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中国网

标题: 张元:有种,所以无所谓 [打印本页]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7:24
标题: 张元:有种,所以无所谓
张元:有种,所以无所谓

发布时间:2010-04-20 来源:无忌原创 作者:满异&小九儿 责任编辑:小九儿

  《有种:张元摄影新作展》延续了张元在1992年拍摄的中国首部独立影片《北京杂种》中的视野,即将镜头对准当下年轻一代的情感,以及生存状态。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7:24

 在找寻“有一颗躁动的心,不安于现状”的年轻人的过程中,张元甚至“把自己推到比较极端的角度上”,在网络征集被拍摄者时,张元开出的条件是“不在政府机关、国营企业、外资企业、大型民营企业工作,即使是在小餐馆里稳定地打工也不行”。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7:25

 最终从300多名应征者中脱颖而出的10位被拍摄者,有同性恋、整容者、僧侣、车行伙计等,也包括张元最近的一部电影《达达》中的“80后”女主角、张元女友李昕芸。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7:25

 访谈过程中我们谈到“边缘”和“禁忌”、“自由”与“束缚”,面对这些沉甸甸的话题,张元保有着“顺其自然”的人生哲学,很口语地时常用到一个词:“无所谓”。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7:26

 继今年3月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展出后,影展《有种》4月21日将在2010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CIGE)上再次展出,《有种》的影片也即将投入拍摄。为此,色影无忌记者来到张元工作室,对张元进行了专访。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7:26

相机型号: SONY  DSLR-A700    iso: 200    快门: 1/5s    光圈: f4


张元 满异/摄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7:28
本帖最后由 笨笨嘉 于 2015-4-5 07:29 编辑


张元作品《有种》之李昕芸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7:29

拍摄中的每个时刻,都在印证“有种”


  色影无忌:“有种”这个名字从何而来?

  张元:“有种”还是和“北京杂种”这个名字有所关联的,1992我开始拍摄电影《北京杂种》,记得当时这个电影在拍的时候,大家一听这个名字就觉得很来劲,很牛b。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电影在国内没法上映,但是在国外的很多艺术节、艺术活动都会用这个名字来命名,也能看到这个名字的力量。
这次的影展最初是UCCA(尤伦斯当地艺术中心)的馆长和策展人约我,要做这个展览。当时我提出这样一个方案,就是关注今天的年轻人。十几年前的《北京杂种》是当时的年轻人,那么现在新的这批年轻人——80后们,他们是怎么生活的。然后突然“有种”这个名字就浮现出来了,事实也证明,在图片的拍摄过程中、采访的过程中,我也是感觉到,每个时刻都在印证这个主题。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7:31

 色影无忌:关于“有种”的整个艺术计划是怎样的?

  张元:一共有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有种”的摄影展,拍了一大批的摄影作品;第二部分是要出一本书,以图片为主题,以访谈为辅助,以及我们准备电影的一些架构、想法;第三部分就是电影。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7:32

 色影无忌:电影剧本在创作中?还是围绕摄影展中人物的故事?

  张元:剧本在写,但不会再过多地说他们自己,因为有关他们的故事,在书的阶段基本已经完成了。电影中会是一个全新的故事,当然有部分故事的元素可能还是会用到,但最终的方向是发现新的结构和故事。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7:32

 色影无忌:在《达达》之前,您的剧本《无法无天》没有通过审核,这次《有种》的剧本目前是什么情况?

  张元:我希望公映没问题。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7:33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70    iso:    快门: 1/40s    光圈: f4.5


《有种:张元摄影新作展》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出现场

供图/张元工作室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7:34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70    iso:    快门: 1/80s    光圈: f5.6


《有种:张元摄影新作展》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出现场

供图/张元工作室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7:34

将自己推至极端的角度


  色影无忌:今年1月份在尤伦斯有300人海选这次影展的“模特”,最终如何定下这十个人?

  张元:10个这个数量是在挑选的过程中定下的,其间我也想过8个、18个,没有定数,最后根据展览空间、我自己的感觉等等,最终定下十个。

  中间也有很多我特别喜欢,但可能不适合展览的例子。因为这不是比赛、选拔,没有谁比谁强,我只是从我的拍摄角度,他/她的形象能不能传达某种精神,眼神、表情、说故事的能力,以及造型能不能直接传达给我一种美感——选择是有很多因素的。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7:36

 色影无忌:在拍摄的时候,您觉得是同他们一体、还是一个记录者?

