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中国网

标题: 抗日英雄张天生 [打印本页]

作者: 马灯僧人    时间: 2015-6-3 10:36
标题: 抗日英雄张天生

相机型号: PENTAX PENTAX 645D    iso: 200    快门: 1/200s    光圈: f5.6



相机型号: PENTAX PENTAX 645D    iso: 200    快门: 1/320s    光圈: f5.6



相机型号: PENTAX PENTAX 645D    iso: 200    快门: 1/500s    光圈: f5.6



相机型号: PENTAX PENTAX 645D    iso: 200    快门: 1/500s    光圈: f5.6



相机型号: PENTAX PENTAX 645D    iso: 200    快门: 1/500s    光圈: f5.6



相机型号: PENTAX PENTAX 645D    iso: 200    快门: 1/320s    光圈: f5.6



相机型号: SONY ILCE-7R    iso: 100    快门: 1/250s    光圈: f7.1



相机型号: SONY ILCE-7R    iso: 100    快门: 1/250s    光圈: f7.1



相机型号: PENTAX PENTAX 645D    iso: 200    快门: 1/500s    光圈: f5.6


92岁远征军老兵张天生寻找生死战友董真、潘其云
 92岁远征军(中国驻印军)老兵张天生寻找生死战友董真、潘其云,期盼缅北丛林战劈刺铁三角70年后再聚首
  董真,男,汉族,约1922年出生,河南省洛阳人(是洛阳县还是洛阳地区不能确定,民国时期有洛阳县。),家住洛阳西、离黄河几十里;初中文化,身高1.75米左右,不胖不瘦,黄白脸;潘其云,约1921年出生,河南省信阳县人(是信阳县还是信阳地区不能确定,民国时期同样有信阳县。),家住山区、离南阳地区桐柏县不很远;没有上过学,身高约1.7米,膀大腰圆,黑红脸。
  1947年4月受地下党传单影响,不愿参加内战,和生死战友董真、潘其云一起空手脱离部队,解甲返乡归田。一路辗转,回到河南境内后相继分手回家,至今已分别68年,再无音信。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关爱抗战老兵的活动越来越多,更多的年轻人愿意听一听老英雄们的故事,老爷子心情很好。老爷子总念叨,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了,太平盛世,相信当年在暗无天日的缅北丛林里与日寇浴血拼杀的生死战友福大命长,让老天爷保佑我们兄弟和后人,在抗战胜利70周年大祭前再聚首,重叙情意,共话盛世太平。
  希望看到此贴的知情朋友转告董、潘两家及其亲友,不胜感激。
  联系人:孟延军 13837756248  聂新成 13037652222

作者: 马灯僧人    时间: 2015-6-3 10:39
张天生,男,生于1923年农历11月29日,河南省南阳地区唐河县黑龙镇乡张官岭村人。(以下内容全部根据老人家口述录音整理记录)
1938年农历5月23日自愿顶替其兄当壮丁离开家乡,参加抗战。

作者: 马灯僧人    时间: 2015-6-3 10:42
1944年初,飞机从空中侦察到丛林中有一个日军的集团总部,并侦察清楚其方位、距离、分布、防卫情况、哨兵位置等,于是决定先成立敢死队趁夜间摸营,从中心开花,外面再开展全面进攻,里应外合,务必全部消灭。第一团很多人自告奋勇,张天生也报了名,包括九连参加的弟兄,一共挑选出一百人整,张天生任队长。写下姓名、生辰八字和籍贯,缝在身上。每人携带炸约、冲锋枪、手枪、大刀,并携带八颗手榴弹,带足子弹,乘着夜幕出发。快到跟前时,悄悄爬过去,先剪断铁丝网、电网,然后按事先侦查的方位、地点朝哨兵摸过去,捂着嘴把脖子抹了,换上哨兵的服装就直接往里走,发现后就硬打硬冲,猛一下子打死了不少人,炸了一个仓库,抓了一个当官的让他下令投降,但日本人反抗很激烈,外面也枪炮齐发往里猛攻。那一天晚上打死了很多敌人,日本的集团长也被打死了,只有少数日军突围。敢死队带出来清点人数,记得只剩四十七人。战后给张天生记大功一次,升中尉。
作者: 马灯僧人    时间: 2015-6-3 10:43
在密支那战役中,张天生参加过一次为一部分部分美军解围,把这部分将美军从围困中带下来。后来,独立步兵第一团不是担任密支那的主攻任务,而是配合主攻部队打阻击。九连奉命坚守一个路口,阻击来自八莫的增援之敌。这期间也颇有伤亡,但比之刚开始的丛林战和密支那主攻部队,伤亡就算是小的了。但自始至终,没有一个增援日军越过这个路口,算是对密支那会战立下的战功,由此还获得了密支那战役的一等功。
密支那战役之后,独立步兵第一团又奉命增援八莫会战。张天生率领九连把守八莫城的一个出口,配备三挺重机枪、九挺轻机枪、三门美国八一迫击炮,弹药、后援充足,组成交叉火力网,严防城内日军从这个路口逃窜,也打死了不少试图从这里突围的日军,成为日军的一条死路。1945年1月,八莫会战结束,张天生升上尉,荣获二等功,这是他入缅作战以来的第四枚勋章,成为中国驻印军战功累累的上尉连长。

作者: 秦.岭    时间: 2015-6-3 11:44
人老雄风在!
纪念抗日,别忘了这些远征军的抗日英雄。

建议一图一页的发。
作者: 高山长流水    时间: 2015-6-3 12:02
很漂亮、很有价值的纪实拍摄,建议朋友以后发图时要一楼一楼地发,以便于影友们点评!
作者: 神州揽胜    时间: 2015-6-3 20:25
漂亮作品   投票欣赏支持。
作者: 乒哥    时间: 2015-9-19 21:30
本帖最后由 乒哥 于 2015-9-19 21:32 编辑

          紀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梦老师关爱抗战老兵,利用媒体:协助92岁远征军老兵张天生寻找生死战友董真、潘其云,活动給力!精神值得我们学学!建议冰总推首协力!

作者: 乒哥    时间: 2015-9-19 21:31
     向梦老师学习!{:7_296:}
作者: 乒哥    时间: 2015-9-19 21:34
本帖最后由 乒哥 于 2015-9-19 21:35 编辑

     投票加分,顶力支持好活动!{:7_307:}




欢迎光临 光影中国网 (http://sy.01ny.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