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9-12 来源:无忌原创 作者:王江 责任编辑:王江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200 iso: 200 快门: 1/80s 光圈: f11
《那一刻》2008年5月12日14:28 汶川大地震
相关阅读: 区志航在第53届荷赛颁奖日上的演讲词
相机型号: Panasonic DMC-LX3 iso: 200 快门: 1/5s 光圈: f2.1
区志航接受色影无忌专访 摄影/王江
我一直在讲创作不是为了孤芳自赏,而是希望最大限度的介入和干预社会。
色影无忌:你觉得作品《那一刻》的现实意义在哪?
区志航:这个系列源自最鲜活重大的现实,又回过来作用于现实,这就特别有意义。我一直在讲创作不是为了孤芳自赏,而是希望最大限度的介入和干预社会。比如说我参加荷赛也是一种干预。干预这个词,我们以前把它理解成为对别人的干涉,实际上干预是发生关系,是影响,是与对象进行对接和互动。很多艺术家往往在作品如何干预社会这一块很被动,做完作品后消极的等待学术和社会的认同,等待展览的邀请或放在画廊等着卖。我觉得当代艺术真正的目的不是销售,而是与社会现实发生关系,向社会提出批判和问题,进而引发社会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促进社会的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艺术比很多传统艺术更具价值。但是,现在很多艺术家恰恰在作品怎样去影响社会这这方面好像挺难有所作为。这其中有很多的因素,当中包括过多的关注形态上的“创新”和“颠覆”,忽略甚至不懂得如何让作品在社会生效,更像一种小实验似的孤芳自赏。
色影无忌:也就是说现代艺术家把自我精英化了,关在一个小圈子里边。
区志航:很大程度是这样。我是从传统艺术和媒体人转型创作当代艺术的,深感当代艺术与大众文化之间的鸿沟限制了当代艺术在现实社会的作用。当代艺术需要学术和市场的认同,更需要对时代和社会的进步担当和干预。因此,当代艺术不应被动的成长,如何传播和进入社会?与社会发生怎样的互动?真正实现当代艺术的使命和意义,是当代艺术界亟待思考的问题。我相信只要作品有力量,历史绕不开,收藏的价值早晚会体现。
色影无忌:你的作品《那一刻》也是这样同社会对接的吗?
区志航:是的,《那一刻》是“区式俯卧撑”几大系列之一,这个系列是通过“区式俯卧撑”与当下节点性重大社会事件进行对接创作的。历史是通过节点性人物和事件来写的,不可能什么东西都写。我一直强调,我的作品是和这个时代、国家、民族、媒体、网络和当事人一起创作的,很多事件如果不是媒体和网络的关注和放大,不可能演变成公共事件。公共事件所涵盖、反映和折射的问题最具代表性和时代印记。比如说“躲猫猫”事件,在监狱里非正常死亡一个人并非绝无仅有,但当它裂变成一个公共事件的时候,意义就不一样了。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80 iso: 800 快门: 1/60s 光圈: f3.5
09年连州摄影节上区志航与《南方周末》的合作展览 摄影/王江
在09年连州摄影节现场区志航为来参观的连州市领导讲解作品 摄影/王江
121G201P56.jpg (72.92 KB, 下载次数: 2)
我尝试用我的方式,用“区式俯卧撑”延长甚至永远地让事件被关注和思考。
色影无忌:你的《那一刻》曾经和《南方周末》合作过?
区志航:在2009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上,我和《南方周末》以《在这里,读懂中国——南方周末与区志航的俯卧撑》为主题合作了展览,我的作品旁边就放着《南方周末》曾经对相关事件的深度报道,我也因为这个个展而获“年度杰出艺术家”。因为《那一刻》介入的是2000年以来发生在中国的节点性公共事件,为了做这个展览,我翻看了《南方周末》过去十年的报道。《南方周末》是一家很有自己的理念和独立精神的媒体,我在看他们过去的报道时才发现,其实过去也有很多非常严重的事件,不比我们现在已知的公共事件轻,有的甚至更不可思议,但因为那个时候网络没有那么发达,媒体也没有那么开放,这些事件没有演变成公共事件,所以不值得“区式俯卧撑”介入。
色影无忌:等于是您在用自己的方式收藏这个现实?