  张元:按动快门的时候,我有多重身份,一种是我很冷静,另一种是我是他们的朋友,还有一种是我跟他们同一立场。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7:36

 色影无忌:拍《北京杂种》的时候,你说要拍出胡同的味道、街道的味道、甚至厕所的味道,《有种》要让大家闻到什么味儿?

  张元:首先《有种》的电影形态和《北京杂种》截然不同,《北京杂种》还是有非常强的纪录片的味道。这次的“纪录”,实际已经在影展里面用访谈的形式完成了,电影会是一个纯剧情化的影片,完全戏剧。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7:37

  色影无忌:拍摄一共用了多久?

  张元:40天吧,过程非常顺利。当确定了主题之后,每天都有一些事情不断激励着我去做。我的拍摄者们会给我出主意,怎样拍更准确,提供环境、提供故事,他们有自己的想法。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7:38
很多场景就是他们告诉我他们在做什么,然后我们拿着相机就去拍了。例如做整容手术的覃钰柯,大年三十那天还在医院,那么大的医院好像只有他一个要整容的人。那天就是他打来电话叫我们去,他脸上插着管子,裹着纱布,还流着血,在那一瞬间拍下来的照片,毫无疑问是很有感觉的。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7:39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70    iso:    快门: 1/40s    光圈: f4.5

  

《有种:张元摄影新作展》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出现场

供图/张元工作室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7:41


边缘是立体化这个时代的标志性的东西


  色影无忌:当初为什么会定这样一个标准,要求被拍摄者是没有一份固定工作的人?

  张元:因为在那样一个状态里生存的人,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更特别。我在做一个项目的时候,希望把自己推到比较极端的角度上,这样便于我选择,否则选择面就更大了,没边儿。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7:42

  色影无忌:你之前的很多题材都是比较关注边缘人群,这次会不会也是一贯的思路?

  张元:大江健三郎说过一句话,当把这些所谓的边缘的人不断地立体化的时候,可能正是这个时代标志。我觉得他说得不错,所谓的边缘,也可以说是帮助我们立体化这个时代的标志性的东西。

  我拍《东宫西宫》的时候,那个时候还不能摆在桌面上说同性恋,我们也是不知不觉地拍了华语电影的第一部直接面对同性恋的影片,毫无疑问它是某种具有标志性的作品。我喜欢这种表达,因为这种表达是对社会禁忌,甚至是道德禁忌的一种挑战。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7:43

 色影无忌:您曾经说过,“过去禁忌的话题现在完全可以摆在桌面上讨论了”,不过也有人认为现在的禁忌更多了,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张元:这个社会还是在向宽容的方向走,中国是直接从封建主义到社会主义。今天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资本制度控制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艺术家应该有责任去挑战禁忌,人的不平等、观念的不平等、生活的不平等,艺术家有责任提醒大家,人类的各种情感、生活方式、每一个人的个体,都是值得尊重的。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7:44

 色影无忌:这是你第一次接触到这么多80后?

  张元:平常和我一起工作的就有很多80后,但没有这次广泛,一起工作和专门访谈也肯定不是一个感觉。

  海选的当天,我的摄像师牛涵,新西兰过来的小伙子,他也跑到摄影机前头做自己的访谈;帮我们开车的小曾,也是自己跑上台说,他一说我们才知道他有很多故事,平常聊天都聊不到这些;李昕芸也是这样。

  实际上我也是设置了一个舞台:把灯光提前布好,构造出一个舞台的格式,坐在前面的人必须要表演。因为我既不是警察也不是法官,这也不是考试,不是在判定什么东西,不需要考证真实性,只要你讲出来,我觉得不管是真实构建出来的、还是心理独白构建出来的,可能都是80后的世界。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7:44

色影无忌:接触了这些被拍摄者后,和你先前对80后的印象有出入吗?

  张元:出入实际上很大,我以前认为他们会过得非常好,物质上应该有一个比较好的条件。但其实非常多的人生活很艰难,有的人可能换过十几种工作,包括整体的受教育程度、兴趣爱好点,都是很复杂的。这次艺术活动,让我看到了一些真实的生活。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7:45

色影无忌:会不会一直关注年轻人?以后继续拍90后?

