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中国网

标题: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相机感光度释义与运用 [打印本页]

作者: 淮源头人    时间: 2014-11-26 10:20
标题: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相机感光度释义与运用

      来源:佳友在线 责任编辑: 麦田中的小丑
                      感光度这个东西对于初学摄影的朋友们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如果直接照搬“感光度是胶片对光线的化学反应速度,也是制造胶片行业中感光速度的标准。”这一理论定义,相信有不少新手同志都会感觉到一阵突如其来的天旋地转。既然连感光度具体是个啥都还没摸清,那么在实际运用上则更是了无头绪,在拍摄中只能把ISO设置交给了万能的AUTO档,好容易起五更爬半夜记录下的靓丽夜景由于使用了错误的感光度设置结果变成了一堆充满花花绿绿噪点的废片。为了让各位刚接触摄影的小伙伴对感光度有一个更系统的认识,本文就应运而生了。

特别提示:本文中除客观测试部分外的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对于一个刚接触摄影的爱好者来说,首先要学习的就是摄影中最基本的曝光知识,而摄影究其根本也是一种基于曝光的直觉艺术。那么说到曝光,无法逃离的话题就是有关于曝光的三要素:即光圈,快门速度与ISO(感光度,后文中将均以此表示)。此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光圈大小和快门速度都比较容易理解,无非是大小与快慢之分,而ISO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小伙伴们就开始头疼了。有许多对摄影心生向往的人一听到ISO这一概念,马上脸色灰白浑身冷汗,心中学习摄影的小火苗也就此熄灭。为了重新点起小伙伴们的希望之火,先为了说明ISO这一概念的确难以理解,笔者特意问了问身边几个爱好摄影并且已经跨过小白阶段的小伙伴,看看他们眼中的ISO究竟是个啥。

伙伴甲:“嗯……好像跟光有关,完了。”

伙伴乙:“说不清。”

伙伴丙:“知道!苹果操作系统!”

伙伴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各路资深发烧友看到这里肯定都会感觉已无力吐槽,但这就是真正的事实情况。各路小白看到这应该也能感受到自己在“ISO理解无力”这一症状上也有着不少“病友”了吧,趁着你们心中的小火苗有了一丝复燃迹象,让我们正式开始本文的内容,先来聊聊ISO究竟是什么。




作者: 淮源头人    时间: 2014-11-26 10:22
        
噪点产生的成因

提高感光度的大小确实能给我们的拍摄带来很大的好处,它让我们在暗光环境下也能拍出明亮的照片。可是在我们提高感光度的同时它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副作用——噪点的增加。我们先来说说什么是噪点,噪点主要是指感光元件将光线作为信号接收并输出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图像中粗糙的部分,也是指图像中不该出现的外来像素点。



具体到数码相机来说,内部的影像传感器在工作中一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来自周边电路和本身像素间的光电磁干扰,简而言之就是拍摄出的图片一定会存在噪点,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看到的只是程度的轻重而已。

那为何高ISO的噪点会更加明显呢?因为数码相机普遍采用了电子信号放大增益技术,与ISO数值相对应的是电子信号放大增益值,比如设定在标准值时提供等同ISO 100的增益幅度,对应ISO 200和400的增益值可通过提高增益幅度实现。那么增益幅度是怎么实现的呢?



提供高感光度时自然需要提供相应的增益幅度,在输出影像信号前都必须做相应的信号放大,因为感光元件的输出电平较低,尤其当环境光线黯淡时,为了使影像发生量变,放大器就按相应的ISO数值加大增益幅度。与此同时电流信号也会进一步加大,就产生了更多的噪点。

有很多刚入门的朋友们会发现拍完的夜景上面有很多花花绿绿的小点,这就是在高ISO环境下相机内产生的噪点了。其实高ISO带来的负面效果还不仅于此,至于其他的影响,让我们留在下一页里接着说。


                            [url=][/url]        [url=][/url]        [url=][/url]        [url=][/url]        [url=][/url]              
               


作者: 淮源头人    时间: 2014-11-26 10:22
        
高ISO的其他影响

使用高ISO拍摄的照片不仅会在画面中带有比较严重的噪点,造成照片明显的颗粒感。还会在文件体积和照片色彩上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说说关于照片色彩上的影响,以下三张图片均是由同样的器材和光照环境拍摄而成,唯一不同的就是ISO的参数设置上。上方的图片我们使用的是机身原生ISO中最低的ISO 100档,中间的图片使用的是暗光条件下经常会使用的ISO 3200,最下的图片使用的是极限ISO 12800。





三张图片的对比比较明显的说明了高ISO的偏色问题,从肉眼感官上,随着ISO的提高,背景逐渐呈现出了一种黄绿色,主体被摄物也有着不明显的色彩偏色现象,具体能偏差多少,让我们通过数值来说话。

在测试中,笔者选取了画面中左侧小猫脑门正中心的一块紫色部位作为色彩提取对象,将照片导入到PS中,提取了三张照片同一位置的RGB数值,让我们来一起看一看这些数值的变化。



通过数值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随着ISO的提高,我们提取色彩区域的R通道数值也在不断增加,G通道数值也在不断下降,B通道数值在ISO 12800时的数值也略有上升。由此可见,ISO的提高是对最终成像的色彩有着直接影响的,为了尽量保持色彩还原的正确性,还是不要使用过高的ISO比较好。



同样是利用这三张图片,我们来看一看它们的文件大小。可以看到,同一场景同一相机拍摄的照片,ISO 100时照片的文件体积是4.89MB,而在ISO 3200时则达到了7.06MB,极限ISO 12800时的文件体积几乎达到ISO 100时的2倍。所以可以看出,高ISO带来的问题不仅是噪点增多那么简单,就连存储卡的存储空间和照片的色彩表现都会遭受牵连。

虽然高ISO会带来种种弊端,但也并不意味着绝对不能用。只要使用恰当,还会增添一种别样的视觉效果,下一页就让我们讲一讲ISO的灵活运用问题。




作者: 淮源头人    时间: 2014-12-12 15:20
红尘乱心 发表于 2014-12-12 14:24
支持学习老师佳作

谢谢红尘乱心老师赏评支持!周末愉快!

作者: 淮源头人    时间: 2014-12-19 14:20
红尘乱心 发表于 2014-12-15 12:45
支持学习老师佳作!

谢谢红尘乱心老师赏评支持!周末愉快!

作者: 淮源头人    时间: 2014-12-23 13:53
红尘乱心 发表于 2014-12-23 11:06
好贴!绝对支持!

谢谢红尘乱心老师赏评支持!





欢迎光临 光影中国网 (http://sy.01ny.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