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24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邓窑青瓷恒久闪耀 彰显邓州文化自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楼主| 发表于 2023-6-19 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龙行天下1 于 2023-6-19 06:37 编辑

邓窑青瓷恒久闪耀  彰显邓州文化自信
图文:光影中国网金韵摄影部   马骥
   2023年6月16日,光影中国网走进邓州恒盛邓窑青瓷创艺有限公司,全程拍摄非遗邓窑青瓷恢复古代邓瓷烧制过程。
   秉持工匠精神,贯之严谨态度,邓窑青瓷恒久闪耀,发扬文化传承,成就邓州名片,彰显邓州文化自信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上的特殊遗产,具有十分宝贵的历史文化、艺术文化以及审美价值的遗产。南阳盆地的邓州邓窑邓瓷既是邓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享性,又是佐证邓州天宝物华的本真性,也是自然资源与人类文化多样性融合发展的独特性、必然性。
    邓瓷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邓州文化有着不可或缺的文献价值,历史地位和艺术品质。随着邓州城市改造,道路重修改建,机缘巧合下,在地底埋藏多年的“邓瓷”也逐渐解开了神秘的面纱。在出土的古代邓瓷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邓州这座古城的沧桑变换,匠人在时代洪流下不畏艰辛,献出毕生心血的“工匠精神”,邓瓷的出土无疑给邓州的历史文化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邓州邓窑邓瓷——创烧于晚唐,鼎盛于宋,沿之于元,断烧于明。南宋叶寘撰《坦斋笔衡》:“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江南则处州龙泉县,窑质颇粗厚。政和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
   南宋顾文荐撰《负暄杂录》:“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江南则处州龙泉县,窑质颇粗厚。宣政间,京师自置烧造,名曰官窑。”
   众多历史文献资料证明,邓窑是古代中原地区重要的瓷器烧造地,在中国瓷器烧造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为传承发展邓瓷产业,弘扬宣传邓州文化。自2017年8月始,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恒盛”邓窑青瓷创艺有限公司研发部科研攻关小组,踏遍邓州境域的几乎所有山脉采掘胎釉矿料,由河南地矿局地质队检测胎釉物理化学指标。2017年第一次点火开窑,试验试烧胎釉矿料。在失败了数百次后,终于在2018年复烧邓瓷成功,采用纯天然矿物质胎釉矿料,经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通过对邓瓷的材料元素分析表明,“恒盛”复烧的邓瓷与古代出土的邓瓷瓷片,相似度已达80%。后投入生产,邓瓷一经面世,便收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对于陶瓷行业,是一次不小的惊举。莅邓探访邓瓷的“大国工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汝瓷大师朱文立,曾先后8次观摩指导工作,考察品鉴邓州出土的青瓷说:“邓州青瓷,比临汝窑深带黄的釉色青瓷精美,它与耀州青瓷比肩,仅次于‘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作为州府所在地邓州,团结路等遗址具有地方州级督管的官窑“贡瓷”和宋、金榷场(集市贸场)属性。”2019年4月上旬,河南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收藏理财》杂志总编徐斌:“我把邓州新出土的邓州邓窑青瓷残片,请北京故宫博物院‘瓷器泰斗’鉴赏,94岁高龄的耿宝昌老先生说:‘真没想到邓窑青瓷釉色烧造这么好啊!’”早在2017年9月,朱大师曾把邓州划花、印花、画花青瓷请耿宝昌予以鉴定。“泰斗”、大师的肯定,团队为失传800年的邓州邓窑青瓷,坚定了宏扬工匠精神的信心,自信一致,高瞻定位: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邓州“贡瓷”,是城市“文化立魂、文旅入魂、文创铸魂、文市凝魂”的工匠精神理念!。
   自邓瓷发掘复烧以来,恒盛邓窑青瓷创艺有限公司出品的邓瓷产品广受好评,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喜爱。邓州市委书记邓俊峰更是给出了“邓瓷就是邓州名片”这样高度的评价!
