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中国网

标题: 视觉感知宝典 看与摄影都是艺术5 [打印本页]

作者: 秋之韵    时间: 2015-2-15 14:27
标题: 视觉感知宝典 看与摄影都是艺术5
视觉感知宝典 看与摄影都是艺术
收藏


放松注意力
摄影中,观察是我们需要习得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技能。学会观察要求我们花费时间“观察”熟悉的事物。但尽管我们花费了时间,也可能很难去仔细观察,因为我们非常紧张,并且对事物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

学习任何技能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放松。一旦感到焦虑、紧张或渴求成功,那么你便会陷入自己的思维——不能全然投入到自己想要学习的技能当中去。

第二步,即注意到某人或某事。关键在于如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将目标转移到主体当中去。你必须学会“放手”。有意义的照片全然依靠这一点。

这里有些关于如何放松注意力(relaxed attentiveness)的建议。这些建议对于将摄影当作业余爱好的人来讲非常有用——他们可能是教师、家庭主妇、司机等,他们参与摄影的时间非常有限,很难从工作中挤出时间进行摄影;但他们依然有提高摄影技巧的时间。

准备。1. 在一周内准备至少1个小时的时间进行摄影。请在日历内标好时间。2. 整理好自己的基本摄影装备。一切准备妥当后,安放在房间角落或橱柜内以备摄影之用。3. 挑选房间内外的事物进行拍摄,任何东西都可以!

第一周。在每个为期一小时的拍摄时间里,选择房间里最舒服的椅子(不要用床;我们的要求是放松,不是睡着)坐下,然后仰躺在椅子上。闭上眼睛。呼吸由浅及深。慢慢放松身体,让身体的每个部分都不要僵硬。有些人会觉得放松变得越来越简单——从腿部开始,然后延伸到手臂、肩膀、颈部……其他人也随之放松,如气球泄气一般。随后,你会感觉异常轻松,深度、缓慢的呼吸可以让你感到全然放松。

如想起准备晚餐或其他事情,请告诉自己,在这一个小时过后,会有时间处理这些事情。现在,你要全然放松,清除脑中的一切杂念。15~20分钟后,从椅子上起来,拿起照相机,开始拍摄早先时候选择的事物。摄影过程中,别强迫自己拍摄许多照片。保持轻松的状态,将所有时间都花费在关注的主体上,如果你喜欢的话,只用拍摄2~3张照片。此外,别担心照片是否优秀。只要自己喜欢便好。这一个小时过去后,将你的相机放在一边,开始做自己的事情。你可以在下一周继续重复第一周的事情,或者再延长一些,直到延伸到下一次练习当中去。

第二周。你可以至少隔一天一次坐在吸引你的事物前——如一束花、一堆空喷漆罐、一袋纱线。每天你都可以选择相同或不同的事物——这无关痛痒,只要你有兴趣的话。

首先,闭上眼睛,开始放松。现在,应该觉得比较轻松了吧。一旦你完全放松后,睁开眼睛,观察眼前的事物一两次。随后,慢慢将事物移出自己的关注中心。花费1分钟放松自己的眼睛。重新转移中心,并选择事物的某个部分仔细观察。粗略观察,并再次放松。随着眼睛的放松,回想事物在失焦时所呈现的颜色。

每次眼睛重新聚焦的时候,选择主体的不同部分仔细观察。如果你正观察一丛小型的家养盆景(可能是一丛有几片叶子的天竺葵,也许是一束未开的花),然后观察叶脉,花骨朵的花瓣重叠的样子,植物茎秆的绒毛。在经过短时间的观察并放松眼睛后,在失焦的状态下观察叶子,花骨朵或茎秆的样子。

只要发现的新细节越来越多,这种练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大。看看你能找到多少细节。例如,看到叶子,你可以观察叶子之间的空隙所形成的空间是什么样子?颜色是什么样的?仔细观察叶子的表——这需要用眼睛来做到。它的感觉应该是什么样子?柔软、粗糙、多毛、凉爽、不平坦?

然后,请想象自己变得非常小,能开着汽车在叶片的表面驰骋。那种驰骋是怎么样的?你会遇到什么样的障碍?你最有可能停在哪里?所有这些问题可以帮助你,用新的实在的视角观察叶子的表面。

这种练习,只要你花费时间,仔细观察植物,却又未对它进行拍摄,这足以令人觉得有趣。即便如此,也不用担心,因为没有什么比更仔细观察主体更能够提高你的拍摄技巧的了。这将是令人激动的一周,尽管你并没有拍摄过一张照片。

第三周。重复联系第二周进行的联系,并增加两个简单的步骤。首先,当你看到叶子或花骨朵,只将它想成形状,不要想起任何表面的细节。将其轮廓化,忽略纹理及深度。这是最简单地应对逆光植物的办法。然后,使用顺光及侧光。将植物换一个面,看看形状有什么变化。

其次,就你最喜欢的植物的一部分开展练习。可以是一朵未开的花、弯曲的茎秆、从主干伸展开来的纸条,或下垂的叶片。你最不喜欢哪个部分?有哪些你非常讨厌?也许是经历了可怕枯萎的叶子?你对天竺葵的哪个部分觉得不舒服?叶片七零八落的茎秆?那巨大丰腴的花苞下跃跃欲试的花蕊?简而言之,用自己的情绪去反映植物的状态,越自由越全面越好。

