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贾林伟)11月25日,本报奖励摄影作品《陶岔渠首》的作者郝行舟,为其颁发荣誉证书并聘请为本报特约记者,赠阅南阳日报、南阳晚报、南都晨报各一份。这一举措,旨在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报道大美南阳,进一步做好党报宣传工作。
本报11月25日在一版头题位置,以五栏宽的超常规格刊发了郝行舟的航拍照片《陶岔渠首》,开了本报创新图片新闻报道的先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新会作出批示:“今天的报纸让人耳目一新,大图片、大视野、大格局,既反映了市委中心工作,又接地气、合民意,很有新意。希望新的一年,报纸开拓创新,办得更好、更出色。”
近年来,本报把“社会办报”列上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加强通讯员培训、开辟发稿园地等多种措施激励通讯员多写稿、写好稿,倡导把镜头更多地对准基层、把版面更多地留给群众,进一步增强新闻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郝行舟,是南阳通途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因为公路设计的工作需要,他自1987年开始从事工程摄影工作,今年新购置了八轴航拍飞行器,特意对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和干渠沿线的公路建设进行拍摄,摄影作品《陶岔渠首》由此诞生。1
郝行舟(右二)接受本报颁发的特约记者聘书。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