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2984|回复: 4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拍红叶技巧总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2-11-19 13: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拍枫技巧1:光线的运用,灵活运用逆光和透射光
对喜爱摄影的我们来说,光线是上帝赐给我们雕刻刀。透过光的辅助,可以增加枫叶的立体感,突显现场独特的氛围。尤其枫叶这个摄影题材,在于表现色彩鲜明的效果、光线的运用与捕捉,影响着最后的画面呈现,也关联表现出摄影者的性格。因此,光线的运用是影响作品成败的关键因素。
仔细观察光线在枫叶间所产生的微妙变化,即使在同一个地点,随着时间而逐渐的改变光线角度,可以让红枫落叶展现出完全不同的色彩、层次、甚至是立体感。当光线照射的角度逐步改变,枫叶开始出现不同的表情变化。特别是在顺光、斜射光和逆光的差异,能够使枫叶的饱和度,有着强烈的变化,甚至运用光与影的重叠,创造独一无二的影像

评分

参与人数 3金钱 +66 收起 理由
独山居士 + 30 很给力!
笨笨嘉 + 16 很给力!
五朵山上人 + 20 好图!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2 分享分享1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9 13:07 | 只看该作者
加上偏光镜,画面更加分,画面更加分
拍摄枫叶时,适时的加上偏光镜加以运用,不论是晴天还是雨天,偏光镜能有效抑制叶子表面的反光,还原叶子原先的色彩,减少叶面的反光,使得叶面的纹理更显清楚。尤其是在雨天、顺光和侧光时效果明显,而在逆光的情况下,偏光镜存在的效果,无法在叶片上表现出来,但是这个时候,适度旋转偏光镜,就可以增加蓝天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9 13:15 | 只看该作者
不能改变光的方向,那就移动你的脚步吧!
在逆光和透射光的条件下,叶子透过光的照射或投射,可以看见叶子被打亮而变得立体,逆光下叶子与叶脉更为清晰可见,这也是光线穿过叶子的透射光效果,比顺光时候看到的反射光效果更透澈、更鲜艳。而且顺光时阴影部位都有极大的反差,亮暗部差异过大时,常会超过曝光的容许范围;顺光时看起来很平凡的红枫,当我们改变角度,把光线变成逆光或是透射光时,适度的角度可以看到有透明感而且鲜艳分明的红叶。
多云天气更适合拍枫红
晴天有利于获得反差大的作品,但是这时候叶子的影调比较硬。经过雨水淋过的枫叶会适度获得滋润,可以展现枫叶柔美的一面。如果想表现枫叶那透光的唯柔,那么多云的天气可能更适合。基本上只要熟悉与运用光线的掌控,不同的天气总会有不同「枫」情。谁都无法掌握变动的天气,但是你对环境的感受,与当下判断,这些都会反映在你拍出的作品上,所以,事前功课做足后,利用当时的环境特点,好好的享受一定有所收获。
拍枫技巧2:背景的搭配,增添照片的故事性
红枫固然是枫叶摄影中的主角,但是构图时若失去画面安排、背景的选择,与前后景搭配,从观景窗探出的只眼睛,只为追寻艳丽的红枫,那拍回来的照片也仅是一堆艳红,且孤单的枫叶。即使是拍摄枫叶特写,背景的因素也不容小觑,以下就以拍摄枫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9 18:59 | 只看该作者
红枫固然是枫叶摄影中的主角,但是构图时若失去画面安排、背景的选择,与前后景搭配,从观景窗探出的只眼睛,只为追寻艳丽的红枫,那拍回来的照片也仅是一堆艳红,且孤单的枫叶。即使是拍摄枫叶特写,背景的因素也不容小觑,以下就以拍摄枫叶时,应注意的背景选择和与画面的安排作解说啰。



首先背景的选择应该以突出枫叶为主,衬托枫叶为辅,千万不能喧宾夺主。观察所在的环境,巧妙安排红叶的入镜位置,或在枫叶所处的环境找寻适当光影与构图。如此,不但有利于衬托枫叶与当下的拍摄背景,更能借此表现枫叶与周围环境的关联性。按照类似的方式,来安排枫叶,再利用背景的色彩和明暗、或是光圈虚化,也可以创作出戏剧性的枫叶作品。

使用增减曝光补偿,或是包围曝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9 19:00 | 只看该作者
使用增减曝光补偿,或是包围曝光
好的枫叶构图,除了根据选定的背景,以及画面中的关联性做安排之外,适当增减曝光值是非常重要的。注意背景亮度、主体枫叶光线角度,与亮度差异,于其中适当的增减曝光补偿,而增减补偿的量。取决于红叶与背景的明暗对比,和画面的比例分配,如果宽容度里无法达到你想要的画面的曝光值,那使用较大幅度的包围曝光或是使用黑卡控制曝光,也是获得成功作品的有效方法。

