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中国

标题: 南阳盆地垭口风光 [打印本页]

作者: 暖色雪地    时间: 2015-5-9 14:19
标题: 南阳盆地垭口风光
本帖最后由 妙慧 于 2015-5-10 22:59 编辑

南阳盆地垭口风光

仔细研究地球仪,你会发现,在北纬30度附近有一连串奇妙的地理现象:珠穆朗玛峰傲然挺立、峨嵋仙山平地而起、黄山奇峰蔚立、庐山秀甲天下,海天佛国普陀山等中国众多的著名山脉从这条线上穿过;美国第一大河密西西比河、世界第二长河尼罗河、中国第一江长江等世界著名大河从这里流入大海;地球上最大的奇迹埃及金字塔,大西洋最恐怖的地段百慕大三角区,神秘莫测之湖死海也均诞生和发生在北纬30度附近,这些至今还是地球上一个令人难解之迷。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7100    iso: 100    快门: 1/125s    光圈: f11





作者: 暖色雪地    时间: 2015-5-9 14:20
而方城县也是在北纬33度04分至北纬33度37分之间。说她神奇,在方城分水岭北侧的四里店乡和拐河镇的澧河的水系流向是自西向东流淌,而在分水岭南侧的潘河、三里河等的水系流向是自北向南流淌。在方城的小史店镇和杨楼乡的河流水系流向则是自南向北流淌。这就是神奇,在不到2600平方公里的地方竟存在着这么大的地理差异。


DSC_5802_副本.jpg (105.99 KB, 下载次数: 1)

DSC_5802_副本.jpg

作者: 暖色雪地    时间: 2015-5-9 14:21
    多少年以来,人们一直以困惑的眼光注视着方城。因为方城有一个神秘的自然现象,在县境东北部,有一个"缺口",这是因山地突然沉陷而形成的,地质上称为"地堑"。其形态为东北窄,西南宽,像喇叭状,为南北气团进出南阳盆地的走廊,这里因风多风大,又被当地人俗称为"风口"。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条件,给方城县的气候、水文、地质、地貌、土壤以及光热资源和生物群落都涂抹上了极具个性化的色彩,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边缘性和多变性。南水北调选择这里为分水岭,也是因为方城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地形地貌"缺口",而成为淮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分水岭、中线跨流域调水的分水口。所谓的"五界一口"指的就是方城。

DSC_3664_副本.jpg (114.56 KB, 下载次数: 1)

DSC_3664_副本.jpg

作者: 暖色雪地    时间: 2015-5-9 14:21
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力量,在方城造就了古今瞩目的天然地堑:哑口两侧地面海拔高程达200米以上,哑口处海拔仅为145米。地形的突然下降,为地跨长江、淮河流域的南水北调引水干渠,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DSC_3667_副本.jpg (147.7 KB, 下载次数: 1)

DSC_3667_副本.jpg

作者: 暖色雪地    时间: 2015-5-9 14:22
    "缺口"凹陷地带的形成无疑是地球内部运动的结果。或许来源于一次火山爆发,或许来源于一次海啸吞噬,或许来源于一颗小行星的碰撞,至今,还是一道难解难分的斯芬克斯之谜,不是一条简单的人为划分的地球纬线。

DSC_3748_副本.jpg (92.28 KB, 下载次数: 0)

DSC_3748_副本.jpg

作者: 暖色雪地    时间: 2015-5-9 14:23

   独特的地形地貌给方城这块弹丸之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是方城成为全国九大风口之一。据《方城县志》记载: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大风扬沙,昼如晦“1902年正月十九,大风北来。飞扬土沙,一片昏黄,昼如晦,午刻尤甚。点灯取明,几成绿色“1929621日晚,烈风拔木;726日,暴风吹倒北城垛四五个,拔树坏屋甚多

DSC_3956_副本.jpg (115.27 KB, 下载次数: 0)

DSC_3956_副本.jpg

作者: 暖色雪地    时间: 2015-5-9 14:24
  千百年来,方城人民深受风灾侵害,他们也曾有过捕风的尝试。上世纪60年代,该县独树乡七里岗水泥厂,曾经用风车做动力装填石料。80年代有人利用小型风力发电车进行发电,电瓶储存的电量可供一个灯泡和一个黑白电视机一天使用。还有用人造水车进行风力提灌,浇灌蔬菜和作物。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了帮助群众防止风害,促进农业发展,在方城境内设立了宛东防护林,惠及杨楼等256个村的1713个自然村,面积163.9万亩。

DSC_4082_副本.jpg (86.29 KB, 下载次数: 1)

DSC_4082_副本.jpg

作者: 暖色雪地    时间: 2015-5-9 14:25
2004年国家根据我国能源情况,提出要利用开发可再生资源,风能做为可再生能源被提到议事日程,该县抓住这一机遇进行了大量的风力资源普查调查工作并迅速申报上马了风力发电项目。

DSC_4097_副本.jpg (112.15 KB, 下载次数: 1)

