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中国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作品解析(第三期)--从《伤痛的家园》谈摄影师的“眼到手到”

查看数: 7400 | 评论数: 12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7-3-15 16:22

正文摘要:

本帖最后由 小草 于 2017-3-16 15:20 编辑     《伤痛的家园》这组片子是光影网影友“挽着月亮散步”(杨梅菊)的一组作品。2015年这组作品获得中国摄影报“感动典藏”月赛第五期人文组2等奖。 ...

回复

光武大帝 发表于 2017-4-2 17:12
{:7_296:}{:7_296:}现实主义的杰作!
高山长流水 发表于 2017-3-27 23:58
      关键是作者有强烈的环保意识,这些白色垃圾充斥着我们的田园,不仅伤痛伤痛着本来应该美好的家园,更伤痛着作者的心!这组片子能唤醒人们克服陋习,自觉爱护我们的家园,使她不再伤痛!
农家香韵 发表于 2017-3-20 18:53
{:7_296:}{:7_296:}{:7_296:}{:7_296:}
四季风光 发表于 2017-3-17 15:11
因为司空见惯,所以熟视无睹,这恰恰是考察一个摄影师眼力的场合。能在别人见怪不怪的地方发现独特的拍摄主题,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人常说:重要的不是机身前边的那个“头”,而是机身后边的那个”头”。这组照片就是一个很具体的注解。
文武 发表于 2017-3-16 18:12
7
文武 发表于 2017-3-16 18:11
化腐朽为神奇,需要心灵的感应。需要眼手同步,正如小草老师所说有内涵作品是需要外延所表现的。
文武 发表于 2017-3-16 18:11
化腐朽为神奇,需要心灵的感应。需要眼手同步,正如小草老师所说有内涵作品是需要外延所表现的。
印益 发表于 2017-3-16 16:38
它就在我们身边。
丹江冰 发表于 2017-3-16 13:39
触目惊心,点评到位!
小草 发表于 2017-3-16 10:55
司空见惯的场景,眼到了,立意有了,剩下的就是手到的事。眼到手到,好的作品才能创作出来,相反,眼到手不到,或眼不到手到,都无法创造出一件有内涵的作品来。很受启发!
乐在图中 发表于 2017-3-16 09:46
受益匪浅,谢谢分享!
秦.岭 发表于 2017-3-15 16:25
原本周五发的第三期,因为可能本人有事,提前发帖。

人才招聘|手机版|小黑屋|南阳网 ( 豫ICP备05017472号 )

GMT+8, 2025-2-9 09:3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