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龙行天下1 于 2020-5-30 23:27 编辑
南阳市社区志愿者协会宛都公益开展“弘扬传统文化感受汉画传拓魅力”培训活动 图文:光影中国金韵摄影部马骥 周垠泉 李想 2020年5月30日,为丰富志愿者精神生活和传统文化生活,了解中华民族非文化遗产历史,提升志愿者综合素质,回馈志愿者多年来无私奉献!南阳市社区志愿者协会宛都公益与雷神商学院,联合举办2020年“弘扬传统文化,感受汉画传拓魅力”培训活动。光影中国网摄影师全程跟踪拍摄。 马骥老师,河南省南阳市文物考古发掘技师。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宣教部主任。中共党员,南阳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中国汉画学会会员,南阳社区志愿者协会理事,南阳社区志愿者协会圆梦志愿团副团长,南阳刘秀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济宁任城汉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南阳第十六小学校外辅导员,先后在南阳广播电台,南阳日报,南阳晚报等杂志报刊发表文物古迹文章100多篇。出版编辑了《南阳云朝寺十八罗汉》《刘秀故里在宛诚》书籍。为宣传南阳文化,南阳汉文化历史,先后免费为南阳龙鑫国际酒店,南阳豫和堂文化健康公司,南阳工业技术学院。南阳库家软装公司,南阳第四十七小学,南阳第十六小学,镇平红缨实验学校讲课。 马骥老师,首先为大家讲授中国国学----尊师重教,从孔子拜老子为师,拜7岁小孩项橐为师,拜琴师蔡襄为师,用汉画拓片的展示形式,向大家充分说明了孔子一生勤奋好学,正如孔子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学无止境”“人活到老要学到老”“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从古代历史帝王和文人,讲到现在领袖伟人,讲到毕业30年后学生写的怀念老师的散文,如何尊重老师,用生动的故事向大家传授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 马骥老师为大家讲授南阳历史汉文化,传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拓技艺,拓片,指将碑文石刻、青铜器等文物的形状及其上面的文字、图案拓下来的纸片。拓片制作技艺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是使用宣纸和墨汁,将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图案,清晰地拷贝出来的一种技能。拓片是记录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凡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民俗、文学、艺术、科技、建筑等都可以从中找到有益的材料。广义的拓片就是将宣纸蒙在器物表面用墨拓印来记录花纹和文字。拓片数量、内容之丰富可谓包罗万象,如甲骨青铜、碑刻墓志、摩崖造像、钱币画像等。狭义的拓片主要指碑拓。许多已散失毁坏的碑刻,因有拓片传世,才能感受原碑刻的内容及风采。 汉画像拓片汉画是指汉代遗留下来的画像石、画像砖、墓室壁画等,是绘画与雕刻的结合。汉画拓片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其中拓片分为朱拓和墨拓两种,分别是用朱砂和墨汁作为颜料拓印,表现出不同的色彩效果,而且古代把刚出土的石刻常用朱拓。 南阳市社区志愿者协会宛都公益志愿者在景书丽的带领下,通过一天的学习,大家认真听,认真记,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收货满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