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岸 于 2012-8-14 18:06 编辑
从护国使者的美图《看不烦》说起。
看不烦 护国使者发表于 2012-8-12 08:48:07
在新手图集上发帖,是上原图还是上加工过的图,对新手来讲可能是个有一定意义的问题,至少我作为一个新手在这方面是有些体会的。“新手图集”这名其实有点毛病,新老浑然一体,新手当然感到很温暖,但一方面让老手、高手们很受委屈,另一方面有时候也会让我等新手自以为是。所以,当我看到护国使者在其大作《看不烦》上说“坚决上原图,一点不修改”之后,在对该图欣赏支持之余,便情不自禁地说了些不着边际的话: 班门弄斧说两句:
坚决上原图体现了一种很崇高的摄影理念,自有可取之处。但图片就是给人看的,更何况还想叫人看不烦(不只是美女,而是所有人创作的所有作品)。这和江青说的“片子就是骗子”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后期加工也是用心良苦,不一定是为了炫耀、作假或掩饰瑕疵(即便有这种意图也不是绝对的坏),而是对读者负责。
有时候,坚决上原图就像坚决上草稿一样,其弊端不言而喻。当然,大师们的作品或许不需要后期制作,那是因为他们构思成熟了才去创作,而且把所有可用的创作手段都用上了。所以,大师们的一些草稿甚至半拉子作品比我们加工过的作品还受人追捧,就是因为里面已经熔铸了很多作为大师的独特创意。
冒昧胡言,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原谅。
这几句话是泼出去的水,点了“回复”之后就觉得很唐突,觉得有必要再说几句。 第一,“坚决上原图,一点不修改”,确实是一种很崇高的摄影理念,说明作者在摄影技术方面不仅有扎实的功底,有很高的自信,更说明他对自己要求很高,标准很高,摄影作风和技术操作很严谨,所以他能够信心十足地把原图公之于众。这应该就是高手的风范。就拿他这幅《看不烦》来讲,帖子一发,好几位版主为其加分,回复者都异口同声地说“好看”,“看不烦”,“百看不厌”,说明他讲这个话是一点不含糊的。 第二,“坚决上原图,一点不修改”,既然是高手的风范,我等摄影新手确实不宜盲目效仿。拿我来讲,开始发的一大批图片,都是原图,未经过任何加工,但这和护国使者的“坚决上原图,一点不修改”完全不是一码事。因为我搞那些作品时,眼里没方寸,手里没技巧,心里没概念,更没有护国使者的那种崇高理念和精严标准,所以成品率肯定是很低的。但是,帖子发出之后,每贴都能得到版主和版主级影友们的支持鼓励,极少听到批评之声。开始还确有些忘乎所以,后来才慢慢清醒过来,明白那都是版主和影友们出于对新手的关爱与呵护,他们的赞誉与作品的实际状况决不可画上等号。所以,我的想法是:一方面,版主和影友们日理万机,不要让他们在自己的作品面前太难为情或违心叫好,加工一下,适当提高一下作品的成色,有利而无害;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就新手来说,原图就像玉器厂刚从山里挖来的玉料。玉料中偶尔也会有天成佳作,但大部分都需要经过加工才能成为所谓玉器。尤其是某些不起眼的凡胎玉料,经过一番加工雕琢之后,能成为价值连城的精品、上品乃至绝品,那才真叫鬼斧神工。因此,图片的后期制作,能拯救一些可能被埋没的凡品,能使凡品升华成为精品或上品,能够充分发掘图片的内在价值,其作用不可低估。那个和氏璧的故事,就不仅说明了识材的重要,更说明了制材的不可或缺。珍贵如和氏璧者,尚且需要加工制作,何况是新手的摄影图片。和氏当时如果懂这个道理,他或者一时暴富,或者飞黄腾达,绝不会落得那样一个悲惨的下场。消极地等待识材者,不如积极地去制材。从摄影上讲,制材既是对图片的再创作,也是整个摄影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三,后期制作恐怕也是一把双刃剑,可能使原作升华,也可能把某些有希望的原作扼杀。但罪不在剑,而在制作者自己。有时候,一些高手也会在后期制作上失误,新手在后期制作上运用不当、弄巧成拙的事情就更加难免。我自己就有这方面的教训。 比如,我在8月12号发的帖子《路过雪枫大桥》,原图是:
当时看了原图,觉得没什么意思,而作了些加工之后,看着还行,便发了。
但白衣秀士影友回复说:“啥家伙,搞得红堂堂的。”对比原图一看,知道色彩方面搞过火了。这就是弄巧成拙。也就是说,自己在拍照和后期制作两个方面都是新手、生手,都得加倍努力。作为新手,现在最宝贵的恐怕就是这种不知深浅的积极性,版主和影友们给予呵护还是很必要的。 2012、08、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