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中国网

标题: 北京郭沫若纪念馆(28) [打印本页]

作者: 社会发展记录者    时间: 2022-3-25 09:49
标题: 北京郭沫若纪念馆(28)

郭沫若纪念馆地处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18号,东临什刹海,南望北海公园静心斋。1965年,北京市调整路名和门牌号以前,这里原为 "西河沿8号"。纪念馆占地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

生平展厅
280平方米,大门坐西朝东,门匾"郭沫若故居"为邓颖超1982年9月题写。郭沫若纪念馆所在地在清朝年间是恭王府的马号。民国初年,由乐达仁堂购买了这片地产,修建了如今的庭院。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先是蒙古人民共和国驻华大使馆馆舍,后由宋庆龄同志居住。1963年郭沫若由西四大院胡同5号迁入,直到1978年6月病逝,在这里度过了他一生最后的15年。

郭沫若逝世以后,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于1979年迁入本院,随后不久酝酿组成了"郭沫若纪念馆筹备小组"。1982年2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决定把郭沫若这个晚年的居住地定名为"郭沫若故居",同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郭沫若故居"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11月16日,郭沫若诞辰90周年时,"郭沫若故居"举行定名揭幕仪式,同时举办了短期的郭沫若生平展。1988年6月12日,在纪念郭沫若逝世10周年之际,"郭沫若故居"正式对外开放,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全国雕塑规划小组共同建造的郭沫若全身铜像在故居的草坪上落成,国家副主席王震为之揭幕。

1992年,北京市政府命名"郭沫若故居"为"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现更名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决定将"郭沫若故居"更名为"郭沫若纪念馆"。

2000年5月,郭沫若纪念馆经过一年的维修重新开馆,各展室陈列品做了大幅调整,更加方便游人从不同角度了解这位20世纪文化名人的的一生。[1]



作者: 社会发展记录者    时间: 2022-3-25 09:49


作者: 社会发展记录者    时间: 2022-3-25 09:50

作者: 社会发展记录者    时间: 2022-3-25 09:50

作者: 飞行的Bee    时间: 2022-3-25 17:27
作品漂亮耐看,精彩拍摄留影!欣赏支持老师佳作!
作者: 高山长流水    时间: 2022-3-25 22:12
社会发展记录者 发表于 2022-3-25 09:49

欣赏支持老师新春精彩作品,顺祝摄影快乐!

作者: 高山长流水    时间: 2022-3-25 22:12
{:7_298:}{:7_298:}欣赏支持老师新春精彩作品,顺祝摄影快乐!
作者: 高山长流水    时间: 2022-3-25 22:12
{:7_298:}{:7_298:}




欢迎光临 光影中国网 (http://sy.01ny.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