邓瓷代表着邓州神秘而久远的文化特征,是邓州人的根基文化。古代的邓瓷工匠用自己的双手打造出了一件件精美的瓷器产品,现代工匠更应如是。“工匠精神”绝不是一句空洞口号,而是一种优秀文化、一种宝贵财富。对于企业而言,无论是技术创新或是思想创新,“工匠精神”都是实现企业突破创新、实现可持续经营的必然选择。而恒盛邓瓷的工匠们,也会秉承这种精神,致力于打造更精美,更加优秀的邓瓷产品,这精神如火般炽烈,每一名工匠都是熊熊燃烧的烈火,他们将会用实际行动,从自身出发,燃起心中的烈焰。做一个文化传承的纽带,一个为邓瓷事业奉献终生的合格工匠。
    2016年4月至2021年12月,邓州市在团结路(明清古城)改建中,先后出土近30件瓷器残件碎片,邓瓷缓缓进入人们的眼帘,邓瓷文化也在邓州人中传播开来。《收藏快报》、《理财收藏》发表的19篇邓州市出土瓷器残件碎片文博论文“考古科研传承创新发展南阳新时代非遗代表性项目邓瓷技艺。保护邓瓷文化,任重道远,永无止境!”邓瓷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历经了唐、宋、元等几个朝代的冲刷,已经渐渐地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殆尽。邓州几百万的居民也慢慢在漠视自己家乡本土的文化。而文化是城市发展重要的条件之一。更令人遗憾的是自2013年12月至2016年10月,河南省连续举办四届陶瓷艺术大展,在全省18个地级市陶瓷艺术参展中,唯南阳地区的陶瓷艺术是盲区、空白,无陶瓷参展。
    2022年5月2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讲话中的11个关键词:“基因”“血脉”“不可再生”“不可替代”“文明资源”“文化遗产活起来”“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多重价值”“承载中华文化”“价值符号”“文化产品”,给足了“恒盛”邓窑青瓷“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文化自信源动力量。
为此,恒盛邓窑青瓷创艺有限公司启动采取一系列保护邓瓷历史文化措施。
一、打造邓瓷文化创艺产业园“邓瓷文化创意园产业园”以北宋官窑“邓瓷”为核心,建立建全产业链,夯实“邓瓷之源”地位,塑造区域文化新标杆,打造邓窑“贡瓷”文化城市名片
二、从自身出发,利用新媒体、做短视频,或直播等形式,宣传邓瓷产品,弘扬邓瓷文化,大力宣扬以邓州文化为基础的邓瓷周边产品。
三、积极参加社会各界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活动,如:世界非遗日、非遗进景区等对邓瓷文化有力宣传的社会活动。
四、同文旅产业紧密合作,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正确引导下,邓瓷已致力于寻求与文旅产业的合作,以推动邓瓷产业的宣扬保护与发展。让邓瓷与更多产业相互紧密融合,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此外,还与多家国内外陶瓷企业、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不断提升邓瓷的市场竞争力,以此达到传承保护的目的。
五、加强与外界交流,让更多人了解邓瓷文化,承办陶瓷培训班,培养更多邓瓷人才,面向大众,把邓瓷文化铺展开。
   文化不能不传承,技艺不得不创新。2021年8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早在2005年12月,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盘活遗,坚守其本,不忘来时路;盘活遗,与时俱进,砥砺向前
     恒盛邓窑青瓷创艺有限公司的工匠们在不断恢复古代邓瓷烧制的同时,也在致力于追求更契合现代人们的邓瓷产品,现在创新出的产品已经有茶具、酒具、餐具等系列产品,广受好评。邓瓷工匠们把古今文化更好的融入在一起。邓瓷产品的创新将会把“邓瓷”这一文化推向一个新浪潮。从而更好的服务大众,为宣扬邓州文化尽自己最大的一份力。
    南宋叶寘撰写的《坦斋笔衡》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 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
邓州市恒盛邓窑青瓷创艺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以邓州文化为本的邓瓷产品的本土企业。厂址位于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新华路与杏山大道交叉口东220米。现有场地7亩。企业总资产800万元。公司于2018年复烧邓瓷成功,经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分析报告,与古代瓷片相似度达到80%,决定投入生产,力求做到最还原的邓瓷产品,产品一经面世就收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喜爱。公司致力于纯手工打造邓瓷产品,结合邓州文化,传承古代邓瓷,发扬新时代风貌,发展更好的邓瓷产品。在市委市政府的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正确指导下,邓州市恒盛邓窑青瓷创艺有限公司现有工人20余名,其中省级非遗传承人1个,市级非遗传承人2个。每年产值达300万余元。恒盛邓窑青瓷于2021年被评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年被评为“邓州十宝”,2023年被评为“邓州礼物”,邓瓷产品现在已经深入邓州人民的生活,用于赠送礼品等作用,邓书记指出,邓瓷现在已经成为“邓州名片”。
