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中国网
标题: 纪实摄影要有人文关怀 [打印本页]
作者: 十里河 时间: 2016-2-2 14:41
标题: 纪实摄影要有人文关怀
2015年09月 作者:梁有福 来源:大同晚报 浏览次数:8 责任编辑:xwpxxw
简介:10日下午,记者专访了镜美尊得主、“大眼睛”作者解海龙。谈到“大眼睛”的问世,解海龙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已获了不少奖,但他的老师说,那些东西太平,留不下。他就想,令人喜不如令人思,作品中要有人文 ...
内容: 10日下午,记者专访了镜美尊得主、“大眼睛”作者解海龙。
谈到“大眼睛”的问世,解海龙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已获了不少奖,但他的老师说,那些东西太平,留不下。他就想,令人喜不如令人思,作品中要有人文关怀。当他看到农村小学生在棺材上写作业、爬树也算上体育课,就发誓什么奖也不要了,只要能帮他们上学。
1991年的一天早上,在安徽金寨县桃岭乡张家湾村,解海龙看到一群去上学的孩子,就跟上去拍摄他们。孩子上课期间,他发现一个小女孩眼睛特大,眼神里充满渴望。第一张不太理想,小女孩看见有人拿相机正对准她,眼神里又多了惊恐,解海龙又迅速按下快门。过后才发现,“大眼睛”是第37张,而135胶卷通常只能拍36张,如果不是上卷时“保后不保前”地习惯性挤出一张来抓拍到“大眼睛”,世上就没有这张感动中国的照片了。
回京后,人们看了他的系列照片,他的工作单位崇文区文化馆要给他办影展,团中央、中国摄影家协会也要给他办。于是,中国摄影史上有了一个主办单位级别落差大得离谱的摄影展:“托起明天的太阳”——北京市崇文区文化馆、团中央、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主办。
这么多年过去了,“大眼睛”的影响早已人尽皆知。解海龙告诉记者,“大眼睛”苏明娟现在银行工作,很低调很懂事,和他常有联系,她的孩子今年已经3岁了。
作者: 神州揽胜 时间: 2016-2-2 22:03
欣赏支持 谢谢分享。
作者: 十里河 时间: 2016-2-3 08:41
谢谢支持。
作者: 四季风-帆航 时间: 2016-2-4 10:42
欣赏浏览支持 谢谢分享。
作者: 四季风-帆航 时间: 2016-2-4 10:42
欣赏浏览支持 谢谢分享。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6-2-21 17:42
谢谢分享 欣赏支持。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6-2-21 17:42
谢谢分享 欣赏支持。
作者: 十里河 时间: 2016-2-22 08:55
谢谢支持。
作者: 十里河 时间: 2016-2-22 08:55
谢谢支持。
作者: 十里河 时间: 2016-2-22 08:55
谢谢支持。
作者: 十里河 时间: 2016-2-22 08:56
谢谢支持。
作者: 十里河 时间: 2016-2-22 08:56
谢谢支持。
作者: 渔水翁 时间: 2016-2-25 17:52
浏览支持,谢谢分享。
欢迎光临 光影中国网 (http://sy.01ny.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