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1517|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武汉龙泉山小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2-7-4 22:1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20 收起 理由
光影随行 + 20 好图!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7-4 22: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7-4 22: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7-4 22: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7-4 22: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7-4 22:21 | 只看该作者
      龙泉山的人文 历史可追溯到西汉时期。当时这一地区为舞阳侯樊哙樊建的封地,名为江夏,所以其山称为江夏山。唐朝初年改称夹山,取两山夹道而行之义。唐朝天宝末年,宰相李蹊开基造屋,凿地得泉,形成东西两井,东井冒气则晴,西井无气则雨,占验灵准,因此又称灵泉山。
        汉高祖刘邦以武昌为樊哙封地,樊哙死后,就葬于天马峰下。从汉代起,就有许多隐逸之士迁到灵泉山来隐居,遂成灵泉古市,“形胜甲于一邑”。清同治《江夏县志》有载:“灵泉古市始于汉, 迄唐宋而兴盛。”在环山7平方公里的幽谷盆地上,或倚山为亭阁,或随水为轩榭,建有灵泉寺、听松阁、远眺亭、大观桥、春露亭、秋爽亭、晴雨井、百卉园、龙龟戏鱼池、蓼莪堂、含山楼、万卷书楼、拜寿台等蔚然十二大景观。这些金碧辉煌的楼台亭阁,都是樊、李、杜、张、沈、曾、董、邹八大家官府隐逸之士在此修建的,如“万卷书楼”是唐代宰相李奚修建的;“含山楼”是宋代诗人张芸臾修建的;“万寿台”是元代宰相沈如筠修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7-4 23:45 | 只看该作者
老师好拍摄 名山大川,小景更见细微之处,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7-5 05:34 | 只看该作者
{:7_294:}漂亮。就是没去过,{:7_2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