  张元:应该还会有兴趣的。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7:45


张元作品《有种》之李昕芸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7:46

真善美,“真”才是第一条


  色影无忌:可能因为我也是80后,所以主观地说一下自己看展时候的感觉。我前后去了三次,那种欲罢不能的感觉可能是来自于一种不适感,觉得作品里面透出的东西太残忍了。印象最深的是李昕芸的那组,那是一种平常不可能看到的状态,反差特别大,会让人想哭。

  张元:哈哈,对,有你们这么大的小朋友,看了之后直接跑到外头哭了一场,坐在雪地里大哭起来。也有人在展览现场听采访,当场就哭了。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7:47
 其实十组作品我都特别喜欢,没有一点偏好。我希望每一组照片人都不一样,都能表现他们特别的东西出来。李昕芸本身是个演员,但是这次拍摄我要求不能有别的化妆师给他们化妆,希望展现他们最自然的感觉。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7:48
李昕芸那组作品我也认为比较好,拍她那天,她正好过敏,我觉得那种表情、形态以及化妆方式是中国图片当中很少出现的感觉,有一种特别大胆的感觉。其实我觉得最好的状态就是不怎么化妆,现在很多演员拍出来的照片,都是一样的人,他们有什么区别?有些人化妆你都认不出了,再加上修片,我觉得就是假的,那样的照片有什么意思?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7:49
我觉得这也是我为什么还有兴趣提起照相机去拍这些图片,其实美有几个方面,以前我们总在“艺术概论”里提醒大家:真,是第一条,然后用“善”这个字表达,最后才是“美”。“真”才是第一条,但是现在很多拍照片的人都把这个忘了,大量地修饰光,修照片,肆无忌惮地化妆,导致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真的。实际上,任何真实光线下——真实光线不是说不用灯,如何用灯去制造一个真实气氛,这是很重要的。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7:49

色影无忌:被拍摄者自己喜欢这组作品吗?有没有第一眼看照片也被吓到的?

  张元:当然有!葛荟婕(时尚模特)被拍了那么多照片,她就是模特天天被拍,但是她看到这次的照片特别高兴,因为她感觉看到了自己——真的是她。
如果一个艺术展会给人刺痛感,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力量。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7:50


张元作品《有种》之覃钰柯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7:51

我对摄影没有欲望


  色影无忌:您在北京电影学院学的是摄影,毕业后做了导演,这些年来在摄影上有什么经历?

  张元:我给自己的电影《疯狂英语》、《金星小姐》、《广场》做过摄影师,没给其他导演做过。对我自己来说驾轻就熟,平时我也不喜欢拿相机拍东西。如果没有一个题目,不是工作的话,我是不会碰相机的,没有兴趣。

  我对设备也没有爱好,再好、再差的电影摄像机我也可以用,只要它转动,通过光圈完成影像,就是一个好的设备——相机也一样。这次拍摄“有种”,我用的120相机,是我很早以前朋友送给我的Mamiya。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7:52

 色影无忌:为什么你是学电影出身,现在反而对摄影没有兴趣?

  张元:我也是学绘画出身,但如果没有设定的工作,我不会动画笔。拍电影也一样,如果没有我感兴趣的题材,我不一定要去拍电影。艺术不是一定要去做,没那么迫切,不做艺术也能活下去。电影也好、摄影也好,艺术只不过是在把我的想法传达出来。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7:53

色影无忌:前两年你在上海也办过一次摄影展《影像记录世界》,和这次展览有没有什么联系?

  张元:有一些联系,那次的作品包括《广场》、《疯狂英语》、金星、崔健等等,某种程度上记录了1992年到1999年中国的一些变化,有性方面的、摇滚乐方面的……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一个大舞台效果。今天的《有种》也是这样,记录了当今年轻人的生活状态。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7:53

 色影无忌:《有种》里的年轻人和《北京杂种》那时期相比,有什么差别?

  张元:周边的生活环境肯定有变化,但“年轻”是不变的。都是一个年龄段的人,有很多困惑,这一点是相似的。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7:54


张元作品《有种》之覃钰柯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7:54

艺术无论多么躁动,都会有起有落


  色影无忌:你要求“有种”里的人都要有一颗“躁动的心”,如果你在创作期天天跟着躁动,会不会累?

