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11-27 来源:无忌原创 作者:Ian 责任编辑:my
在占地球面积71%的海洋世界里,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美景和秘密?作为著名中国生态摄影组织“野性中国”的一员,潜水摄影师吴立新多年来用相机捕捉水下的精彩瞬间。在展现水下世界的美丽的同时,吴立新“用照片反应水生生物的生存状况”,以引起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于是,他在拍摄了世界各地知名潜水海域以后,目前把更多精力放在国内,“拍摄以前从未有人关注到的水域和物种行为”。
潜水摄影师吴立新将用他的亲身体验,带我们走进神奇的水下世界。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400D DIGITAL iso: 100 快门: 1/160s 光圈: f14
吴立新水下自拍像
关于拍摄:水中能见度比陆地差很多,一般只用广角和微距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1Ds Mark II iso: 200 快门: 1/80s 光圈: f5.6
黄海獐子岛,潜水员在采集人工放养的扇贝
色影无忌:从什么时候与潜水结缘的?又是怎样开始潜水摄影的生涯?
吴立新:2002年单位在三亚开会,休息时没事做,于是有人提议去潜水,一下去就着了迷。先是潜水,随之就想拍下海底所见到的精彩,于是就开始了潜水摄影这条不归路。随着对水下摄影痴迷程度的与日俱增,我到世界各大潜水圣地去拍摄、不断升级器材,最后干脆辞掉了工作,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这上面。
色影无忌:谈谈潜水摄影与普通摄影的不同之处,包括设备、技巧等等方面。
吴立新:水下摄影还是和陆地上拍摄有所不同的。首先是设备,相机是为陆地拍摄设计的,基本都不防水,我们要为相机、镜头、闪光灯等配制防水罩。其次就是光线,光在水中的传输和空气中不同,随着水深的加大光线中不同波长的颜色会被消减,比如阳光穿过水面5米,红色就会减褪,20米时还可看到黄色,在水深30到60米处,我们看到的就只有蓝色了。而且,随着水深的增加,光照不断变弱,在不同角度所呈现的光线也变化无常,所以在曝光上就需要更全面的考虑。水下拍照除了光线的不断变化,机会也转瞬即逝,很多鱼类的行为只是一刹那,如果没有抓住,可能就再也遇不到一模一样的景象了。除此之外,水中的能见度普遍比陆地要差很多,所以一般只用广角和微距镜头,都要离被摄体很近才行。
在潜入水下时,我们会配备浮力调整装置(BCD),把它接在气瓶上,可以给它充气、放气,从而控制人在水中的浮力。在水下拍摄时,我们需要相对静止保持身体稳定,就是得达到所谓的完全失重状态,这时除了利用浮力调节装置(BCD)外,我们还要用呼吸进行微调。
说了那么多,其实也潜水摄影也并非很难,只要掌握一定的潜水技巧和光线的规律,多拍拍,就可以得到自己满意的照片。
海底体验:座头鲸求偶的声波通过海水穿透我身体那一刻,那种震动无法形容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400D DIGITAL iso: 400 快门: 1/400s 光圈: f5.6
大翅鲸又叫作座头鲸 拍摄地:南太平洋 汤加王国
摄影:吴立新
色影无忌:你一般去哪些海域拍摄?
吴立新:前些年我去了国外很多地方去潜水,包括东南亚各国,印度洋的毛里求斯、马尔代夫,西太平洋的帕劳等地和南太平洋的一些地方,非洲那边最远到过红海。有些地方一直也没去过,比如加勒比、Cocos Islands等地,其实原来是打算去的,但随着潜水地点的增多,我渐渐不满足于海底的美丽景象,对从未有人涉足过的地方更感兴趣了。于是近几年我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国内,比如黄海、青海湖,还去贵州、云南等地寻找适合拍摄的地方与物种。
色影无忌:作为一个经常游荡在海底世界的人,介绍一些令你印象深刻的海洋生物吧。
吴立新:海底世界中难忘的生物太多了!先说说有趣的。比如有的海龟,大大的眼睛、厚厚的眼皮,看起来特别无辜的样子,非常可爱,有许多人看了就想摸摸。但这种海龟胆子很小,特别容易受到惊吓,一摸,有时候会在惊慌之下错误判断方向和时间,在该到海面呼吸的时候上不去,一至窒息死掉 。所以我们有句话,叫除了照片不带走任何东西,除了气泡不留下任何东西。
关于危险:潜水最危险的,还是减压病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350D DIGITAL iso: 100 快门: 1/160s 光圈: f8
蝠鲼 拍摄地:泰国 安达曼海
色影无忌:碰到过最生猛的动物是什么?有没有遇到危险?
吴立新:其实在海底的危险多数来自自己。局外人都怕在大海里遇到鲨鱼等吃人、毒人的动物,但实际不太可能发生,只要你了解一些他们的习性,就很容易避免他们对你的攻击。比如鲨鱼的种类有400多种,而对人类有过攻击记录的仅有几种而已(牛鲨、大白鲨、虎鲨、白鳍鲨等),即使这几种鲨,往往也不是因为饿了来吃人,而是因为你进入了它的警戒范围或浮在海面上被误认为是它喜欢的海豹、海狗等食物。以我的潜水经历来讲,目前我所遇到鲨鱼,都是我想办法去接近它,而不是逃离它。
色影无忌:除了有威胁的动物以外,潜水的危险因素还有哪些?
