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期间,橘洲岸边总是停靠着大批船只。除少量本地船只外,大批是外地滞留船只。他们中一些空载船只,也应当地街道和派出所的要求参与救灾。
原来洲上居民中有一部分是船民和渔民,他们自家有帆船或渔船,洪水来时,他们除自己救灾外,还帮助邻居救灾。
湘江大桥通往橘子洲的支桥下洪水达一米多深,渔筏子和木帆船能自由进出。整个橘子洲除了有房屋和树木的地方,船只都能航行。
图/文 谢金庭
这组橘子洲洪灾老照片,是我在32年前即1982年6月拍摄的。长沙涨洪水,首先受灾的是湘江中的橘子洲。橘子洲四面环水,地势较低,洲上居民说“逢汛必淹” 。过去,洲上有3000多户,20000多人,有两层以上楼房的居民很少,一涨洪水,大家都要搬家,搬出搬进,劳民伤财,十天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不得安宁。
本世纪初,长沙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改造橘子洲,把橘子洲建成长沙市的客厅和市民休闲娱乐场所。2003―2004年,洲上搬出一万多居民,大部分安置在岳麓区橘洲新苑社区。在以后的两三年里,洲上居民都全部搬出,永远告别洪灾。2006年橘子洲改造正式启动,围绕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四个方面进行提质改造。
现在,历史悠久、环境优美的橘子洲,已成为长沙市的一张名片。每年有几十万本地和外地游客来橘子洲旅游和休闲娱乐,橘子洲已真正成为民众的乐土。
湘江大桥北边,过去只有一个旋梯通往洲上,这也是洲上居民进出橘子洲的第二条通道。
↑“橘洲地区防汛指挥部” 的招牌挂在二楼窗户上。窗户上搭了一块跳板通往支桥,还用一架长楼梯做扶手,防汛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就从这里进出。毎次涨洪水,洲上房屋的底层都要被淹。
↑湘江大桥南边通往洲上的支桥,过去是洲上居民进出橘子洲的主要通道。洪水期间,支桥下面便成为主要渡口。
↑洲上有很多低矮的民房,涨洪水居民就要搬家,有些年连涨几次洪水,就要搬几次家,居民痛苦不堪。
↑这是橘子洲派出所。一楼被淹二楼办公,门前停着两条筏子,还搭着跳板。 洪水期间派出所的工作更忙。
神州揽胜 发表于 2015-8-28 22:22
谢谢分享 欣赏支持。
欢迎光临 光影中国网 (http://sy.01ny.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