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中国网

标题: 郑浓:艺术动机和结果往往不搭界 [打印本页]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12-23 22:18
标题: 郑浓:艺术动机和结果往往不搭界
郑浓:艺术动机和结果往往不搭界

发布时间:2011-03-07 来源:色影无忌 作者:王江 责任编辑:王江

  “媒体人”系列影展和访谈第四期推出《中国摄影》杂志编辑郑浓。


  同本系列影展前几期的的媒体摄影人不同,郑浓应该属于是摄影媒体人。他在中国资历最老的摄影杂志之一《中国摄影》担任编辑工作,其实在编辑的身份之外郑浓还是一名出色的摄影师,他的作品曾经入选由李媚和阮义忠主编的《中国摄影家系列丛书》。做编辑比较有机会接触各种类型的摄影风格,对于善于学习的人可以把这些作为自我创作的营养。郑浓在摄影编辑的工作中获得了对摄影的多视角认识,他的摄影风格也在尝试与改变中逐渐成熟起来。本次影展将推出他的《无知无觉》以及《泰姬·玛哈的宇宙》两组作品。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12-23 22:18
本帖最后由 笨笨嘉 于 2015-12-23 22:22 编辑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3    iso: 1800    快门: 1/60s    光圈: f2.8

摄影师郑浓


生活永远高于艺术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12-23 22:19

色影无忌:你原来是学书籍装帧的,为何改行做摄影了?

  郑浓:书籍装帧其实还是属于设计范畴,当时我考学的时候是应届生,完全不懂,还以为能搞艺术,后来学下来发现不是这么回事,设计最终要受制于客户的想法。

  摄影最早是个兴趣所在,出去写生的时候拍了很多黑白照片,回来在学校的暗房里鼓捣,觉得比较神奇,洗了照片,后来就不知怎么搞上了这行,好在学院里的艺术训练对摄影有很大的根本性的帮助。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12-23 22:19

 色影无忌:为何没有决定靠摄影吃饭,而是做了摄影编辑?

  郑浓:纯粹靠摄影吃饭很难啊,我还是需要一份工作的来谋生的,在艺术和生活之间,我没那么纯粹,生活永远高于艺术啊,哈哈。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12-23 22:19

 色影无忌:做编辑的过程客观上也旁观了中国摄影生态的一个变化,你有什么感触?

  郑浓:总的来说,中国摄影生态很丰富,各色人等。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12-23 22:20

摄影这个媒介在有些时候还是显得不是那么自由



  色影无忌:上一次“转身与分形”陕西摄影展你也客串了一把策展人,艺术家、编辑、策展人几种身份之间你是如何转换的?或者哪一个是未来的志向?

  郑浓:那个真的不值一提,快把它忘了吧,那次策展是我本职工作的一个延续,另外陕西的年青一代摄影师拍的都很不错,我也很愿意尽自己的一点力量帮助他们,当然如果能帮的上忙的话。我个人也很感谢那个策展的经历,那个研讨会逼着我做主持人,我其实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话是有障碍的,会思维断裂,出现可怕的冷场,完全不知道下面该说什么,研讨会的前一个晚上我甚至都想不辞而别了,还好最后谢天谢地,总算撑下来了,这件事对我帮助很大,可能以后遇到类似的场合会好一些。但愿不会再有了,哈。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12-23 22:20

所以,我没有往策展方面发展的任何打算,实在是力所不逮。编辑嘛,那是我的工作我很珍惜,也会尽我所能多做一些对摄影事业真正有益的事情。至于做艺术家,倒是我的梦想,但是职业艺术家其实是很不轻松的,不仅要面临生存压力,还要搞好各方面关系,这我更不行,因此一直是业余的艺术创作。有时候可以偷点懒,所以也觉得很对不起代理画廊的老板,上一次个展还是2007年,好几年都没展新的东西了,今年争取把我的一组东西搞完吧。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12-23 22:20

 色影无忌:做杂志编辑对你自己的创作带来的帮助都在哪些方面?

  郑浓:必须承认,我现在对摄影的热情在减退,摄影观包括艺术观其实是跟随每个人的世界观的,摄影这个媒介在有些时候还是显得不是那么自由,在单位里我倒是更愿意和我们的器材技术版的编辑们切磋,他们介绍的新技术对我启发很大。回顾摄影史,大多是技术的发展带动着摄影理念的前行。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12-23 22:24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12-23 22:24

色影无忌:能否介绍一下给你感触最深的摄影画册?或者是其他什么一本书?

  郑浓:最近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算是的德国艺术家Hans-Christian Schink的摄影集《1h》了,是我近几年来最喜欢的一组作品,无论从想法还是完成度,都很震撼。我在《中国摄影》杂志2011年第1期的专题《光之痕》里面做了大篇幅的介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一看,有很详细的创作访谈。至于文字书,我就选此时此刻我桌子上放的这本《博尔赫斯八十忆旧》好了,一位智慧老人的晚年访谈录。人生短暂,信息太多,读书需谨慎,我平时看逝去的人的著作多一些。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12-23 22:25

《无知无觉》系列


思想有了残缺了这个就没法还原了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12-23 22:26

 色影无忌:你的作品《无知无觉》是在什么背景下拍的?如何构思的?有什么样的内涵?