区志航:收藏是消极的,在书写和干预吧。历史可以用文字书写,也可以用音乐去写,我在尝试用我的叙事方式、独一无二的艺术符号去写。把那么多节点性重大社会事件串在一起,人们会看到被喻为中国世纪的中国那波澜壮阔的历史。“区式俯卧撑”正是记录历史的符号,也是开启别样审视历史的大门的钥匙。
色影无忌:书写了你能接触到的这么一段历史。
区志航:对,我希望能用我的方式介入和记录我所处的时代,而且希望作品能在当下就生效。用纪实摄影的方式记录当然也可以,但作品缺乏干预性,而且要若干年后才有可能彰显意义,我力图打破这种局限性,让纪实与干预同时生效。例如作品《那一刻》广州宏城花园别墅强拆事件,不仅比无数新闻照片更受关注,而且助推中国社会强拆问题讨论的升级。我希望社会慢慢会形成只要看到“区式俯卧撑”,就知道一定是重要的事件、重要的景观和重要的历史的习惯。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D Mark II iso: 100 快门: 1/160s 光圈: f13
《那一刻》2010年8月1日晚 北京 郭德纲徒弟“打人门”风波
我的作品是和社会、媒体、网络一起创作的,作品的解读同样可以借助社会、媒体和网络。
色影无忌:你拍过那么多的事件,你选择这些事件的标准是什么呢?
区志航:当然有严格的界定,不是也不可能什么都拍。《那一刻》选择的一定是节点性的、重大的、社会事件,类似的事件再发生,原则上不会再做。比如矿难,我选择了2003年川东北气矿矿难,因为那个矿难应该是到目前为止官方公布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矿难,而且对当地的民生影响很大,具有后来几乎每一个矿难的背后都包含着的急功近利导致安全措施不到位等共性,极具代表性,所以后来的矿难基本上可以不拍了。还有一些基本上属于不可抗拒力造成的自然灾害也不会进入《那一刻》,我更关注的是切中社会根本问题的事件。至于为什么汶川大地震我会去拍?是因为汶川大地震看起来是自然灾害,但背后有很多值得反思的问题。
色影无忌:既然你的作品想反映那么深入的背后的问题,但是却很少看到你对作品的阐释,基本只有图像和一个简单的标题,这是为什么呢?
区志航:前面说过,我的作品是和社会、媒体、网络一起创作的,作品的解读同样可以借助社会、媒体和网络。每个《那一刻》作品,都有一个涵盖时间、地点、事件的标题,现在互联网那么发达,只要把标题搜索一下,整个社会都在帮助解读。这既是作品的力量,也是作品的奥妙。
色影无忌:你为何持续使用俯卧撑这个符号性动作?
区志航:有观点认为“区式俯卧撑”的身体符号太鲜明强烈,有可能让人因此而忽略作品的诉求,影响主题的表达。对此,我是这么看的:
首先,在一个信息爆炸的快餐时代,作品必须能够引发关注,这个很重要,只有关注了才有可能去思考。我想,裸而不露看似很荒诞的方式既能引发关注,又能在公共媒体传播,对作品和思想进入社会很有帮助。当然 “区式俯卧撑”这个符号不纯粹是为了引发关注,更有着特殊的寓意。在中国,每一个上过学的人都知道,男生体育课考试都要考做俯卧撑,目的是强身健体,建设祖国。这与西方社会不一样,所以荷赛的评委们无法理解俯卧撑在中国的特殊意味。我赋予了俯卧撑更多的人文含义,让“区式俯卧撑”演变成干预社会的艺术符号,希望通过不断的“区式俯卧撑”,有助于国家和社会的强身健体。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D Mark II iso: 100 快门: 1/100s 光圈: f11
《那一刻》2009年2月9日20:20 央视北配楼火灾
炒作其实也没什么不好无非是宣传的另一种表达
色影无忌:你说过本身不是学艺术的,但是你对当代艺术与社会现实的理解却能切中要害,你的这种认识是怎样来的呢?
