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像话题思考】 郑壬杰:PS不是老虎
近来,又有人在对影像该不该PS,PS的尺度及评选规则等问题发表见解。这虽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本人才疏学浅,也想就此谈一些自己粗浅的认识。
人类历史上,任何艺术的产生与发展,都基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政治和社会的特定需求。自1839年摄影术诞生至今,不断更迭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推动摄影术快速变革。
随着人类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精神文化需求也悄然产生变化,促使包括摄影在内的艺术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新的艺术门类不断产生,艺术手段更加多样化,艺术风格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当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共同构成了当今世界多姿多彩的艺术格局。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摄影艺术。进入二十一世纪,感光材料便被0、1码替代,即使预想家或许也不会想到,原本打算使用一生的昂贵机械相机,在短短不到两三年的时间内,它们有的已被送入博物馆的陈列柜中,更不会想到摄影可以脱离化学工艺,在电脑上进行二次创作。数字技术令摄影术的变化异常迅速,大大超过了以往任何艺术变革的速度和艺术家的创作惯性,于是在胶片与数码、暗房与PS的问题上,使许多摄影家倍感纠结。科技与经济还是一如既往地发展,至于问题,只能留给艺术家自己取舍,解决。当今最流行的“PS”就仿若“雷池”,艺术家们在此争执与挣扎,有人惊恐万分,有人裹足不前,有人驻足观望,有人大步跨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