随后,当你开始烹饪时,你可以问问自己为什么对破损的茎秆及小花蕊那么不舒服。由此获得的分析将非常重要,因为这能够帮助你理解对主体的反应,以及为什么你会这样拍摄。你对破败的茎秆的感觉也许是一种先验——你讨厌任何受到伤害的东西。但是为什么你会对小花苞的感觉要坏过大一点的花苞?你是否感觉大花苞在盛开时会掩盖小花苞的美丽?试着推而广之。你是否讨厌占据有支配地位的事物或个人?你是否将它们视作霸凌者?你是否会避免在照片中使用强烈对比度、鲜明的色彩,因为你对不饱和的色彩与温和的对比度感到同情?为什么不对遭到了你的排斥的大花苞感到抱歉呢?别觉得问这些问题很愚蠢——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其他的摄影师。这些对于提高视觉思考及摄影质量有很大帮助。如果你为其他事物、色彩、形状所吸引,并被其他的事物所排斥的时候,你会有更好的理解能力。

一旦你尝试过了这些练习,你可以注意到一个准确的——可能是戏剧性的改变,你的观察力提高了。你还可以发现你原来从未有过的、出色的想象力。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拍摄很可能变成一桩折磨人的事情,如此你才有机会进行视觉探索。你开始研究金属扶手的反光、衣服的阴影、人们双手的肤色及细微差别。坐在厨房桌子上,饮一杯茶,你会为窗户折射出冰箱门的变形所折服(这是我最为喜爱的过去时光),甚至,你可以意识到你有多珍惜一段时光。这些东西对你来说多么特别,你甚至能拍摄那么多曾经日思夜想的拍摄想法,以及那种观察周身世界的渴望。这就是放松注意力对你的回报。

内容简介:
好的观察角度未必会产生优秀的照片,但优秀的摄影作品全然离不开好的观察角度。“看”的艺术亦即摄影的艺术。不论是摄影师还是非摄影师,不论储备知识的多寡,本书都适合希望去“看”的人们阅读,从而开始发现之旅。

本书旨在帮助你提高视觉思维能力,能够更深入地进行观察,开发你的想象力,更好地服务于完美展现摄影图片的主旨或主题。

本书作者弗里曼•帕特森,1975年获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颁发的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特优荣誉(最高奖),1984年获加拿大全国摄影艺术协会所颁的金奖,1990年获得美国摄影学会进步奖(该学会的最高奖)。2001年,北美自然摄影协会为他颁发了终身成就奖。

书名:摄影与“看”的艺术:传统与数字摄影的视觉感知宝典(第4版)(全彩)
书号:9787121243714




作者: 神州揽胜    时间: 2015-2-15 14:43
欣赏支持 谢谢分享。
作者: 十里河    时间: 2015-2-15 14:58
欣赏支持 谢谢分享。
作者: 四季风-帆航    时间: 2015-2-15 16:46
欣赏支持,谢谢分享。
作者: 四季风-帆航    时间: 2015-2-15 16:46
欣赏支持,谢谢分享。
作者: 渔水翁    时间: 2015-2-15 21:49
浏览支持,谢谢分享。

作者: 秋之韵    时间: 2015-2-16 17:16
神州揽胜 发表于 2015-2-15 14:43
欣赏支持 谢谢分享。

谢谢老师的支持!

作者: 秋之韵    时间: 2015-2-16 17:16
十里河 发表于 2015-2-15 14:58
欣赏支持 谢谢分享。

谢谢老师的支持!

作者: 秋之韵    时间: 2015-2-16 17:16
四季风-帆航 发表于 2015-2-15 16:46
欣赏支持,谢谢分享。

谢谢老师的支持!

作者: 秋之韵    时间: 2015-2-16 17:16
四季风-帆航 发表于 2015-2-15 16:46
欣赏支持,谢谢分享。

谢谢老师的支持!

作者: 秋之韵    时间: 2015-2-16 17:17
渔水翁 发表于 2015-2-15 21:49
浏览支持,谢谢分享。

谢谢老师的支持!

作者: 老兵新手    时间: 2015-2-16 17:34
浏览欣赏支持!
作者: 老兵新手    时间: 2015-2-16 17:35
浏览欣赏支持!
作者: 十里河    时间: 2015-2-17 09:07
欣赏支持,春节快乐!
作者: 十里河    时间: 2015-2-17 09:07
欣赏支持,春节快乐!
作者: 秋之韵    时间: 2015-2-17 11:52
老兵新手 发表于 2015-2-16 17:34
浏览欣赏支持!

谢谢老师的鼓励支持,祝老师新年快乐!

作者: 秋之韵    时间: 2015-2-17 11:52
老兵新手 发表于 2015-2-16 17:35
浏览欣赏支持!

谢谢老师的鼓励支持,祝老师新年快乐!

作者: 秋之韵    时间: 2015-2-17 11:52
十里河 发表于 2015-2-17 09:07
欣赏支持,春节快乐!

谢谢老师的鼓励支持,祝老师新年快乐!

作者: 秋之韵    时间: 2015-2-17 11:52
十里河 发表于 2015-2-17 09:07
欣赏支持,春节快乐!

谢谢老师的鼓励支持,祝老师新年快乐!

作者: 娄群才    时间: 2015-2-27 13:14
欣赏支持,谢谢分享。




欢迎光临 光影中国网 (http://sy.01ny.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