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中国网

标题: 《挞谷子》(组照) [打印本页]

作者: 莫天正    时间: 2021-10-7 11:13
标题: 《挞谷子》(组照)


巴蜀地区农村管水稻收割叫“挞谷子”。“四四方方一座城,两个将军来攻城。砰砰砰砰几大炮,无数散兵进了城。”这是生活在巴蜀农村的老人对人工收割水稻、用拌桶挞谷子情景的形象描述。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进步,这样的场景在绝大部分地方已经消失。水稻收割已从当年的镰刀、挞桶进化为收割机下田和机械化脱粒。然而,在重庆市涪陵区的马武镇,仍然还能见到用镰刀收割水稻和摔挞拌桶脱粒的传统农耕劳作方式。




挞谷子的是一年农活中最为辛苦的事,是农人一年最为忙碌的时刻。头顶烈日,挥舞镰刀的农民,把一株株的稻谷割倒之后,就一大把一大把地抱到挞桶面前用边摔挞。让那些饱满成熟的稻子与拌桶木壁进行猛烈的撞击之后,一颗颗地脱离稻草,洒落到的到拌桶里面。





挞谷子的过程就像敲鼓一样,双手捏起一大把稻穗,用力朝绊桶里的架子上摔挞,扬起时稻梢在拌桶的围席上一擦,声音就成了“咚奇咚奇咚咚咚咚奇”,老百姓说这是“牛擦痒”。若是七八副绊桶同时下田,发出的音响在四山回应,不亚于威风锣鼓,又像是古战场上的阵前叫战。

作者: 莫天正    时间: 2021-10-7 11:15




挞谷子的过程就像几个人同时演奏一种乐器,要看的有看的,要听的有听的。这是一个集体项目,分工明确,配合默契。通常是两人割水稻,两人挞谷子,一人往晒场背谷粒。





有幸耳闻目睹农村人工收割水稻、用拌桶挞谷这种传统劳作方式,你才深切地体会到唐代诗人李绅为何要发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了!
2015年9月8日拍摄于重庆市涪陵区马武镇。


作者: 莫天正    时间: 2021-10-7 11:15
谢谢观赏!
作者: 唐河老徐    时间: 2021-10-9 10:11
欣赏纪实新作,祝福健康快乐!!!
作者: 唐河老徐    时间: 2021-10-9 10:11
{:7_296:}{:7_296:}




欢迎光临 光影中国网 (http://sy.01ny.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