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随泥走,泥随手变”的手工拉坯创造艺术与美的瞬间
早在东汉时期,古人在昌南(景德镇)建造窑坊,烧制陶瓷。到了唐朝,由于昌南土质好,先人们吸收南方青瓷和北方白瓷的优点创制出一种青白瓷。青白瓷晶莹滋润,有假玉器的美称,大量出口欧洲。
十八世纪以前,欧洲人不会制造瓷器,因此中国特别是昌南镇的精美瓷器很受欢迎。在欧洲,昌南镇瓷器是十分受人珍爱的贵重物品.欧洲人就以“昌南”作为瓷器(china)和生产瓷器的“中国”(China)的代称,久而久之,欧洲人就把昌南的本意忘却了,只记得它是“瓷器”,即“中国”。
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是景德镇制瓷技艺史上的鼎盛时期。除历代名瓷得到发扬光大,还独创了古彩、粉彩、素彩、硬玉彩、珐琅彩以及被外国人赞美为“嵌玻璃的瓷器”的青花玲珑瓷,以及“郎窑红”、“美人醉”、“三阳开泰”等名贵颜色釉,在世界瓷业史上放出了奇光异彩。
瓷器的艺术,是这些艺术家手艺人以精以细心以娴熟赋予的灵魂
一位老艺人正在展示传统的青花玲珑瓷的制作工艺步骤。
上釉的绝妙技巧被这些几十年如一日早手艺早已炉火纯青的老艺人们所掌握。
参观古窑作坊的外籍友人
各种精美的瓷盘令美女游客爱不释手
一位外国游客正饶有兴趣的一试会唱歌的碗
古窑民俗博览区位于景德镇西市区枫树山盘龙岗,5A级景区,集陶瓷历史文化博览、陶瓷制作体验及娱乐休闲为一体的陶瓷文化旅游景区,由古窑瓷厂和陶瓷民俗博物馆两部分组成。古窑民俗博览区占地83公顷,采用明代作坊建筑,以园林式布局,来展现明清时期烧造皇宫用瓷的御窑厂的风貌,其中的镇窑是我国极为罕见的古代工业建筑的典范,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古代景德镇瓷器生产的工艺过程,而且可以亲自动手制作陶瓷,过一把制瓷瘾。古窑民俗博览区是全国百家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江西园林化单位、景德镇首选的陶瓷文化旅游景区,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景德镇时必到的参观景点,这里也是中外游客必到的游览胜地。
古窑瓷厂由明代款式的手工作坊、画坊和古老的镇窑三部分组成,其生产工具、工序和原料均按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写的《天工开物》中所描绘的相同,游客在这里能领略到古老神奇的“手随泥走,泥随手变”的手工拉坯及其全过程,观赏到景德镇特有的各种制瓷配套行业的风貌、颜色釉瓷、粉彩瓷和工艺陈设瓷为主。
古窑民俗博览区内的古窑瓷厂,在40公顷的土地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博雅苑、风火仙师庙、明清古作坊、古镇窑和陶人画坊等,聚集了200多名传统制瓷的老艺人,他们在清代制瓷作坊里进行传统制瓷生产。2006年“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那些老艺人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游客可以观看到传统制瓷技艺的现场演示,欣赏老艺人精湛绝妙的高超技艺,如何将瓷土变为充满生命的艺术的过程。
古窑之春
瓷音水榭
听一曲瓷乐更深刻的体会到瓷的艺术与灵性
在古窑景区,游客们还可感受到明清古建筑的魅力,陶瓷历史博物馆与古窑毗邻,是一个采用以明清建筑为中心的园林式博物馆,馆内的明闾、清园共有明清古建筑12栋。清园有4栋不同类型的清代建筑,玉华堂是最具代表性的清代祠堂,它的地面一色青石板,清代住宅院造型别具一格,旁屋以书厅为主体,小院设石栏水池,两旁配置廊屋,前有小花园,后有大宅和小宅,互为衬托。明闾有闾门、店铺、祠堂、民宅等8栋建筑,其中的闾门是我国明代建筑遗存中较为罕见的精致的建筑小品,明代住宅简朴古雅的风格,与清代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
馆内还有历代陶瓷展、古窑群、瓷碑长廊、天后宫、瓷器街、大夫第、世界独有的瓷乐表演等景观,环境幽雅、林木葱郁、湖水荡漾,将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完美结合。
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青花瓷、青花玲珑瓷、颜色釉瓷、粉彩瓷,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是景德镇瓷器的特征,古窑民俗博览区利用四大传统瓷器的釉彩和品质特点,创制了各式瓷乐器,有瓷瓯、瓷编钟、瓷管钟、瓷磬、瓷鼓、瓷二胡、瓷中胡、瓷笛、瓷箫、瓷葫芦丝、瓷贝司等。组建了由20多名演员的瓷乐团,使用这些瓷乐器可以演奏中外名曲和地方色彩乐曲,瓷乐团的演出受到中外游客的热烈欢迎,并多次接待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尤紫璇/摄影 萱萱/文)
龙窑
龙窑前的瓷片贴片,据说都是出自龙窑的老片,纹饰精美,即便是残缺了也是艺术。
外国人赞美为“嵌玻璃的瓷器”的青花玲珑瓷体现了景德镇瓷器的“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一位游客看挑选到自己中意的瓷器。
牛毒不识字 发表于 2014-4-13 16:34
瓷艺是一门深的学问。
平步青云 发表于 2014-4-17 22:42
浏览欣赏支持!
光影学者 发表于 2014-4-19 13:35
周末快乐 浏览学习了
欢迎光临 光影中国网 (http://sy.01ny.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