吴立新:如果说潜水最危险的,还是减压病。减压病是由于从深水处上升速度过快,造成残留在关节或身体组织中的氮气等无法随血液循环送出体外而形成气泡,造成身体的不适应或急性障碍的病症,要避免此病的发生就要按照正确方法上浮,这也是为什么水肺潜水需要拿到资格证书才可下水的原因之一。所以除非气瓶没气了,否则就算遇到大白鲨,我也不会立马从水下好几十米浮上来。
关于训练:我基本上都是自学的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400D DIGITAL iso: 200 快门: 1/125s 光圈: f8
裙带菜 拍摄地:黄海 獐子岛
色影无忌:据你了解,国内的潜水摄影进行到怎样的程度?
吴立新:国内在这方面还属于起步阶段。而国外开展潜水运动很早,比国内要完善许多。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在国外有许多潜水地,都提供相关的潜水设施,而国内潜水都要自己运装备过去,这给我带来了极大负担。还有就是国内很多海岸是渔民个人承包的,他们不让你下去,就算你只是拍照也不可以,有的时候只能靠相关部门协调才能拍摄,总之在潜水和潜水摄影这方面,我们需要做的还很多。
色影无忌:普通摄影爱好者如果想尝试潜水摄影,是否要经过培训?经济方面是不是也应该考虑进去?
吴立新:我基本上都是自学的。自从喜欢上潜水摄影,有机会我就下水拍照,除了为得到漂亮照片外,更认识了许多水下物种,了解了他们各自的习性,对水下光线和潜水技巧也掌握得越来越好。至于潜水器材,我可以在网上找到系统的介绍,认识和学习起来很方便。
更多关注:用照片反应水生生物的生存状况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1Ds Mark II iso: 100 快门: 1/320s 光圈: f11
距河口十几公里的泉吉河上,由于上游来水的减少导致的部分断流, 水温的不断上升、溶氧的急剧下降,这些被困在浅水凹里的湟鱼已经等不到远处将至的一场降雨了。当地政府、渔政部门正在组织人力设法抢救。
摄影:吴立新
色影无忌:你觉得潜水摄影最吸引你之处在于哪里?
吴立新: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对于生活在陆地的人类,它是另外一个世界!当我们潜入海底,首先感到的就是失重,在水中悬浮的感觉很奇妙,会觉得自己是条水中的鱼。更吸引人的是海底有千奇百怪的美丽生物,在光线的变换下五彩斑斓,足以使你眼花缭乱,总之海底的景象和陆地太不一样、太迷人了!看到这么美的画面,自然而然就想把它拍下来,分享给更多的人。
色影无忌:在水下拍了这么多年,你对潜水摄影有哪些更多的感悟和理解?
吴立新:最开始喜欢潜水摄影是追求单纯的美,而现在我更喜欢拍摄以前从未有人关注到的水域和物种行为,用照片反应水生生物的生存状况。这也是我近年把主要精力投入在国内的原因。我希望大家能从我拍的图片中对水下物种有更多的了解,也希望能让人们提起环境保护的意识,因为想比起陆地上的动物,人们对水中的生物了解太少,更缺少合理运用和保护它们的意识。
关于摄影师
吴立新,1967年出生于内蒙古。
2002年开始从事水肺潜水运动并开始从事水下摄影;
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
中国潜水运动协会(CUA)潜水摄影委员会委员;
PADI(国际专业潜水训练协会)水下摄影师;
PADI(国际专业潜水训练协会)名士潜水员;
TDI (国际技术潜水协会)技术潜水员;
TDI (国际技术潜水协会)洞穴探险潜水员;
2006年平遥国际摄影节 “还能持续多久的美丽”潜水摄影展策展人;
2006年中国(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获最佳摄影奖;
2007年,在被誉为“水下摄影界的奥林匹克”的“世界水下摄影锦标赛”上,吴立新作为中国潜水运动协会首次派出的摄影师参加了比赛,获得了微距类别银奖;
2008年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摄影贡献奖。
吴立新(2) 无忌访谈(80) 潜水摄影(4) 野性中国(5) 摄影师(921) 海洋生态(1) 水下(22)
神州揽胜 发表于 2015-2-1 15:39
欣赏支持 谢谢分享。
四季风-帆航 发表于 2015-2-1 17:28
浏览欣赏支持!
四季风-帆航 发表于 2015-2-1 17:28
浏览欣赏支持!
老兵新手 发表于 2015-2-1 20:52
浏览欣赏支持!
老兵新手 发表于 2015-2-2 17:49
浏览欣赏支持。
老兵新手 发表于 2015-2-1 20:52
浏览欣赏支持!
安逸001 发表于 2015-2-3 10:19
欣赏老师,漂亮作品!向您学习啊!
神州揽胜 发表于 2015-2-2 21:04
欣赏支持 谢谢分享。
时光章【光影】 发表于 2015-2-4 09:01
谢谢分享!学习!
秋之韵 发表于 2015-2-4 18:15
欣赏佳作,感谢分享!
秋之韵 发表于 2015-2-4 18:15
欣赏佳作,感谢分享!
秋之韵 发表于 2015-2-4 18:15
欣赏佳作,感谢分享!
唐河老徐 发表于 2015-2-5 20:03
老徐投票加分来学习。
欢迎光临 光影中国网 (http://sy.01ny.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