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中国网

标题: 任曙林:用拍照感受一个女人 [打印本页]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2-23 08:59
标题: 任曙林:用拍照感受一个女人
任曙林:用拍照感受一个女人

发布时间:2009-12-25 来源:无忌原创 作者:满异 责任编辑:my

        在本届丽水摄影节上,任曙林的新作《妻子》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新作与《中学生》等代表作在语言风格上有所延续,而这次注视的对象是最亲近的人。任曙林表示《妻子》依然是用拍照“发现身边的秘密”,只是这次的秘密是关于男女之间的。“女人与男人这个千古之谜似乎已经没有新意了,但是当我通过视觉的通道进入时,却发现许多简单而陌生的新东西。”这些新东西不可名状,恐怕只有在作者于直觉支配下的瞬间摄取最具说服力。

        点击查看 无忌影展: 任曙林·妻子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2-23 09:03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1Ds Mark II    iso: 1600    快门: 1/320s    光圈: f2.8

摄影师任曙林     拍摄:王纪言



作者: 秋之韵    时间: 2015-2-23 16:27
欣赏佳作,谢谢分享!
作者: 秋之韵    时间: 2015-2-23 16:27
欣赏佳作,谢谢分享!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2-24 05:02

我在过着日子,我在感受着一个女人


任曙林 《妻子》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2-24 05:40

色影无忌:注意到照片中妻子都是在不经意间被你抓拍到,为何选择这样的状态?其最吸引你之处在于什么?

        任曙林:妻子开始有疑问,这样的摄影也是艺术吗?等到第一批样片洗出,她觉得有点意思。我有抓拍的基本功,但在同居一室的空间里拍摄,难度不在瞬间把握,而在同时处理好多种摄影因素。比如照明,比如空间。许多绘画的朋友认为我是摆出来的。我是学电影出身,这方面的经验使我在现场比较从容,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把影响“画面”的因素协调到位。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2-24 05:42
拍《妻子》首先是拍人,当然不能摆拍。在生活的流动中,人在放松的状态下,会呈现丰富的多面,岂是一个真实所能了的。而这种不停地莫测变化,男女双方是相互影响的。最有意思的是,这些书本中无法见到的这这那那,用眼睛去观看,会产生陌生的熟悉,使人的感觉进入到一个遥远的时空。
        我在过着日子,我在感受着一个女人,我在逐渐发现着视觉的可能。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2-24 05:44

我仔细想了想,还是留下的好


任曙林 《妻子》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2-24 05:46

色影无忌:《妻子》系列的多数照片上都有相机自带的拍摄日期,是有意为之吗?在器材上有怎样的考虑?

        任曙林:《妻子》用的是徕卡傻瓜,拿起就拍,拍完一丢,方头圆脑,皮实的很。这种胶片机几乎无法调整什么,只要曝光点选准,调子还是满舒服的。日期自带,无法去掉,留作念想,无碍大局。2006年在影像专家见面会上,有些老外建议我去掉它,认为影响影像的纯粹性。我仔细想了想,还是留下的好。
《妻子》后期,改用数码拍摄另一个东西,所以有少部分的《妻子》就没有日期了。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2-24 05:48

色影无忌:《妻子》系列中,我们注意到照片与照片之间是有关联的。比如前一张在洗刷地板,后一张在洗刷自己;前一张胳膊的动势与后一张的相呼应,等等。在照片编排上有哪些想法?为何作此考虑?

        任曙林:《妻子》自然是个整体,要说图与图的顺序,好像没有特别的考虑。无序的阅读,也会积累起不同的感受,仅是三五张,劲儿就弱了。如果编辑画册,有视觉的节奏存在,需要考虑顺序。
        我认为在阅读影像时,积累的效果,不仅是量的增加,每一幅图片如果都能独立与观者互动起来,那么最后打开的时空会把我们引入一个陌生又神奇的境地。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2-24 06:02

我讲对自己感兴趣,是强调独特的体验在摄影中是多么重要


任曙林 《妻子》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2-24 06:04

色影无忌:自述中你说“当我完成这个系列时,我发现:我感兴趣的还是我自己”,为什么这样说?透过《妻子》这面“镜子”,你发现了些什么?

        任曙林:妻子与我有关系,这不言而喻。她的许多不是孤立存在,这也应该是事实。女人与男人这个千古之谜似乎已经没有新意了,但是当我通过视觉的通道进入时,却发现许多简单而陌生的新东西。这些东西与常识有关,用常识又说不清楚。两口子过日子确实平淡无奇,但视觉上的丰富性是我始料不及的,特别是我用感觉支配眼睛时,经常可以发现:我这个结过两次婚的人,对自己,对妻子其实是朦朦胧胧的。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2-24 06:06
摄影来自发现,来自视觉上的发现,它越纯粹,承载的信息越多,这种主观上的介入不是很观念吗。没有自我的拍摄,是别人的传声筒,而自我的感受越多,这种经验越真实。我讲对自己感兴趣,是强调独特的体验在摄影中是多么重要。
        我们为什么拍照,这是个问题。照片告诉了我们什么,这更是个问题。影像记录我们的感受,传达我们的直觉信息,这能否掀开围绕我们周围的铁幕,进而发现我们不知道的自己和别人,这是我最感兴趣的事情。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2-24 06:07

  色影无忌:围绕孩子出生的照片在系列中所占数量不多,却在情节上占据高潮的位置。谈谈这部分片子对你的意义?