区志航:原来我对当代艺术也是云里雾里的,总觉得很深奥看不懂。因为当代艺术强调观念,而观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何况中国人在这方面的思考习惯和基础教育很弱,所以很容易因为“读不懂”而排斥当代艺术,未能认识到当代艺术引发思考和干预社会的价值。尽管开始不太理解,但我并不排斥,逐渐感受到当代艺术的能量和意义。于是,在我负责的《时尚放送》和《写真》节目等平台不断传播、推介当代艺术,与此同时不断的学习并开始尝试当代艺术的创作。
因为有上述的背景和经历,也深知当代艺术与大众文化之间的鸿沟限制了当代艺术在现实社会的影响力,所以在创作上我力求能让更多人有兴趣,选择了人们最熟悉、最简单、最纯粹的摄影手段,没有用Photoshop之类的技巧,让人们不是“敬而远之”,而是在“似懂非懂”中接触作品和进入作品。事实上,圈里人很明白“区式俯卧撑”的诉求,不需多解释。但我更希望作品能在现实社会生效,进而影响社会。
色影无忌:我觉得你的媒体人背景在整个项目过程中非常重要,你特别清楚地认识到艺术跟传播之间的关系,这比一般的作为纯粹艺术家认识得要更多一些。
区志航:对,这个蛮重要的。不理解的人往往会把传播当炒作,殊不知观念与方式的颠覆所带来的碰撞和新鲜感一定会引发关注和媒体的兴趣,不是炒作这么简单。当然了,炒作其实也没什么不好,无非是宣传的另一种表达。为什么国家拍宣传片宣传国家形象没有人说炒作?艺术家呈现自己的作品就变成炒作了?我的作品是好是劣,让历史评说,但我不会被动的等待别人的态度,会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让作品进入社会。只有更广泛的传播,才能更好的检验和发挥作品。我希望作品不仅是拿来欣赏的,更重要是可以拿来用的。
色影无忌:摄影观念的变迁就包括摄影者的位置在作品中是如何体现的,在你的作品中直接用这样异样的方式把自己置入了,这在之前的中国艺术中是不多见的,你觉不觉的这是中国人自我意识觉醒的一种体现?
区志航:将作者的身体置入作品中在当代艺术并不罕见,但形成一个鲜明的动作符号似乎很少。这样做与中国人自我意识觉醒当然有一定关系,我也在想为何这个作品会诞生在近些年,而不是更早?我出生于1958年,对中国社会和历史的认知和感受会比70后、80后、90后要深。我亲历了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高考恢复还有改革开放,在这个过程中我的经历又总是和先锋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这对我必然有很大的影响和深刻的烙印,并驱使我去做同龄人不可思议的事。在作品的成长和传播方面,同样体现着中国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参加荷赛,就是对传统新闻摄影和西方话语权的干预。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200 iso: 100 快门: 1/50s 光圈: f16
《景.观》八达岭长城
我希望通过我的符号和作品,重新介入和梳理更大跨度的历史,与其他“区式俯卧撑”系列一起,构成对中国历史别样的书写。
色影无忌:有人说你的作品总是表现中国的负面形象,这让很多人不理解。
区志航:实际上我做《那一刻》的初衷是善意的,我怎么可能希望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不好呢?我干嘛要和养育我的这片热土过不去?我的作品在表面上看很颠覆,《那一刻》对接的大都是破坏性的事件,好像故意在民族和国家的伤口上撒盐。其实,正因为希望自己的民族和国家好,更应该客观的面对现实,面对破坏性事件,进而吸取教训,找到改善的方式。何况破坏性事件在某种意义上说恰恰是生机勃勃、快速发展的体现,因为社会总是在新旧观念和力量的博弈中成长的,发展越快,博弈越多。
色影无忌:说到荷赛,你拿到了第53届荷赛荣誉奖在中国摄影圈引起不小震动,我在一篇报道中看到记者对荷赛评委的采访,你能谈谈具体的情况吗?
区志航:我看过这届荷赛的评委哈里.伯顿(Harry Borden)接受前《环球时报》现《中国日报》记者江雪晴采访的完整对话,不少人评论和解读过“区式俯卧撑”,鲍昆是最早系统刨析、解读出“区式俯卧撑”学术与社会意义的著名批评家,而哈里.伯顿的点评则对“区式俯卧撑”最具代表性的认识过程。他说: “我认为他的参赛作品比较有代表性,代表了一种变化。在卡帕的作品出现之后,注重美感的黑白战地摄影已经变得了无新意。评委会觉得区志航的参赛作品有一种神秘的气质。一开始,我们对这些照片一无所知。它们能够成功进入下一轮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它们看起来和其他作品十分不同。很明显,这些照片不属于纪实摄影,但是却相当引人入胜,让我们有一种模棱两可而怪异的感觉。这些图像很有力量,因此通过了一轮接一轮的评比。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只是觉得这些照片让我们从一大堆黑白的战地照片中缓了一口气。我们很随便的把它们挑出来,也没有太重视它们,只是让自己放松一下而已。但是,在评审后期,我们读了照片的说明文字,认识到这是一个很有意思、雄心勃勃的项目。”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D Mark II iso: 100 快门: 1/250s 光圈: f13
《红色中国》南京长江大桥(1968年建成通车)
色影无忌:我觉得你的作品是一个逐步走向深刻的过程,一开始的《景.观》系列似乎还有点试验性,对身体符号与景观的衔接还显得有点生硬,但是从《那一刻》开始逐渐的与社会现实进行对接了,这个过程是怎样的?
