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在20出头就流露出的倔强眼神被捕捉入陈村的镜头,纳入复古油画的相框中,与她母亲茹志娟的《茹志娟日记》一书,同时被置入汉源汇咖啡馆二楼的玻璃柜中。同样被镶上金边油画框的女作家肖像还有铁凝、方方等——咖啡馆里暂无她们的书作,因而她们的照片被妥帖地挂在墙上……昨晚,“文学表情:陈村视觉文献展”在摄影家尔冬强的汉源汇咖啡馆开幕。陈村为聊表寸心,始终坐在一楼进门左手“看门的”位置,迎来送往各界宾朋。 图说:陈村 网络图 记录当下 在迎送客人、被求合影、接受献花甚至献歌十余档的空隙,“村长”接受了新民晚报专访。开始专访前,他拿起不离手的相机,先对着记者拍了几张:“拍下就是胜利!”于他,拍照最重要的意义,是记录当下,听起来更像是新闻摄影的理念。“有一天,有人看到了消逝的我们的照片,感觉就会像是如今我们看民国的照片。如果当时,有人拍下鲁迅、萧红和萧军的照片,那就一定是伟大的作品,所以我说:‘拍下就是胜利!’所以,别说什么构图、色调——那都是雕虫小技。情境一旦被捕捉下来,大家就能看得出人物关系。” 图说:陈村拍摄的史铁生 “村长”的拍摄生涯从1980年就开始了,据他最近整理,“在硬盘里的有40万张”。摄影,对于“村长”的最大意义,在于“占有”朋友、打败时间。“例如好朋友史铁生,这样好的朋友就消逝了,但是用摄影的方法就留下了。”时间是虚空的,人很可能想不起自己10年前在干什么,但是照片提供了时间、地点与场景,“例如我可以把今晚的照片编个目录——2016年11月27日汉源汇,在电脑里一搜索,就能想起。” 被摄入“村长”镜头的不少上海作家本人,都来到了现场,赵丽宏、金宇澄、沈宏非……“这些都是很近的朋友,平常我就会把拍他们的照片从网上传给他们,所以他们应该没什么太大的惊喜,除非我亮出一张他们30年前的照片——这里面有时光。” 图说:陈村拍摄的陈丹青 选择时机 “村长”自认为“一般没有遇到过拒绝被拍的人。我不是狗仔队,不会穷追不舍。”如果是反复拍摄的对象,那就说明他认为“他/她比较美,比较有个性。”陈村“心仪”的是木心,提及他必称“木心先生”。哪怕他知道对方不喜欢被拍,但也会选择时机。第一次拍木心先生,是在陈丹青召集的饭局上。陈村请人从台湾买来了木心先生的台版书籍,在饭桌上恭敬地请对方签名。此刻,陈村拍了一张。第二次,是“村长”与网友们一起去乌镇,木心先生出来与大家见面,就一起摄入了镜头。“村长”顺带提及此次展出的海报是烟雾缭绕中的陈丹青:“那其实是在木心先生追思会上,陈丹青主持时凝重的神情。”他身处陈丹青的一侧,正好在一个藻井下方,光线透过来,很自然……”他还觉得诗人翟永明的肖像应该被人看到:“别人读她的诗,又能看到她的肖像,会增加对美的认识。我拍的都是美的人。” 图说:陈村拍摄的舒婷和赵丽宏 他10年前在网上就发布过一批作家肖像,“让不认识的人之间认识了,就像今天有人来看展览,看到——啊!这就是舒婷啊!旁边那个就是课本里学过他作品的赵丽宏啊!”当代文学应该被大家认识、被人民认识,“我们本来就是为人民写作的。舞台上的人可能更容易被人认识,但是书本后的人,大家未必懂得欣赏……”前几天,史铁生的太太来看过展览了。“村长”说:“人是有感情的,总应该靠什么维系在一起——这绝不是名和利。” |
神州揽胜 发表于 2016-12-11 06:55
谢谢分享,浏览欣赏支持!
笨笨嘉 发表于 2016-12-14 10:18
谢谢分享 欣赏支持。
笨笨嘉 发表于 2016-12-14 10:18
谢谢分享 欣赏支持。
神州揽胜 发表于 2016-12-11 06:55
谢谢分享,浏览欣赏支持!
神州揽胜 发表于 2016-12-11 06:55
谢谢分享,浏览欣赏支持!
四季风-帆航 发表于 2016-12-10 17:43
谢谢分享,浏览欣赏支持!
红尘炼心 发表于 2016-12-10 11:21
欣赏学习老师佳作!顶
四季风-帆航 发表于 2016-12-10 17:43
谢谢分享,浏览欣赏支持!
欢迎光临 光影中国网 (http://sy.01ny.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