    邓瓷历史悠久,邓瓷复烧至今已经成为邓州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恒盛邓瓷选用纯矿物质釉料,经过72道古法炮制,经过1300度的淬炼,脱胎成瓷。邓瓷以其优雅的造型,古朴的釉色,精美的刻花,深受邓州市各级人民的喜爱。公司不断进取,与各行各业紧密连接,密切合作,打造以邓州文化文主体的周边产品,公司本着“工匠精神”,每一步都力求做到细致入微,打造南阳地区第一家陶瓷产业标杆企业。
    李金澎,男,1995年生于河南邓州,2018年参加工作,现任邓州市恒盛邓窑青瓷创艺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总经理职务。2018年初,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创办了邓州市恒盛邓窑青瓷创艺有限公司。此后,李金澎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精神,亲自到各地学习技术,跟随师傅上山采集矿石,刻苦钻研,并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传播邓瓷文化、邓州文化,让更多人了解了邓瓷文化,对邓州的历史文化进一步的的进行了传承和宣扬。打造了一张具有邓州特色的文化名片。公司产出的邓瓷作品被邓州市多次点名表扬,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肯定。2021年,取得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2022年邓瓷茶具荣获“邓州礼物”荣誉称号,邓瓷也随之走出邓州,为邓州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南宋叶寘撰写的《坦斋笔衡》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 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奠定了邓瓷的历史地位。随着邓州花园街的拆迁,邓瓷的神秘面纱也被缓缓揭开,经专家各方面讨论验证,得出结论,邓瓷始烧于唐,兴盛于宋,距今以有800多年的历史。邓瓷的出土无疑给邓州的历史文化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李金澎钟爱绘画艺术,对陶瓷、泥塑也颇有研究。那是2018年的大学暑假,当他从郑州回到家乡,第一次看到邓瓷精美的花纹和晶莹的釉色,就被邓瓷所吸引,吸引他的不仅仅是瓷器本身,更是背后蕴藏的邓州这座古城千百年来的历史文化。当他第一次捧起邓瓷古代瓷片,就被沧桑的质感所震撼,回到家后,李金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可谓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经过几次心理斗争之后,他毅然决然放弃了去往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扎根家乡,复烧邓瓷,之后的几年中,总是可以在山沟里,看到他上山采集釉料的身影。在烈日炎炎下,看到他精细捶打矿石的动作。在月夜里,看到他守着窑炉的模样。烧制并没有那么简单,矿石里面的微量元素的含量是决定烧制成型的重要因素之一,李金澎寻遍汝州、耀州、龙泉等地,寻师访友,致力于解决每一道难题,刻苦攻关每一个看似没有答案的问题。在此期间,烧制的失败已是家常便饭,他曾无数次的想要放弃,但每一次的汗水都在给他加油,每一次的心力交瘁都在为他鼓劲。虽有前人的经验,在无数次的反复中,终于在2019年,复烧出邓瓷,经过上海硅酸盐研究院的元素分析,与出土的邓瓷古瓷片相似程度已经达到80%以上!宣布复烧成功,邓瓷一经面世,便收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对于陶瓷行业,是一次不小的惊举。大国工匠朱文立不止一次的来到厂里指导学习。更是得到了故宫博物院古陶瓷协会会长王丽英的高度关注,她也曾两次到厂里参观指导工作。时至今日,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邓瓷的热度越来越高,慕名而来的人们也越来越多,邓瓷和邓州慢慢形成了紧密的联系。作为“邓州名片”,邓瓷是宣扬邓州形象的必不可少的助推剂。
邓州市委书记邓俊峰曾指出“邓瓷就是邓州的名片”。邓瓷,作为邓州的名片,荣获了不少的奖项和荣誉。“鹤壁中原文化节”“黄河非遗展”“邓州市油菜花节”作品还被评为“邓州十宝”“邓州礼物”,李金澎也被评为“邓州市非遗传承人”。这些奖项荣誉是各界对于邓瓷发展的肯定和认同。
   自2018年恒盛邓窑青瓷创艺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在李金澎的带领下,以其自身对艺术设计发展的理解为主导,将邓瓷和邓州现代文化深入结合,把传统邓瓷作为文化蓝本,外出借鉴制瓷新工艺和花型,制瓷工艺不断精进成熟,邓瓷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使更加具有邓州特色的邓瓷广受好评,更是将邓州的文化深入人心。在李金澎的推动下,更多的人开始了解邓瓷文化,并呈向外辐射性的用邓瓷,传播邓州文化。并且李金澎还致力于寻求和其他产业合作,他与邓州文旅事业紧密结合,达成合作,共同策划筹办以邓州文化为基础的活动,吸引更多外地游客“来邓州,知邓州,爱邓州”。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此外,他还与多家国内外陶瓷企业、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不断提升邓瓷的市场竞争力。