  郑浓:这算是我的作品中的一个小品吧,拍摄背景就是我近些年到处流窜,寻找美的艺术原作去欣赏,所得到的一个副产品,事先没有构思。拍摄地点包括山西青莲寺、西安碑林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Cloister博物馆、卢浮宫等处,还有几处我都忘记了,总之都是艺术瑰宝聚集地。去年在印度流窜拍摄的还没整理出来,后续会有一些加进去,计划出一个小册子,目前还不知道。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12-23 22:26

 色影无忌:你的拍摄对象有菩萨也有圣母,你并不是打算针对某种宗教说事是吗?

  郑浓:对,我并不打算在作品里对宗教发表什么看法,而是对这些拍摄对象里面所隐含的美有很大感触,以及这些美历经残缺后表现出来的那种“丑陋”。美到底是什么?美和丑是什么关系?我们在生活中到底可以看到多少完全没有被损毁的美,或者说绝对的美所能呈现给我们的,是不是大多都伴随着不完美?这些大概就是我被这些拍摄对象吸引着,并且按下快门的主要原因吧。任何一个从事艺术的人都不会停止对美的思考吧?但我也实在回答不了这些问题,也就是试着在最后的照片编辑中提出些问题罢了,比较拙劣。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12-23 22:26

色影无忌:这些塑像都是被人塑造出来进行宗教崇拜的精神对象,通过它们的残缺你是要还原它们物质的本来面目吗?

  郑浓:哈,我哪有这等能力啊,残缺是世界的一种常态,我们活着就只能接受这种现状,不光是雕塑等艺术品,我们的城市乡村……一切的现实世界,都有残缺。成住坏灭,一个完整循环,周而复始,甚至包括我们的意识。通常情况下,童年都是快乐的,长大了就不那么快乐了,思想有了残缺了这个没法还原了。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12-23 22:27

色影无忌:你为何专门记录了面部、手、足部这些部位的残缺?

  郑浓:这是个常识问题,如果时光倒流,我倒希望这些雕像都是完整如新的。面部、手、足部这些部位,在战争、灾害、蓄意的破坏以及其他不可抗力的背景下,其实是最容易损坏的部位啊,肉体的真人也是如此,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残疾人,很多也是这些器官的遗憾。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12-23 22:28

3

《无知无觉》系列


这些残缺的艺术品影像在我的文件夹里也睡了很长时间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12-23 22:28

色影无忌:这组作品中文名字叫《无知无觉》英文则是“Asleep”,你觉得哪一个更能表达你的初衷?

  郑浓: 现在流行的是艺术家的每组作品都要有一段文字来阐释,要么作者自己写,要么找评论家来写,都成新八股了,其实说来惭愧,我作为编辑,每次约摄影师的稿子,都会叮嘱人家别忘了给我一段文字,没办法,这种习俗也不是我个人能抗衡的。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12-23 22:29

《无知无觉》这组作品,和我其他的系列不一样,一开始根本没有目的性的,这组照片完全是自然形成的,而非我有一个创作想法在先。里面最早的单幅照片大概拍摄于五六年前了,拍多了,都存在文件夹里面,后来翻看,就变成了这么个东西。Asleep是“睡着的,长眠的”意思,这些残缺的艺术品影像在我的文件夹里也睡了很长时间,还是那样,我甚至都忘了拍过它们,这也算是够“无知无觉”了哈,题目嘛,观者怎么理解都行,我不介意。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12-23 22:29

 色影无忌:图片的编排和顺序你都有特别的考虑,其中是有什么样的逻辑呢?还有一些图片的并置,是如何考虑的?

  郑浓:这个很重要,如果说在拍摄时很多还都是朦胧的,发散的思维,那么作品在呈现时就必须有很强的主观在里面,对于作品的编排,这是我的强项啊,我的老本行是书籍装帧嘛。并置只是设计的一种手段,其实还是这些影像(或者说残缺的雕像)自己并拢在了一起,很自然的一个过程。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12-23 22:29

色影无忌:你早期的作品还有纪实的影子,近期作品开始越来越走向抽象化是为什么呢?

  郑浓:对纪实真是没有什么兴趣了,这个时代的照相机这么泛滥,每个人都可以纪实啊,其实自从摄影术发明以来,就从来不缺影像的记录,但是为记录而记录的做法我一直持怀疑态度。看看尤金-阿杰,他的照片现在被当做那个时代的杰出记录,可是他当年根本没有所谓纪实的使命感,拍照片是为了卖给画家换点钱。我遗憾的是当初接触摄影时,没有好好研究一下摄影史。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12-23 22:30
 至于说到抽象,这个并不是很准确,只要是影像,就不可能完全做到抽象,我很羡慕搞音乐的,那才是真正的抽象,可惜我这辈子改行是来不及了,听听音乐还行。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12-23 22:31


《泰姬·玛哈的宇宙》系列


艺术动机和结果往往不搭界



1.jpg (89.93 KB, 下载次数: 3)

1.jpg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12-23 22:31

 色影无忌:从《化学风景》到《泰姬·玛哈的宇宙》你的作品似乎禅意越来越重了,这种思路是怎么来的呢?

