更多的舆论压力,而他们也用自己的作品与裁决,明确的指出「未来新闻摄影是可以改变色调的」。很多时候就算是正确的改变,第一个站出来的人总是被质疑的。 ![]() 修图的模糊地带「色调」与「接图」 将照片的色调调整,或是几张照片接起来,每个摄影单位都有不同规范。 |
渔水翁 发表于 2014-3-4 11:31
浏览支持,谢谢分享。
光影学者 发表于 2014-3-4 14:01
浏览 了解了支持
一介草民 发表于 2014-3-4 17:10
浏览欣赏学习!
四季风-帆航 发表于 2014-3-4 19:43
浏览欣赏支持!
十里河 发表于 2014-3-5 09:03
浏览欣赏支持!
欢迎光临 光影中国网 (http://sy.01ny.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