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我,爱字怎样写,我提起了笔,却落不了墨,因为心太难受”。面对他人尤其是孩子的苦痛时,有些感受确实很难用笔墨来描绘。于是,有人就拿起了相机,用这种方式留住一段段的时光,透过一张张震撼人心的照片,告诉我们“活在当下的美好”。 18日,一名观众正在用手机拍摄展出的摄影作品《我很开心》。张利民 摄 35岁的申佳霖曾患有即过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幸运的是已经康复,但年少时治疗的痛苦让他难以忘记。 后来,身为媒体人也是志愿者的他拿起相机将在痛苦中挣扎的患儿记录下来,“不是为了同情、怜悯,而是想让大家知道,活在当下的美好”。 18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滨河中路宏艺术馆,白色的背景展板上挂着68幅白血病患儿的黑白照片,有的孩子已经告别了世界,有的孩子依然与命运抗争。这两天已有不少市民前去观展,感受照片中传递的震撼。 这次摄影展就是为这些没有太多“故事性”的孩子,提供一次露面的机会。而他们也仅仅是众多患儿中的一小部分。 在乌鲁木齐市宏艺术馆,这对父女观看的照片中,这个5岁的小男孩已经做了12次化疗。张利民 摄 黑白交织的沉重 展馆里一幅照片记录了女孩丽丽接受骨髓移植后蜷缩在无菌舱病床上的场景。这幅照片摄于今年3月,当时申佳霖穿着无菌服、经过消毒进入无菌病房,走近这个15岁的女孩。 “我的老家在伊犁霍城,夏天薰衣草花开了可好看了。等病好了,我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家。”和女孩的对话录音至今还保存在申佳霖的手机里。 一对父子在一幅照片前久久驻足,照片中的男孩眼神深邃、鼻梁高挺,小手上布满胶带。看照片的男孩名叫玉苏甫艾力,照片里的也是他。 5岁的玉苏甫艾力特意穿上了一身白色西装、黄色皮鞋,好动的他从展馆一头跑到另一头,就像是个健康的孩子。 2014年,玉苏甫艾力被查出再生障碍性贫血,2015年10月从巴楚县来到乌鲁木齐治疗。虽然得到了志愿者捐献的血小板,然而要彻底治愈,只有骨髓移植。玉苏甫艾力的父亲艾山江和妻子的配型都已成功,可是面对30多万元的费用,艾山江低下了头。儿子生病的两年中,他已卖了家里的30亩地,之前已经花费近40万元。 “我还是会打工挣钱,努力为儿子争取一线生机。”艾山江说。 4月18日,观众艾山江·斯拉依曼正在观看展出的众多摄影作品。张利民 摄 孩子眼中的希望 在展馆的尽头,一组儿童画和“恢复中的天使”介绍展板上,鲜艳的色彩让人暂时忘却了之前黑与白的沉重。 在“恢复中的天使”里,鹏鹏是949爱心献血联盟帮助时间最久的一个孩子。 这个13岁的男孩在2011年被查出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五年来,志愿者累计为他捐献了60个治疗量的血小板,相当于12000cc全血,并筹集到15万元善款。目前鹏鹏正在恢复中,情况良好。 26岁的小霞,已经在准备婚礼;13岁的贝贝不久将会重返学校…… 从2014年夏天开始,申佳霖跟随949爱心献血联盟做公益活动时,就开始给这些患儿拍照。一个月前,申佳霖有了为白血病患儿办一场公益摄影展的想法。在爱心团队志愿者的帮助下,摄影展渐渐成规模。 “幼小孩子承受的,远比我们现在看到的多。”申佳霖对此深有感触。他在15岁生病住院时,细数过住院一个月来,全身因治疗留下的针眼近500个。 申佳霖希望用黑白的表现方式,突出孩子们澄澈的眼睛。这让他想起了宫崎骏的话:透过孩子的眼神,让我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着纯真。(白帆) |
四季风-帆航 发表于 2016-4-20 12:21
欣赏支持 谢谢分享。
四季风-帆航 发表于 2016-4-20 12:21
欣赏支持 谢谢分享。
欢迎光临 光影中国网 (http://sy.01ny.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