区志航:我不觉得《景.观》系列生硬。我们很容易认为当代艺术只能关注当下,其实历史的东西虽然久远了,但对今天依然有影响,依然有意义。没有过去就没有现在,当代艺术不应该拒绝过去,而是应关注和思考历史于当下的问题和意义。我们应该以更远大的思维和宽广的胸怀去面对历史,谁规定了多少年前的历史对当下有效或无效?比如说圆明园与兽首拍卖,围绕着长城、天坛、故宫,迄今还在发生的很多事情。我希望通过我的符号和作品,重新介入和梳理更大跨度的历史,与其他“区式俯卧撑”系列一起,构成对中国历史别样的书写。
时间跨度再近一点的是《红色中国》系列,但比2000年以来的《那一刻》系列又远些。《红色中国》系列关注对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的重大项目和过程,例如: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学雷锋、文化大革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改革开放等等。相比之下,当下觉得挺不得了的《那一刻》事件,就显得不那么重大了对不对?又比如对文化大革命怎么评价的问题,现在基本的态度的否定和回避,巴不得从历史和记忆中抹去。其实,文化大革命是历史的必然,是改革开放奇迹的前提,没有这个将中国社会带到崩溃边缘浩劫,中国仍将政治运动下去。所以,当代艺术创作应该站在更大的时空场域去分析思考,不应只关注当下,觉得眼前的东西才重要。当然,我们关注过去不是为了缅怀过去,而是要思考过去与当下和未来的关系问题。
通过“区式俯卧撑”,相信有助于将渺小的个体和短暂的生命转换成强大且永恒的力量。我希望以艺术的名义和手段,做超越艺术,关乎社会和历史的事。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D Mark II iso: 100 快门: 1/100s 光圈: f22
《那一刻》2008年9月13日 石家庄三鹿奶粉事件
消除误解的最好方式是时间和作品本身
色影无忌:你创作这个题材的时候,应该会想到,因为毕竟跟中国人比较传统的、保守的观点是有冲击的,你会想到社会上出现一些负面的声音,包括今天有人讲到低俗、作秀之类的对您的误解,你有没有想过用什么方式去消除这种误解呢?
区志航:我想,个人的内心如果没有足够的强大和准备,是不可能做这样的作品的。消除误解的最好方式是时间和作品本身。其实也真没必要刻意去消除误解,有误解和争议恰恰体现着作品的能量和颠覆性,这也是作品的一部分。我欢迎质疑,只要不是人身攻击,不会伤害与作品无关的人就行。在我的博客中,保留着各种不同的声音,如果说你质疑的很有道理,我还特别想与你切磋。内行的人会清楚作品的坚持与难度,没有谁会以如此长的时间和如此大的代价去“作秀”。
色影无忌:你所关注的多数新闻是比较负面的新闻,可能会冲击某些利益集团的利益,你又用这种方式去加强它在社会上的影响,期间是否会受到阻挠?
区志航:我相信我的作品会让大家觉得好像有倾向性,又好像没倾向性,给人的想象空间特别大。就像“强拆事件”以及“郭德纲事件”有人质疑我到底是支持哪一方?我当然有观点和看法,但我不希望限制别人的思想,更希望通过“区式俯卧撑”,通过我的作品,引发人们更多的的关注与思考。
尽管我的创作动机很善意很客观,而且已经尽量的回避人,但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很难客观的面对现实和事物的真相,加上作品的表达方式又那么颠覆,而且在公共空间创作,难免遇到阻挠,被抓过好几次,最终还是删掉作品才能脱身。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D Mark II iso: 200 快门: 1/8s 光圈: f11
《那一刻》2009年5月10日 湖北“邓玉娇案”
当代艺术就是这么有意思,作品的完成就像婴儿诞生,未来有太多的未知和可能
色影无忌:现在随着你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会不会觉得现在做这个事情的难度越来越大?