DSC_4097_副本.jpg

作者: 暖色雪地    时间: 2015-5-9 14:26
   20071215日一期工程开工建设。该工程位于方城县城东10公里二郎庙镇境内。总投资2.449亿元,规模为23.25MW,安装31台单机容量为750kw的风电机组,年上网电量为4286.8kw.h2009年1建成发电。二期工程总投资2.75亿元,设计安装20台单机容量1500千瓦风电机组,总装机规模达到30兆瓦,2011年4月开工建设,2011年底已并网发电。三期项目已纳入河南省核准计划,远景规划装机70MW,先期装机容量48MW,工程总投资4.4亿元、如今,你如果想游览风电场,沿着鲁姚公路南行,刚出方城县城,就看到一台台高耸的风力发电机组矗立在山脊之上随风旋转,银白色的身形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醒目。

DSC_4084_副本.jpg (113.83 KB, 下载次数: 1)

DSC_4084_副本.jpg

作者: 暖色雪地    时间: 2015-5-9 14:27

   这是已建成的中电投南阳方城风力发电场项目工程,从照片中你可能看不出风车的雄伟壮观,但那台台风车却适实实在在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巨无霸呀!每台风电机组高达60余米,重达75吨,由基础环、塔筒、发电机、齿箱和叶片等组成,其中,塔筒直径3.5米、每个叶片长35米,重达3.2吨。


DSC_3681_副本.jpg (42.84 KB, 下载次数: 1)

DSC_3681_副本.jpg

作者: 暖色雪地    时间: 2015-5-9 14:27
在中电投步步为营,稳步推进的同时,国电集团也雄心勃勃的加入到方城风电开发阵营中来。按照2010年7月方城县政府与河南中投盈科实业有限公司签订的《方城风力资源合作意向书》中的约定,在十二五期间,国电中投盈科新能源有限公司计划分三期在方城县区域规划设计风电装机35万千瓦,总投资约32亿元。独树镇、杨集乡区域七顶山风电场一期项目规划装机15万千瓦,计划先期建设4.8万千瓦,安装2000千瓦风机24台,风电场设计建设11万伏升压站1座;有望年底建成发电。拐河镇、四里店乡区域七顶山风电场二、三期项目规划装机10万千瓦以上,项目可研报告已经编制完成。四里店乡、柳河乡、广阳镇区域老虎沟、九里山风电场,即将完成常年测风,可研报告编制工作已启动,该区域规划装机10万千瓦以上。

DSC_4040_副本.jpg (67.95 KB, 下载次数: 1)

DSC_4040_副本.jpg

作者: 暖色雪地    时间: 2015-5-9 14:29
本帖最后由 暖色雪地 于 2015-5-9 14:32 编辑

目前,方城风力发电项目规划已覆盖方城县杨楼、小史店、二郎庙、古庄店、独树、杨集、拐河、四里店、柳河、广阳等10个乡镇。十二五期间,方城风电和风光互补项目总装机容量将达到50~70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10亿千瓦时左右,年产值将突破1亿元。

DSC_4092_副本.jpg (168.92 KB, 下载次数: 2)

DSC_4092_副本.jpg

作者: 暖色雪地    时间: 2015-5-9 14:35
本帖最后由 暖色雪地 于 2015-5-9 14:37 编辑

  风力发电不但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更加明显。按照火力发电每千瓦时耗标准煤0.4千克,排放0.272千克碳粉尘、0.997千克二氧化碳、0.03千克二氧化硫、0.015千克氮氧化物计算,方城风电3年发电总量已节约标准煤10吨,减排碳粉尘4.8吨、二氧化碳25吨、二氧化硫0.75吨、氮氧化物0.38吨。到十二五末风电项目全部建成,每年就可节约标准煤120吨,减排碳粉尘81.吨、二氧化碳299.吨、二氧化硫9吨、氮氧化物4.吨。同时,林立的风电机组也为当地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方城县旅游产业开发增添了新的魅力。
  

DSC_3848_副本.jpg (51.7 KB, 下载次数: 2)

DSC_3848_副本.jpg

作者: 暖色雪地    时间: 2015-5-9 14:39
请各位老师关注指导!
作者: 老兵新传    时间: 2015-5-9 21:27
漂亮拍摄!图文并茂!投票加分支持!
作者: 红山秀儿    时间: 2015-5-10 19:55
图文并茂,欣赏老师佳作,谢谢分享,加分投票支持!
作者: 梦里远山    时间: 2015-5-10 20:51
学习欣赏支持。晚上好!
作者: 神州揽胜    时间: 2015-5-10 21:32
漂亮作品  没分投票欣赏支持。
作者: 美丽南阳我的家    时间: 2015-5-10 22:19
暖色雪地 发表于 2015-5-9 14:35
  风力发电不但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更加明显。按照火力发电每千瓦时耗标准煤0.4千克,排放 ...

晚上好!欣赏老师佳作!学习支持!没分啦

作者: 妙慧    时间: 2015-5-10 23:02
图文并茂!精彩佳作!欣赏投票加分支持老师佳作!欢迎老师精彩继续 !
作者: 上善若水梅    时间: 2015-5-11 11:03
上午好!学习支持加分!

作者: 上善若水梅    时间: 2015-5-11 11:04
上午好!学习支持加分!

作者: 光影天天天蓝    时间: 2015-5-11 12:05
学习欣赏老师佳作
作者: 摄其精华    时间: 2015-5-11 13:16
欣赏支持佳作!




欢迎光临 光影中国 (http://sy.01ny.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