近些年来,不仅专注于产品的生产,同时也致力于邓瓷文化的宣传推介。在工艺作品展、旅游文化节、建设美丽乡村等活动。努力宣传邓州文化,邀请外地朋友来邓州做客,其中不乏一些外地企业家、商界朋友。他还亲自作为导游,给外地朋友亲切介绍邓州的风土人情,大家都表示邓州可以称得上是“世外桃源”。李金澎在继承传统上又不忘不断创新,继古呈今,传承发展。以自己薄弱的力量,承载着热爱着邓州人民的期望。
他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能停滞不前,更加努力钻研的同时,认为社会期望值高,更不能掉链子,要回馈社会。他十分注重文化技艺的传承和发扬,把自己所学所得都毫无保留的教给他人,更好的传承邓瓷制作技艺,并且开设培训班,进行学习交流,带领培养更多技术型人员。李金澎带领培养更多技术型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他坚定信念,不断追求卓越。在他的带领下,邓瓷产业逐渐焕发出新的活力,为传承和发扬邓州的历史文化,为邓瓷的复兴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邓瓷在他的引领下,不仅传承了古老的工艺,还在创新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邓瓷的繁荣助力了邓州文化的传播,更为邓州地区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认同。
在时代洪流的洗礼中,邓州这座沧桑却又焕发着新鲜活力的城市像一颗老蚌里的珍珠,沧海横流中愈发的闪亮。邓州这座古城每处建设,一草一木,都包含的是每一个邓州有志青年的真切的希望,这些希望如火般炽烈。李金澎也只是这熊熊烈火中一颗小小的火星,但他将会用实际行动,从自身出发,用自己微弱的亮光点燃他心中的烈焰。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一个文化传承的纽带,一个为邓州发展奉献终生的青年。
    公司生产的邓瓷产品现有“邓瓷镂空茶具”、“邓瓷茶具十件套”、“邓瓷中国碗,盘”、“邓瓷自动茶具”等系列产品,约有几十个品种。公司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人才战略,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和新产品研发力度,不断创新开发以邓州历史文化为基础的邓瓷周边产品,受到各地区的机关、企事业单和群众的喜爱,销路以铺遍整个邓州市,及郑州、上海、北京等地。大大提升市场竞争力。
   公司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紧密联合社会各界,景区、学校、企业等,使品牌知名度迅速攀升,邓州市广播电视台为邓瓷出了专题《窑出旷世之美—邓瓷出窑略记》,《中国经贸讯》副社长魏三军也特地为邓瓷出了报道、南都晨报也报道了复烧邓瓷的咨询、河南日报也上载了邓瓷的风貌。等一系列报道。产品曝光率企业成立之后飞速疯涨,也让越来越多的人们了解邓瓷,爱上邓瓷。恒盛邓瓷拥有两个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恒盛邓于2021年,已申请并成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有邓州市级传承人2个—李金澎、刘友缘。省级传承人1个—洪涛。2021年企业被评为《诚信经营示范企业》2020年参加中原(鹤壁)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产品被评为创意金奖、创艺银奖。2022年参加618电商活动节被评为《优秀商家》。2022年被评为“邓州十宝”,2023年被评为“邓州礼物”。此外,恒盛邓瓷还加强校企联合,与南阳理工学院和河南工业大学紧密联合,培养更多制瓷人才,邓瓷不断创新研发,以各地制瓷基础作为,加强自身优势,推动邓瓷行业发展,发挥文化载体作用,推进邓瓷文化产业区的成立和发展。,为邓瓷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的推广奠定基础。邓瓷行业培养人才,鼓励企业人员外出学习,也邀请相关人员来公司指导技艺,公司先后邀请中国故宫古陶瓷会长王丽英、大国工匠朱文立、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孙新民等行业知名人士来公司指导传授技艺。恒盛邓瓷也注重培养人才,从选料、粉碎、手工、素烧、上釉、烧成,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做到事必躬亲,亲手传授,提高学员对邓瓷烧制的兴趣,间接解决了农村贫困户,社会无业人员的一系列就业问题。作为邓州名片,恒盛邓瓷一直以社会责任为己任,重视自身发展和社会责任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力所能及的事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