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中国网

标题: 北京人大附中翠微学校来宛开展研学活动 [打印本页]

作者: 龙行天下1    时间: 2024-1-21 23:18
标题: 北京人大附中翠微学校来宛开展研学活动
本帖最后由 龙行天下1 于 2024-1-21 23:44 编辑

北京人大附中翠微学校来宛开展研学活动
图文:光影中国网金韵摄影部  马骥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2024年1月21日,北京人大附中翠微学校的同学们,在校长带领下的带领下,来到大美南阳,开展研学活动。
                                              
   2014年4月30日,人大附中与海淀区教委签署协议,翠微中学、卫国中学由人大附中正承办,两校合并更名为人大附中翠微学校,该校系海淀区教委所属的一所全日制公办完全中学。人大附中翠微学校初中部即原卫国中学校址(玉渊潭南路普慧南里,复兴路21号) ,高部即原翠微中学校址(海淀区翠微路1号)。两校部均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毗邻中华世纪云、军事博物馆、玉渊潭公园,具有良好的人文地理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教育氛围。
    人大附中翠微学校是人大附中联合学校的成员校,由人大附中联合总校常务副书记,人大附中书记、副校长刘小惠出任校长。市区政府、教委和中国人民大学大力支持该校发展。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00多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近40人,其中人大附中派出管理团队及教育教学骨干17人,涉及中学各学科,包括北京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4人,博士2人,海淀区兼职教研员7人,这些教学骨干均来自于人大附中一线教学及管理岗位,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及管理经验。
    人大附中翠微学校将秉承和发扬人大附中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与人大附中统一课程设置、统一教学管理平台,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实现同步集体备课,借助墓课教学项目,与人大附中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国际交流资源,共享社团活动资源。选派优秀学生到人大附中体验学习,为学生搭建素质教育大舞台,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兴趣,发展自己的特长,体会成长快乐,孕育人生梦想。人大附中翠微学校将以全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特色发展为目标,吸取三校精华共同打造一所人民满意的优质学校。
   该校全名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翠微学校",是人大附中联合学校的成员校,系北京市海淀区教委所属的一所全日制公办完全中学。
一.参观南阳武侯祠
    南阳武侯祠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南阳市城西卧龙岗上,初建于魏晋,盛于唐宋,有1800多年的历史,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隐居地,也是汉昭烈皇帝刘备三顾茅庐之处。
来到了诸葛躬耕地——南阳武侯祠,探寻历史印记,聆听古今轶事,共享成长之乐,培养爱国之情。老师详细的介绍了一代圣贤----诸葛先生的生平事迹,并带领同学们们一起诵读《出师表》,领略古人的忧国、爱国之情。    参观了武侯祠的文物古迹,游览过程中,每到一处古迹、对联、石碑前,同学们们都纷纷驻足观看,领略了三国的悠久历史,从智圣诸葛亮身上学习“忠”、“智”精神,无不赞叹诸葛孔明之智慧、卧龙文化之瑰宝。
   日月同悬出师表,风云常护定军山。青山绕郭宜龙卧,翠柏参天有,有庐堪千古,读策定三分。草庐卧龙,王佐动先主三顾,兰田生玉,英才起吴帝唯称。梁父吟成高士志,出师表见老臣心。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诸葛亮乘木牛流马, 持连弩, 驱吐火木兽 ,创八阵 ,服三国演义群将。逍遥子 踏凌波微步 ,游北冥, 于天山折梅 ,摆珍珑 ,会天龙八部。一对二表三分鼎, 六出七纵八阵图。学生通过本次研学,学生们了解了三国文化,品味了三国文化,决心向智圣学习,做忠诚楷模,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努力学习,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二.参观南阳汉画馆
    南阳汉画馆是汉代艺术的宝库,也是我国建馆最早、规模最大、藏品数量最多的汉代画像石刻艺术博物馆。南阳市汉画馆的画像石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几乎涵盖了汉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最直观的视觉艺术形象彰显着汉代‘南都’‘帝乡’的盛世辉煌,堪称一部图像式的汉代史。
    南阳市汉画馆从半个多世纪以来南阳发掘出土的2000余块汉画像石中,精选出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较高的珍品200余块,根据画像石所反映的不同主题,按画面内容分厅分类进行展出。依次为生产劳动、建筑艺术、历史故事、社会生活、天文与神话、角抵、舞乐百戏及祥瑞升仙八大部分,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汉代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画像石主要表现当时“耕耘”“捕鱼的场景。建筑类画像石上刻有双阙、厅堂、楼阁等,是汉代建筑成就的生动体现。
   “古之君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游学天下以广见闻;今北京人大附中翠微学校学子,修文立德,知行合一,越古今之藩篱,明大汉之风华。”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活动是近年来国家着力提倡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
    北京人大附中翠微学校的研学旅行,是一种以实践和体验为主的学习方式。它是在自然情景中进行的实践课程,是立体化全方位对学科知识进行的有效融合。沿着这场汉画之旅,听从历史的遗音,踏访古人的匠心。
                                           




欢迎光临 光影中国网 (http://sy.01ny.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