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中国网

标题: 上海:每年一千万专项资金 为何民营博物馆仍在喊“渴” [打印本页]

作者: 老兵新手    时间: 2014-7-30 13:01
标题: 上海:每年一千万专项资金 为何民营博物馆仍在喊“渴”
上海:每年一千万专项资金 为何民营博物馆仍在喊“渴”中国旅游新闻网     2014-07-30 09:53:44     手机看新闻   我要加盟
   字号:T | T

0


  东方网7月30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每年一千万元的专项资金扶持,但对于沪上的不少民营博物馆来说,依然难以“解渴”。昨日,记者从市政协民办博物馆发展情况专项视察中了解到,申城目前民办博物馆的自我“造血”功能,正在遭遇瓶颈。
  截止2013年底,经上海市社会团体管理局注册登记并已建成开放的民办博物馆为18家,民办美术馆有11家。除此之外,还存在一部分尚未登记注册的由各种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类博物馆和美术馆。
  “从类型看,这些民办博物馆种类多样,丰富了博物馆的类型。”市文物局副局长褚晓波指出,例如琉璃艺术博物馆有着“社区邻里博物馆”的特征;纺织博物馆则演绎了上海纺织业六千多年的产业历史和文化;工艺美术博物馆更是展示收藏了上海地区传统工艺美术的绒绣、灯彩、面塑、剪纸等十余个代表品种。
  目前,从性质来看,申城民办博物馆既有大型国企参与,也有私企或个人举办,还有基金会投资,但是市民对于民办博物馆却往往不甚了解,这也造成了不少博物馆人流稀少,收益不高,“缺钱”成为了一致呼声。
  据了解,市文物局从2011年起就设立了专项扶持资金,每年千万元投入为其“输血”,当年就扶持了11家博物馆的28个项目;2012年,资金再次扩大范围,扶持了58个项目;2013年,项目总数更是达到93个之多。不过,项目越来越多,也意味着“喊渴”的博物馆也变得越来越多。
  对此,褚晓波坦称,上海的民办博物馆发展面临一系列瓶颈,制约了其“造血”功能的运行。从内部看,兴办资金大多依靠自筹和经济实体赞助,处于一种自主生存状态。另外,多数博物馆还存在“重收藏、轻功能”,功能单一,陈列水平不高,社会效益不明显,普遍缺乏专业队伍。从外部看,各项法律法规也不健全,准入机制缺失也制约了其发展。



作者: 四季风-帆航    时间: 2014-7-30 14:41
浏览学习,谢谢分享!!
作者: 神州揽胜    时间: 2014-7-30 16:00
浏览支持,欣赏学习 谢谢分享。
作者: 老兵新手    时间: 2014-7-30 20:19
四季风-帆航 发表于 2014-7-30 14:41
浏览学习,谢谢分享!!

谢谢您的浏览支持。

作者: 老兵新手    时间: 2014-7-30 20:19
神州揽胜 发表于 2014-7-30 16:00
浏览支持,欣赏学习 谢谢分享。

谢谢您的浏览支持。

作者: 一介草民    时间: 2014-7-30 21:01
浏览欣赏支持!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4-7-30 22:39

浏览欣赏支持!
作者: 老兵新手    时间: 2014-7-30 23:05
笨笨嘉 发表于 2014-7-30 22:39
浏览欣赏支持!

谢谢您的浏览支持。

作者: 老兵新手    时间: 2014-7-30 23:05
一介草民 发表于 2014-7-30 21:01
浏览欣赏支持!

谢谢您的浏览支持。

作者: 秋之韵    时间: 2014-8-1 11:45
浏览欣赏支持!
作者: 老兵新手    时间: 2014-8-1 21:07
秋之韵 发表于 2014-8-1 11:45
浏览欣赏支持!

谢谢您的浏览支持。





欢迎光临 光影中国网 (http://sy.01ny.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