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中国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缘何都是3:2?从照片比例趣谈相机历史

查看数: 1866 | 评论数: 37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5-6-13 10:26

正文摘要:

缘何都是3:2?从照片比例趣谈相机历史 作者:龚明    来源:ZOL

回复

红山幻影 发表于 2015-6-13 10:46
  不管怎么说,在摄影诞生的前期,照片尺寸更多是受到技术的限制,而在百年之后,人们对于画幅的观念更多的在于传播与视野习惯,不在会因为设备需求而妥协。未来,我们可以预测到在几十年内,3243依然是数码设备的主流比例,但是169会更多的在手机等交互媒体设备上出现。尤其是在摄影与摄像相结合的时代,宽幅设备会更加受到厂商和消费者的追捧。
红山幻影 发表于 2015-6-13 10:46
未来,传播媒介也会对相机市场产生影响。
          那么,照片尺寸是否会跟着影视比例而发生变化呢?答案是肯定的。例如如今一些手机已经把照片的原始比例调整为16:9,这种比例更加适合手机拍摄,照片在浏览时更加符合16:9的屏幕显示。但是在专业设备领域,照片输出仍然有巨大的需求,因此3:2或者是方形画幅,仍然不会改变。
红山幻影 发表于 2015-6-13 10:45
如今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离得更近我们需要更宽的荧幕才能提升视野感受
          那么为何现在的电影如此热衷于169呢?原因是,我们如今的投影质量和显示质量,使得我们可以离屏幕离得更近,而现实的播放环境也决定了我们注定会离屏幕更近。在近距离观看时,上下距离的影响已经变得很小了,而左右更宽广,会使得我们获得更好的视野效果。
红山幻影 发表于 2015-6-13 10:43
说到电影,169,甚至于现在的219都已经非常常见了,为什么电影要用更宽的荧幕来展现呢?其实并不是为了看的视野更大,而是因为如今我们的显示质量越来越好,我们可以离屏幕离得更近了!如果想要提升视野空间,更高的荧幕,也就是更接近半球型或者方形的荧幕仍然是最好的方法,说直接了,目前的IMAX技术,就是这么做的。(详情参见从《星际穿越》解析IMAX商业妥协之路
红山幻影 发表于 2015-6-13 10:43
未来市场 宽画幅更适合现代传播
          在未来,照片画幅会不会发生转变呢?或许这不会再取决于相机的照片尺寸,而更多得会受到媒体设备与影视设备的影响。
红山幻影 发表于 2015-6-13 10:42
43画幅可以更合理利用像场,并且提高数码集成程度
         本来,实现比例转化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是由于视频胶片的尺寸一般为1.33,也就是4:3,因此这类画幅很快就可以被人们接受,并没有出现太多的阻力。
         现在来看,43画幅,仍然是小型节省成本与降低研发难度的重要方式!
红山幻影 发表于 2015-6-13 10:42
43画幅成为了小机器的福音
         在小型化低成本镜头上,大家最大的问题是像场不够用了;而且由于当时传感器技术有限,无法把CCD的长度做到很长,因此人们需要尽可能得在小体积上实现更高像素,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比例做的更方!大家知道,所有几何图形中,对角线距离相同,图形越接近圆形,图形面积越大。因此,虽然早期数码相机仍然是32,但是二十一世纪之后,很多厂商开始使用43的画幅,在这种比例下,可以尽可能在低成本传感器和镜头设计上,实现高像素。
红山幻影 发表于 2015-6-13 10:41
如今43画幅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
         当3:2已经成为了一种审美习惯时,4:3突然崛起,并不是因为4:3更出色,而是因为在数码时代,影像技术出现了一次“倒退”。随着时代改变,人们不在喜欢体积巨大的相机,因此例如手机摄像头、小型数字相机如雨后春笋般到来。
         在上世纪6080年代,一场光学设计的全球竞争悄然打响,从德系徕卡蔡司到日本的尼康佳能,大家不计成本、不计体积重量开发了一大批如今看来仍然是怪物一样的镜头。但是到了90年代,人们发现虽然精密设计已经可以把镜头光学素质做到极致,但是有两个问题却突然出现:小型化与成本控制。

人才招聘|手机版|小黑屋|南阳网 ( 豫ICP备05017472号 )

GMT+8, 2025-9-24 20:1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