区志航:还好,尽管作品的知名度越来越大,但因为我基本不露脸,行踪没规律,而且特别注意回避,还好吧。由于人们越来越警惕,越来越“吸取教训”,各种探头、监视器几乎无处不在,创作的风险难度一定越来越大。比如在创作《那一刻》“广州许霆案”时,事发的那个取款机附近就有监视器,先后三次我的行动都被阻挠,最后只好在大清早保安还没睡醒的时候完成。
色影无忌:你有没有想过自己会产生粉丝?就像《阿甘正传》里的阿甘无意识的跑引发很多人追随他。
区志航:没想过这个问题。但我的一些朋友同事在做活动或合影的时会开玩笑做俯卧撑;在汕头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有毕业生的毕业论文选择“区式俯卧撑”;在荷赛颁奖日,人们见到我,会幽默的做俯卧撑的手势;在荷赛获奖作品展现场,很多外国获奖人邀请我和他们一起在作品前做俯卧撑留影;在荷赛颁奖典礼介绍来自中国的区志航出场后,台上台下很多人都在鼓动我,于是我在台上一口气做了十几个俯卧撑,尽管不是裸体的,也掀起了晚会高潮……至于会不会有人效仿我,我想,真正有个性和艺术追求的人,是不会这么做的,因为艺术只认第一(个),不认第二。
区志航在荷赛颁奖仪式现场做俯卧撑
色影无忌:刚才我们谈到你在色影无忌的在线影展,你在作品的数量和背景音乐的考虑也与众不同,是出于什么样的想法呢?
区志航:“区式俯卧撑”系列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摄影作品,而是以摄影为媒介和手段表达观念的当代艺术,因此,在作品的呈现上需要综合考虑。
在作品的数量上,一般的摄影展有30-60件作品足矣,但作为对或长或短的历史的呈现和干预,没有相当数量的作品是不足以表现的。在这里,人们首先感受到浩瀚且波澜壮阔的历史,又可以微观的反思中国社会的人文景观或社会景观。如果不是网站空间的限制,本来会展出超过200幅作品。
在背景音乐的选择上,如对话中所言,俯卧撑在中国具有全民健身运动的特殊意义,我正是希望通过不断地做与历史对接的“区式俯卧撑”,促进中国社会的强身健体,因此,选择见证中国社会发展近40年历史的《运动员进行曲》再合适不过了。在这里,《运动员进行曲》是“区式俯卧撑”首个网络大型个展的一部分。
顺便通报一下,在本月19日开幕的2010平遥摄影节幻灯晚会上,将呈献“区式俯卧撑”专题,一起分享、切磋、发现……
区志航简历
出生于中国广州。70年代年开始接触摄影;90年代初期创办、主持中国第一个时尚电视节目《时尚放送》;1997年获中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银奖;2003年获中国时尚文化大奖之“中国最佳时装摄影师”……
2000年由时尚摄影彻底转向观念摄影,并开始了《景.观》、《那一刻》等行为及观念摄影系列的创作。
2007年 与艾未未、舒勇、赵半狄等联袂《身体媒体当代艺术展》;
2008年 北京奥运森根空间《欢迎光临-中国当代艺术家群展》;
2008年 北京798艺术区映艺术中心《对话.2008.中国影像》展;
2008年 第八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2008年 《景.观》区志航个展在北京798映艺术中心/映画廊展出;
2008年 在国家大剧院举行的《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年艺术成就展》之《啊!我们,中国三十年当代艺术展》;
2008年 第四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景.观》区志航个展;
2008—2009年上海多伦现代艺术馆《文物》主题展;
2009年 艺术北京2009之影像北京;
2009年 第五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在这里,读懂中国——南方周末与区志航的俯卧撑》。
2010年 第二届中国北滘创意文化艺术节《象乱: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当代影像特展》;
2010年 色影无忌十年《不一样的风景》北京、上海等巡展;
2010年4月起,“区式俯卧撑”随第53届荷赛获奖作品在世界30个国家的66个城市巡展。
区志航(20) 裸体(40) 荷赛(124) 区式俯卧撑(3) 当代艺术(37) 现实(7) 摄影(2550)
唐河老徐 发表于 2015-6-6 20:42
快乐一起分享,老徐加分投票欣赏支持!!
神州揽胜 发表于 2015-6-6 21:07
欣赏支持 谢谢分享。
唐河老徐 发表于 2015-6-6 20:42
快乐一起分享,老徐加分投票欣赏支持!!
云追月 发表于 2015-6-27 19:45
好知识 学习了
云追月 发表于 2015-6-27 19:45
好知识 学习了
欢迎光临 光影中国网 (http://sy.01ny.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