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醉墨堂主 于 2018-5-2 21:40 编辑
这次黔东南之行是参加台江县的姊妹节,由于去的早,第一站到的镇远。对姓氏文化研究比较有兴趣,每到一个地方都想把当地的同姓人迁徙定居的情况做个大至的了解。在宗亲田应斌、田兴顺的陪同下,走访了镇远老城和历史遗址。在读田永红先生的小说《丹王》的时候就知道了镇远县因一个人而得名,这就是田景贤,历史上西南地区赫赫有名的人物。 田景贤(1235-1297)宋代思州务川县人,字德孚,田佑恭七世孙,宋宝佑五年,奉诏率兵修筑石屏山长城,1258年被赐名镇远州,授任知州元帅。 景贤公自幼勤奋好学,演文习武好与人交,16岁时其父去世,袭父职,任南平军各洞宣抚使。在胞叔田应庚(宋守御使)、田应已(忠胜军副都统)扶助下,维护社会安定,使地处四周动乱的思州,民安物阜。宝佑五年(1257年),宋朝廷嘉许。咸淳年间,又于隘头上衙(含沿河县客田乡)设立巡检司,以族人田宗恕为巡检,加强了对元兵的防范。 德佑年间,京都临安防卫空虚,形式危及,谢太后下令各地勤王。田景贤与播州行州扬帮宪各率兵远程赴临安勤王。1271年景贤率十万苗兵行军至真州(今江苏仪征县)适遇元兵,协助真州知州苗再成、守将赵孟锦与元兵大战于老鹳嘴(俗称黄天荡),首战告捷。是年四月,朝廷加委田景贤为团练使,率兵入卫京都。九月又擢升为福州观察使,仍镇守京都。是时丞相陈宜中当国。十二月,陈宜中派属官柳兵到元军求降,田景贤遂率师还乡。 元至十四年(1277年)五月,归附元朝,授予安抚使。 关于田氏入主大西南是由陕西西河州军民千户侯田宗显入黔任黔中太守开始的,至永乐十一年的八百三十一年里,称王称霸超过了历代王朝。田氏土司与南方其他三土司,被民间称之为“思播田扬,两广岑黄”,形象的描述了思州、思南田氏,播州扬氏和两广的芩氏的黄氏五大土司当年的赫赫威名和熏天权势。 在这片江山的缔造者田氏土司,朱元璋不得不称之为“田氏之丰功伟绩如日月之经天,忠君致主若江河之行地”。也因为思州、思南末代田氏宣慰司为争夺大万山朱砂矿,将两思的矛盾推向白热化,钻进了明朝庭布下的“改土归流”“撤司建府”的大网。通过这一事件,不仅使贵州建省,而且由此开启了全国改土归流的先河,为我国后来改土归流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更是拉开了贵州,乃至大西南封闭落后走向文明的历史帷幕。 一个家族的兴衰与国家的命运是紧紧相连的,这片流域的大乌江、沅江在述说,静静的舞阳河在述说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