  张元:为什么会累?任何一个艺术形式,无论多么躁动,都会有起有落。人的心也是这样,不会每天都那么高兴。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7:55

 没有起伏不是好的艺术作品,最好的作品需要有留白,需要有空间感——就像拍照片一样,你把光圈规定在多大的时候,你就知道哪些地方是虚的,哪些地方是实的。规定光圈的那一瞬间,你就已经知道了你的取舍在什么地方。

  拍照片就是调动光景,然后放准焦点,再一个就是注意你的边框——再简单也需要有这些,这个是构成一个好的影像的最基本的做法。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7:56

色影无忌:现在拍《有种》和当年拍《北京杂种》时相比,心态上有什么变化?

  张元:当时来说是很自由的,自由在于我是得到法国政府、外交部和文化部的奖金,香港我一个好朋友资助我,这个电影不求任何回报,也没有剧本,也没有人规定我什么时候要把这个故事做完,可以说是随心所欲。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7:57

 今天的《有种》可能更加随心所欲,没有规定要我表达什么,我也没有什么商业目的,就是我的一个表达,没有限定——我觉得这才是做艺术的最好的心态。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7:58


张元作品《有种》之李昕芸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7:58

在束缚中寻找自由


  色影无忌:拍完电影《有种》之后,有什么别的工作安排?

  张元:6月份可能会拍一个舞台剧,还在计划中。我有很多种方式可以用来表达艺术,艺术是什么?艺术就是因为有人想追求自由,自由的概念就是不受束缚。我们在生活里面没有办法不受束缚,生活有很多责任,只有艺术的想象空间可以不受束缚——当然这也是相对的。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7:59
拍照也要受束缚,要受四个边框、感光度、胶片曲线的束缚,但这一切束缚正是表达你自由想象的最好的媒介。这就是人生的哲学,也是人从年轻走向成熟必须要学会的东西,在束缚当中寻找自由。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8:00

 色影无忌:也是一种平衡。

  张元:也许你一辈子都找不到这种平衡,但必须去适应它。就像在我的眼里没有什么成功的人,也可能是做了艺术这一行,也就没什么“成功”这两个字可言了。因为一个艺术家可能永远会生活在焦虑和不平衡当中,或者是对这个社会的不平有一种担忧、不满,从这个角度来讲,有什么“成功”而言呢?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8:01

色影无忌:说到“束缚”,就想到你做导演二十年,前十年都是“地下”导演,之后才走到“地上”。当年拿到《关于恢复张元同志导演资格的决定》的文件时,有很激动吗?

  张元:没什么,真的没什么,无所谓。我拍电影比较早,从电影学院没毕业就拍第一部,到现在十几部电影,也没有哪个是自己最喜欢的,也没有讨厌自己的工作,一切荣辱都是过眼烟云,顺其自然,无所谓。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8:01

我不认为所谓最完美的东西才是最好的东西,我自己喜欢看一些年轻艺术家做的电影的,好像不成熟,但就在不成熟中看到他的美。

  我也不认为世上有圆满的东西,有时候正是残缺与不圆满,才会造就一种美,才有追求的空间,才有自己去表达欲望的可能性。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8:02

采访后记:

聊天的后半段,张元忽然发现面前桌儿上有一个女孩夹头发用的夹子,于是开始拿在手里玩,细细簌簌一点点抠着上面的黑色塑料。塑料看起来很硬,他一边继续和我们有条不紊地聊着,一边不紧不慢地抠着手上的夹子。


  也许,张元已经习惯了要对感兴趣的任何东西抽丝剥茧,剖开来看到里头到底是什么。最终他“如愿”将那层塑料撕下,正反看了个遍,然后起身,结束了谈话。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8:04



张元作品《有种》之李昕芸

[url=]共8页[/url]<<<12345678>>>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4-5 08:05
{:7_307:}{:7_307:}
作者: 秋之韵    时间: 2015-4-5 11:33
欣赏佳作,感谢分享!
作者: 秋之韵    时间: 2015-4-5 11:33
欣赏佳作,感谢分享!
作者: 神州揽胜    时间: 2015-4-5 17:29

好知识  学习分享了
作者: 印益    时间: 2015-4-6 13:54
欣赏支持佳作。
作者: 唐河老徐    时间: 2015-4-8 10:35
老徐投票加分来学习!
作者: 安逸001    时间: 2015-4-11 07:55

漂亮作品非常欣赏,投票加分支持老师的佳作
作者: 云追月    时间: 2015-4-30 14:58

好文章  学习了
作者: 云追月    时间: 2015-4-30 15:00

好知识  学习分享了




欢迎光临 光影中国网 (http://sy.01ny.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