在上文中,与大家介绍了光线的运用与颜色的搭配,以及镜头焦段的差异。下面则是以摄影器材为切入角度,并以传统与数位的差异,来分析拍摄枫叶时所需注意的重点,除此之外,笔者也特别加强测光与曝光的使用重点,请跟着笔者继续看下去,就知道该如何善用你手上的器材拍摄枫叶了。
传统与数位器材的注意事项
虽然数位相机非常方便,能在拍摄后进行调整,但正因如此,也养成拍摄者在拍摄过程中,对于曝光控制显得比较随意。但是事实上,不管数位,还是底片,只有获得正确曝光的影像,在后期进行处理(后制时)才能获得较理想的效果。如果拍摄当下的曝光控制过于草率,尤其是严重曝光过度的作品,易丧失该有的色阶与细节,不管后制技巧如何出色,也很难补救。最后,这些过曝照片顶多转为单色作为处理,再艳丽的红枫也失去了特色。相对的,欠曝(过暗)的作品一样丧失暗部细节。
该如何避免这些情况发生?拍摄前事先开启相机的「高光优先」以及「过曝警告」,拍摄完立即放大检视,并由直方图来察觉画面的亮暗情形,而非仅由LCD简单看看照片是否过暗/亮等问题。为了让照片完整曝光,适时使用渐层镜,或是黑卡控制画面曝光也是必要的。

▲如果相机未开启高光警告,照片拍完LCD上检视会如上图。如果开启高光警告与暗部警告,检视照片时请参考此连结内的示范照片。将会显示过曝与欠曝的范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9 19:02 | 只看该作者
测光系统并非万灵丹
拍摄枫叶的时候,如果曝光过度,会出现饱和度降低、枫叶本身阶调层次欠缺。在一般顺光或侧光情况下,并不需要特别的曝光补偿,只需要专注于画面的构图,是否有达到脑中欲呈现的意境,以及景深控制与画面颜色搭配即可。但是逆光的时候,因为动态范围过大,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暗部与亮部进行必要的曝光补偿。
有一点请朋友们特别注意,如果您是从红叶的树干,由下往上仰拍枫叶,大部分相机的权衡测光都以画面中间作为加权,画面中心部位的亮度,直接影响测光进而影响曝光,需要特别注意。建议可以改用手动曝光模式,先决定光圈后,测得主体枫叶的曝光值,而不依靠相机的自动模式。如此一来还可以在构图时做些调整,不受相机的误判影响曝光值。


APS-C vs 全片幅,景深效果大不同
使用广角镜拍摄带有枫叶的远景时,一般需要缩小光圈来换取较大的景深,但是切记光圈收缩得过小时,伴随而来的是绕射现象,进而降低画质。由于APS-C相机的CMOS尺寸较小,这也使得APS-C的景深比35mm全幅大;因此,如果您是使用APS-C片幅的相机与APS-C镜头,其景深大约会比35mm全幅相机大一格。举例来说:如果Canon 7D+10-22mm的10mm,在光圈缩到F16时的景深,大约就是Canon EOS 5D2+16-35mm的16mm时约F22的景深。
换句话来说,APS-C片幅的相机,较容易拍摄泛焦的照片,而全幅景深相对较浅。因此,必须注意景深控制。(可以利用相机的景深预览按钮,事先检视再行拍摄。请注意一点:观景窗在快门尚未按下,或是未按下景深预览按钮时,都是用最大光圈来让你检视构图。)换言之,如果使用长焦段镜头拍摄主体,清楚前后景虚焦时,使用相同一颗镜头在全幅相机较容易创作出浅景深的照片。如果APS-C片幅的相机想要拍出立体感的景深照片,建议使用景深较小的长焦镜头,或是微距镜头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你对于镜头焦段差异不了解,下面有几个相机官网的小教学游戏,让你体验一下各焦段的视觉效果的不同。
广角拍泛焦,中长焦段拍景深
镜头的差异也会影响景深差异,小于24mm的镜头焦段属于广角镜,如果想要拍出超焦距的泛焦风景照片建议使用广角镜。想拍特写或是散景优美的照片,请改用50mm以上的中长焦段镜头。或许读者会问:「我的镜头只有一颗24-70mm或是17-70mm,那70mm算是中焦段吗?」变焦镜的基础原理,是使用该镜头的广角端,并利用镜头里浮动镜片来进行放大影像改变焦段。若是24-70mm或是17-70mm的70mm,「zoom in – zoom out」可以改变构图但是无法改变景深,但是笔者提供您一个不用花钱的方法来拍出浅景深照片,就是移动你的脚步,使镜头接近被摄物体,焦点物体的物距、相机的像距及背景比例,产生了差异就可以拍出有景深感觉的照片。


▲广角优于写景


▲长焦利于特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11-19 19:21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11-19 19:35 | 只看该作者
浏览、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11-19 19:4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11-19 20:14 | 只看该作者
很有创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2-11-19 20:24 | 只看该作者
{:7_296:}{:7_29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11-19 20:38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支持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11-19 20:43 | 只看该作者
欣赏那个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11-19 20:4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11-19 21:39 | 只看该作者
看后再去拍肯定会好些。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