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历史的波澜起伏,与中国学子留学的轨迹紧紧重合;起源于西方的摄影在中国传播与演进的历史也与中国人摄影留学的轨迹并行。从清末寻求民族复兴的第一次留学潮,“五四”前后探求现代新知的第二次留学潮,到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寻求中国现代化道路,寻求个人职业实现为特征的第三次留学潮中,留学对中国摄影形成了各具时代特色的推动。 最近,“摄影留学后”——中国摄影留学生学术研讨会暨作品展引发业界对摄影留学的关注与讨论。 关于研讨会探讨的几个问题,中国摄影家协会摄影史研究委员会委员、摄影理论评论家郑蔚帆近日发表了研究成果:容闳并不是“中国留学第一人”和 “中国第一个留美学生”。
郑蔚帆: 一、关于“中国留学第一人”:“中国留学第一人”是广东香山人郑玛诺,他1645年赴罗马(途中辗转波折历5年方抵达)入读耶稣会主办的圣安德肋学院,成为有确切史料文字记载的“中国留学第一人”。容闳赴美国留学是1847年,已是郑玛诺赴欧留学大约200年后之事了。 二、关于“中国第一个留美学生”:1847年与容闳同时赴美留学的还有黄宽和黄胜,他们三人是由在香港的马礼逊学校的布朗校长(美国传教士)带往美国的。故并无“中国第一个留美学生”,只有“中国第一批留美学生”(容闳、黄宽、黄胜三人)。 容闳作为“中国留学生之父”的名号是成立的,尽管在容闳之前约200年已有极少数留学生,但留学形成规模乃容闳所创。容闳策动中国幼童留美(四批共120人),开创了中国留学教育先河,更重要的是由此开启了中国向海外学习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继而服务中国社会的先声。 迄今在所有出版的相关中国摄影史书籍中,关于容闳所拍摄的秘鲁华工24幅纪实影像全部都只是文字记述。 珠海电视台所拍摄的容闳和留美幼童电视专题片(其中有部分已在央视播出)也完全不见此24幅纪实影像踪影。我曾循口传线索追踪至澳门,但据说保存有容闳此24幅纪实影像照片的澳门新闻局人员三年前已离世。作为摄影史,我认为影像是第一重要的:影像是摄影全部运用流程的终端。广东珠海人容闳是《珠海摄影史》的重头人物,所以《珠海摄影史》期望通过社会力量找寻到容闳拍摄的24幅纪实影像照片,这批照片也是中国摄影史早期纪实摄影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影像。值得注意的是,容闳1873年拍摄这批影像时,胶片尚未发明。 |
神州揽胜 发表于 2016-5-27 08:18
欣赏支持 谢谢分享。
神州揽胜 发表于 2016-5-27 08:18
欣赏支持 谢谢分享。
神州揽胜 发表于 2016-5-26 21:50
欣赏支持 谢谢分享。
神州揽胜 发表于 2016-5-26 21:50
欣赏支持 谢谢分享。
欢迎光临 光影中国网 (http://sy.01ny.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