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中国网

标题: 《三人行》摄影展在中国铁道博物馆东郊馆开幕 [打印本页]

作者: 十里河    时间: 2016-10-11 10:52
标题: 《三人行》摄影展在中国铁道博物馆东郊馆开幕
《三人行》摄影展在中国铁道博物馆东郊馆开幕
2016-10-10 14:46| 发布者: cphoto| 查看: 83| 评论: 1|来自: 搜狐网


摘要: 2016年10月8日下午4时,《三人行》摄影展在中国铁道博物馆东郊馆开幕。本次展览是由北京土作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北京达阵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策划承办,参展的三位摄影家分别是富珲先生、王瑞华女士和王军先生。 ...



        2016年10月8日下午4时,《三人行》摄影展在中国铁道博物馆东郊馆开幕。本次展览是由北京土作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北京达阵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策划承办,参展的三位摄影家分别是富珲先生、王瑞华女士和王军先生。

  展厅▲

  三位摄影家在青海不期而遇,然后一路同行,以青海藏族、土族特有的传统节日为文化背景,其中以当地原始民间的祭祀活动为主,祭神、迎神、舞神、拜神、祈祷共同创作,是一次奇特的旅行,每人的创作风格迥异,众多画面中展示出作者不同的理解和个性。

  富珲 传承▲

  富珲 年轮▲

  王军 圣烟▲

  王军 神惑▲

  王瑞华 夏琼之威▲

  王瑞华 藏女心事▲

作者▲

  此次展览的作品是把镜头对准了热贡藏乡的“六月会”,这是流传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境内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习俗活动,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传说很早以前,同仁地区有许多毒蛇猛兽危害人类,后来从印度飞来一只大鹏鸟,降服了这些毒蛇猛兽,最后落在了“四合吉村”附近的西山上,藏语把大鹏鸟叫做“夏琼”,也就是传说中的夏琼神,后来为了供奉他,定于每年农历的六月十六举办“六月会”。热贡群众广泛参与。它蕴含着宗教历史、民俗风情等丰富的文化内容,充满了神奇与欢乐。农历六月十六日“六月会”正式开始。先是由村里的法师带领神轿,一班人,进每家每户做法事,神轿里供的是夏琼神,为的是祛灾避邪、保护全村家家户户人畜平安,五谷丰登。“六月会”主要活动有:祭神、上口扦、上背扦、跳舞、爬龙杆、打龙鼓,最后是法师“开山”。从十七号早晨开始,每家每户做供品,把供品送到庙里去供奉夏琼神,然后由法师带领大家排队上山去煨桑,然后回到庙中,大家载歌载舞,场面非常壮观,活动一直延续三天。敲响铜锣召唤神灵,男人们在法师的带领下,排着长队到山上去插“松布泽”,即插旗杆。然后供上炒面等供品,点火煨桑。祭祀场面隆重而神圣,虔诚的祈祷,表露无余。用美洒先敬神灵,再喝下去或者搽拭身体,既强身又祛病,一举两得。在山上的煨桑祈祷之后,人们回到庙里,开始跳舞,在七、八种舞蹈中以神舞“拉什堆”、军舞“莫合堆”以及“勒什堆”这三种为主,还有“干”、高跷、面具“阿扎浪”等等。没结婚25岁以下的女子全部参加跳“干”,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上口扦”、“上背扦”和“开山”。“上口扦”是法师为自愿的年轻人在左右腮帮扎入钢针,也称为“锁口”,据说此举可防止病从口入。“上背扦”是将10--20根钢针扎在脊背上,舞者赤裸上身,右手持鼓,左手击鼓,边敲边舞。独特节奏的龙鼓、粗犷优美的舞姿、多彩华定贵的服饰、神秘虔诚的祈祷,给喜庆丰收的热贡藏乡带来了欢乐和浪漫,“开山”是法师用刀划破自己的头顶,把鲜血撒向四面八方,这是一种古朴奇特的祭天方式,充分表现了藏族人民勤劳、朴实、智慧和勇敢的品格。“六月会”分为三种类型:舞神、舞龙、舞军,场面恢宏壮观,舞姿潇洒粗犷,各村轮流举办,节日盛况空前。

陈长芬▲

  来自各地的嘉宾参加了此次开幕仪式,著名艺术家陈长芬及各界人士出席本次开幕仪式。



作者: 四季风-帆航    时间: 2016-10-11 17:34
谢谢分享  欣赏支持。
作者: 四季风-帆航    时间: 2016-10-11 17:35
谢谢分享  欣赏支持。
作者: 神州揽胜    时间: 2016-10-12 10:25
谢谢分享   欣赏支持。
作者: 神州揽胜    时间: 2016-10-12 10:26
谢谢分享   欣赏支持。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6-10-22 13:31

谢谢分享 欣赏支持。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6-10-22 13:31

谢谢分享 欣赏支持。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6-10-22 13:32

谢谢分享 欣赏支持。




欢迎光临 光影中国网 (http://sy.01ny.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