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中国网
标题: 朱鹮的和谐家园 [打印本页]
作者: 醉墨堂主 时间: 2020-11-3 12:22
标题: 朱鹮的和谐家园
朱鹮古称红朱鹭,朱鹮系东亚特有种。中等体型,体羽白色,后枕部有长的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皮肤裸露,呈鲜红色;繁殖期时用喙不断啄取从颈部肌肉中分泌的灰色素,涂抹到头部、颈部、上背和两翅羽毛上,使其变成灰黑色。
作者: 醉墨堂主 时间: 2020-11-3 12:22
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带,在附近的溪流、沼泽及稻田内涉水,漫步觅食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兼食昆虫;在高大的树木上休息及夜宿;留鸟,秋、冬季成小群向低山及平原作小范围游荡,寿命最长的记录为37年。在中国和日本南部繁殖的种群,通常不迁徙,为留鸟。分布于中国陕西洋县的种群亦不迁徙,繁殖期后向四周游荡。
作者: 醉墨堂主 时间: 2020-11-3 12:23
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至20世纪80年代仅中国陕西省洋县秦岭南麓有唯一7只野生种群。
作者: 醉墨堂主 时间: 2020-11-3 12:23
朱鹮非繁殖期通体白色,头、羽冠、背和两翅及尾缀有粉红色。翅下和尾下亦缀有粉红色,飞翔时极明显可见。最外侧飞羽几全暗褐色,仅基部的内外缘以及羽干白色。第二枚内翈沿羽干中央部分以及羽端暗褐,第三枚仅先端沾染一些暗褐色,其余飞羽全白色。头后枕部羽毛延长成矛状,形成松散的羽冠。
作者: 醉墨堂主 时间: 2020-11-3 12:24
朱鹮生活在浊温带山地森林和丘陵地带,大多邻近水稻田、河滩、渔塘、溪流和沼泽等湿地环境。喜欢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带的高大的树上。
作者: 醉墨堂主 时间: 2020-11-3 12:25
主要以小鱼、泥鳅、蛙、蟹、虾、蜗牛、蟋蟀、蚯蚓、甲虫、半翅目昆虫、甲壳类以及其他昆虫和昆虫幼虫等无脊椎动物和小型脊椎动物为食。觅食活动在白天。
作者: 醉墨堂主 时间: 2020-11-3 12:26
通常在水边浅水处或水稻田中觅食,也见在烂泥中和地上觅食。在地上觅食时常慢步轻脚行走,两眼搜觅前面地上,发现食物,立刻用嘴啄食。在浅水处或泥中觅食时主要靠将长而弯曲的嘴不断插入泥土和水中探觅食物。
作者: 醉墨堂主 时间: 2020-11-3 12:28
朱鹮受到生存环境恶化、天敌威胁和自身生物学性质的影响而濒危。由于适合朱鹮筑巢的高大乔木遭砍伐,以及适合朱鹮觅食的水田大面积改造为旱田,该物种的生存空间正在不断收缩,另外越来越广泛使用的农药也威胁了它们的安全。
作者: 醉墨堂主 时间: 2020-11-3 12:29
朱鹮种群高度密集,至今只有一个野外种群,一旦爆发疫情很容易造成种群灭绝,另外自身繁殖能力低下与抵御天敌的能力较弱也是造成该物种濒危的重要原因。
作者: 醉墨堂主 时间: 2020-11-3 12:29
在陕西秦岭南部一星期的拍鸟,从洋县到城固、西乡县,到处都有朱鹮的身影,一谈到朱鹮,每个当地人都会滔滔不绝的讲到最初的不理解,到后来人人爱鸟的故事,鸟与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天空如果没有鸟,世界会变小。
作者: 醉墨堂主 时间: 2020-11-3 12:30
作者: 醉墨堂主 时间: 2020-11-3 12:30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朱鹮种群数量已由1981年发现时的7只,扩展到现在的5000余只,其中中国境内4400只,陕西境内4100只,朱鹮受危等级由极危降为濒危。
作者: 醉墨堂主 时间: 2020-11-3 12:31
谢谢大家浏览。
作者: 有容斋主 时间: 2020-11-3 13:16


作者: 小草 时间: 2020-11-3 14:52
推荐周三微信专题作品
作者: 老石油 时间: 2020-11-4 08:19
{:7_298:}{:7_298:}
作者: 老石油 时间: 2020-11-4 08:19
{:7_296:}{:7_296:}
作者: 雨后春苗 时间: 2020-11-4 10:30
精彩拍摄,欣赏学习支持老师佳作!欢迎老师精彩继续!
作者: 栀子蓝铃 时间: 2020-11-4 14:35
精彩佳作,十分欣赏;期待更多佳作分享~
欢迎光临 光影中国网 (http://sy.01ny.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