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中国网
标题:
点测光
[打印本页]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6-1-28 20:41
标题:
点测光
点测光:又称重点测光,是对取景范围中的1%-5%区域内测光。
点测光模式用的极少,也不易掌握。但在某些情况下,点测光却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了解在何种情况下应该使用点测光,并能正确使用点测光,一方面可使主体曝光精确,另一方面利用“感光宽容度”来创造出现实中无法看到的奇妙图片。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6-1-28 20:42
点测光模式适用的情况:点测光方式在取景内光线分布不均而且反差很大的
情况下适用。这种情况如果不用点测光,可能会造成需要表现的主体曝光不正确,太亮至白或者是太暗没有细节。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6-1-28 20:42
曝光锁定:在使用点测光模式前,需要了解曝光锁定的使用。相机点测光的测光点在取景区的中心。使用点测光的时候,需要把取景区中心点(点测光的测光点)对准需要表现的主体来测光。如果在你想要表现的取景中,表现主体并不在中心点,可以先用点测光的测光点对准表现主体进行测光,并使用相机的曝光锁定功能锁定对主体测光的数据,最后根据自己的想法,重新构图,对焦后按下快门。 大多数相机的曝光锁定都有专门的按钮,能够使我们得以轻松的在曝光锁定后重新考虑构图。但也有一些相机曝光锁定和对焦都是通过半按快门实现,假如测光点和对焦点并不一致,例如图2的测光点是太阳边的云彩,而对焦点是建筑物,就需要先对云彩点测光后曝光锁定,然后重新构图对建筑物对焦。有些相机不能提供单独的曝光锁定和对焦锁定,也可以先对主体点测光后记下曝光数据,然后把相机的拍摄模式设置为M档,按点测光的数据设定曝光数据,然后进行构图和对焦。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6-1-28 20:47
例如拍荷花时,从取景环境看,需要表现的主体荷花较亮,而荷叶等较暗,且茎杆参差影响构图。如果按照平均测光,那么平均测光值就会偏向较暗环境的光线强度,拍摄得到的结果是花叶、池塘曝光正确,而我们要表现的主体荷花确是惨白一片(曝光过度)。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6-1-28 20:48
因为荷花反光较多,荷叶和池塘反光少,利用相机的点测光功能,对主体荷花花瓣进行点测,就能对荷花正确曝光,突出荷花色彩好细节佳,而池塘曝光不足,黑暗掩盖了层次的茎杆,更好的强调了主体荷。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6-1-28 20:51
例如拍摄置于屋内的自行车。大概是下午的时候,屋里没有开灯,阳光从门外照进来。在取景范围中,光线分布极不均匀,反差比较大(肉眼能够清楚的看到自行车轮胎和车后面的背景)。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6-1-28 20:52
拍摄的时候,点测亮部的钥匙,锁定曝光后,重新构图。因为前面的反光比较强,导致背景几乎纯黑一片,使画面相当地简洁,突出自行车局部的线条和弧度。事实上,这也是摄影的魅力所在。它反映的虽说是真实,但由于胶片(或CCD等)感光宽容度太窄,又与真实看到的不一样。可以说,如果不是用相机拍摄,肉眼是看不到这样的效果的。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6-1-28 20:56
我们还要了解一个概念:感光宽容度。从最明亮到最黑暗,假设人眼能够看到以下范围,那么胶片(或CCD等电子感光器件)所能表现的远比人眼看到的范围小的多,而这个有限的范围就是感光宽容度。了解这个概念之后,我们就不难了解,为什么在逆光的条件下,人眼能看清背光的建筑物(暗)以及耀眼的天空云彩(明)。而一旦拍摄出来,要么就是云彩颜色绚烂而建筑物变成了黑糊糊的剪影,要么就是建筑物色彩细节清楚而原本美丽的云彩却成了白色的一片。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6-1-28 20:57
什么是“正确曝光”?正确曝光是相对的,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物体的浅色部分和深色部分的反光度不同,要用胶片(或CCD等电子感光器件)正确的表现出物体,针对浅色和深色部分的曝光量也是不一致的。也就是说,在同一拍摄取景范围内,只要物体反光度不够,必然有部分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所以在这样情况下,只要我们想要表现的主体曝光正确,这张照片就可以说是曝光正确。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6-1-28 20:59
通过对感光宽容度的了解,预测拍摄的效果,利用点测光,从而在杂乱、平凡的景物中,提炼出一张有意思的片子。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6-1-28 21:01
{:7_307:}{:7_307:}
作者:
神州揽胜
时间:
2016-1-28 21:11
谢谢分享 欣赏支持。
作者:
唐河老徐
时间:
2016-1-31 10:39
{:7_296:}{:7_296:}
作者:
唐河老徐
时间:
2016-1-31 11:04
投票加分,传递快乐!
作者:
十里河
时间:
2016-2-1 17:36
谢谢分享!浏览欣赏支持!
作者:
十里河
时间:
2016-2-1 17:36
谢谢分享!浏览欣赏支持!
欢迎光临 光影中国网 (http://sy.01ny.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