        任曙林:孩子出生了,妻子变成了母亲,自然《妻子》就差不多了。母与子的那几张从生活上讲应该是一种高潮,但在这组片子中,它们的作用与其它部分没什么不同。另外,我认为母亲与妻子的承载差别很大,所以近几年又拍摄了《母亲》,待整理好呈现给大家。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2-24 06:09

我一向要求自己在拍摄时保护好现场的那种场


任曙林 《妻子》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2-24 06:09

  色影无忌:观看《妻子》系列时,有时脑海中会掠过一些你以前的作品,比如《中学生》和“四月影会”联展时的几张,似乎这里面有些东西气脉相通,似乎你不愿“固定”影像而更倾向于一种流动感,有很多空隙,随时能让观众进入……

        任曙林:《中学生》是八十年代的作品,我在九十年代又拍摄了几年的《中国矿区劳动者》,这部作品在编辑整理中。《妻子》是这以后的东西,具体受到之前拍摄的什么影响,我自己没有想过。你感到有些气脉的东西在相通,应该有可能吧。你说到进入感,我特别赞成。我认为摄影是很物质的,同时又很灵光,这应该是它与绘画挺本质的区别。基于此,我一向要求自己在拍摄时保护好现场的那种场。这种场是可视的,又是不可视的。具备了这种场的影像,人物是活的,环境也是有生命的。这样观者在观看时有最大限度的自由,所谓互动才有可能,这也是与观看绘画挺本质的区别。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疑惑布勒松的瞬间决定论。摄影当然是瞬间对时空的切割,问题是这时空的切片,仅靠百分之一秒抓取不到那许多微妙的奥秘。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2-24 06:11

常识变成了秘密,童年变成了老年


  

任曙林 《妻子》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2-24 06:12

色影无忌:既然回想到你的早期作品,还发现你越来越放弃“营造”,越来越不在意“修辞”了,是这样吗?那么你最在意的是什么?

        任曙林:摄影修辞的最高境界,应该是随意的一瞥,自然没有痕迹。我们谁都知道这一瞥的后面有功夫,有主观,有观念。我们不是为了记录而求自然,而是上帝给我们这个东西太简单,同时又太微妙了。我时常感到失之毫厘,谬之千里。我感到现实生活中,有最贴近大地的某些支撑,它真正左右着我们的喜怒哀乐,它很常识,又很童年。遗憾的是,现代文明的发展,却使我们悬在了空中,似乎很理论很哲学很观念,其实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常识变成了秘密,童年变成了老年。
摄影也许是上帝让我们去发现这些秘密的,让我们有可能回到赤子之心。如果是这样,在现场的疏忽与马虎,肯定会遮蔽掉许多我们想知道的东西,而我们看到的很可能是假象了。我常常在遐想中,自己进入了童年的梦幻。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2-24 06:14

我喜欢南人王轶庶作品中的吊诡,也喜欢北人游莉作品中的宁静


相机型号: SONY DSC-W70    iso: 100    快门: 1/15s    光圈: f2.8

任曙林 《妻子》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2-24 06:16

  色影无忌:你的影像风格最初是怎样开始并形成的?说说在摄影道路上,对你影响比较大的人或事?

        任曙林:我78年开始向狄源沧先生学习摄影,接触到世界上的许多大师。能长久影响我的,老阿杰算一个,他拍的老巴黎总像魔影一样缠绕我,那种拍摄状态和影像是我梦寐以求的。拍《中学生》,是想把自己对人的理解,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去年拍的《云南风景》,是向大师学习与致敬,那是一份作业。我喜欢吕楠的《缅北监狱》胜于他的《四季》,我可以感受到其中每一个人的气息。我喜欢南人王轶庶作品中的吊诡,也喜欢北人游莉作品中的宁静。他们真诚勇敢地进入现场,且化于无形,我随着这些影像,进入那些我没去过的时空中,与他们畅聊,真是很痛快。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2-24 06:17

  色影无忌:接下来的作品会是怎样的?

        任曙林:在拍一个小孩儿的东西,具体什么样,我现在还不知道。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2-24 06:17

  关于摄影师:

        任曙林  
  
        1954年出生于北京
        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摄影系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干过八年维修钳工  拍过十余年科教电影
        1976年开始摄影   向狄源沧先生学习过若干年  

        七十年代的作品有:   《先进个人》
        八十年代的作品有:   《1980年的北京高考》
        《中学生》
        九十年代的作品有:   《矿区劳动者》
                     《山区女孩二十年》
        2002年以后的作品有: 《气息》
        《两个女人》
        《云南风景》等

        参加过北京星期五摄影沙龙和历次四月影会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英国皇家摄影学会会员

[url=]共4页[/url]<<<1234>>>


任曙林(22)   妻子(5)   中学生(8)   丽水(34)   四月影会(18)   无忌访谈(80)   游莉(17)  王轶庶(10)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2-24 06:18
{:7_307:}{:7_307:}
作者: 小草    时间: 2015-2-24 10:31
感谢老师分享!
作者: 小草    时间: 2015-2-24 10:32
祝老师新年快乐!
作者: 云追月    时间: 2015-2-25 16:58
好知识    学习分享了
作者: 云追月    时间: 2015-2-25 16:58
好知识    学习分享了




欢迎光临 光影中国网 (http://sy.01ny.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