  郑浓:你说禅意真不敢当,相反,我总是不满意,觉得正相反,我的作品还是笨拙的很。我对禅多少有点了解,禅宗的很多公案那是相当的不可思议。这种笨拙,一方面是对自己的想法还是不够满意,另一方面,就是摄影这门学科本体里有一种笨拙,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看法,别人不一定会同意,但是这种笨拙既是劣势,同时也就是优势。我个人的体会是,作品在脑子里酝酿的时候是最美的,真做出来了总是不那么完美。我这并不是在否定实践的意义,恰恰相反,做作品最大的好处是,完成品有可能和你最初构思的相差十万八千里,连创作者本人都被震惊了,好酷的体验啊。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12-23 22:31

 色影无忌:从《化学风景》到《泰姬·玛哈的宇宙》你的作品似乎禅意越来越重了,这种思路是怎么来的呢?

  郑浓:你说禅意真不敢当,相反,我总是不满意,觉得正相反,我的作品还是笨拙的很。我对禅多少有点了解,禅宗的很多公案那是相当的不可思议。这种笨拙,一方面是对自己的想法还是不够满意,另一方面,就是摄影这门学科本体里有一种笨拙,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看法,别人不一定会同意,但是这种笨拙既是劣势,同时也就是优势。我个人的体会是,作品在脑子里酝酿的时候是最美的,真做出来了总是不那么完美。我这并不是在否定实践的意义,恰恰相反,做作品最大的好处是,完成品有可能和你最初构思的相差十万八千里,连创作者本人都被震惊了,好酷的体验啊。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12-23 22:31

 色影无忌:《泰姬·玛哈的宇宙》是怎么拍的呢?

  郑浓:这个怎么说呢?算是沙贾汗赐予我的一个礼物吧,沙贾汗是泰姬陵的建造者。

  在进入泰姬陵的前一天,当时阿格拉(泰姬陵所在地)附近的洪水还没完全消退,我们涉水过了亚穆纳河,到了很远的一个城堡高处远眺泰姬陵,夕阳下的泰姬陵美极了,无法形容。那天晚上很奇怪的,我竟然做了一个梦,梦中的情节居然和沙贾汗当初为泰姬玛哈修建陵墓的原因一样,也许是日间那种极度的美让我夜有所梦吧。第二天一早,我进去参观。泰姬陵是穆斯林文化登峰造极的一个典范,和其他宗教文化不同的是,穆斯林的建筑没有任何雕像和可供崇拜的物件,只有建筑上的花纹,记得梁思成有本写建筑的书《大拙至美》,泰姬陵就是绝好的例子。而那个梦也一直伴随着我的参观全程,于是就有了这组作品。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12-23 22:32

色影无忌:这组作品的内涵是?

  郑浓:有的时候对作品的含义不能问到底,问到底其实什么也不是。艺术动机和结果往往不搭界,这个作品就算是沙贾汗托给我的一个梦吧,沙贾汗贵为君王,更像是一个艺术家,他生前本来还要在亚穆纳河对岸建造另一座陵墓,和泰姬陵造型相同,黑色的,我觉得太酷了,和照片的正负像概念很相似吧?我正在循着这个思路整理另一组片子,但不一定有结果。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12-23 22:32

 个人简历

  郑浓,1968年出生于大连, 1991年毕业于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后曾在深圳、广州及昆明等地工作。现为 [中国摄影] 杂志社编辑、记者。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12-23 22:32
1997年出版摄影集[漫步的旁观者]。1999年作品发表在德国 [KULTUR AUSTAUCH]的中国艺术专辑。1999年作品入选美国[光圈]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五十年](Fifty Years: Inside of Republic of China)。曾参加首届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意大利罗马国际摄影节、澳大利亚弗里曼特摄影节、2008及2010连州国际摄影节等。2007年举办个展《化学风景》(M97画廊,上海)。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12-23 22:33

作品曾被纽约亚洲协会(Asia Society)及光圈基金会(Aperture Foundation)以及广东美术馆收藏。

[url=]共6页[/url]<<<123456>>>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12-23 22:33
{:7_307:}{:7_307:}
作者: 唐河老徐    时间: 2015-12-25 18:15
{:7_296:}{:7_296:}
作者: 唐河老徐    时间: 2015-12-25 18:17
投票加分,传递快乐!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12-28 22:13
唐河老徐 发表于 2015-12-25 18:15

谢谢老师支持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5-12-28 22:14
唐河老徐 发表于 2015-12-25 18:17
投票加分,传递快乐!

谢谢老师支持





欢迎光临 光影中国网 (http://sy.01ny.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