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2828|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微距摄影技巧!

  [复制链接]
主题
发表于 2012-6-24 18:24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曾相识大山 于 2012-6-24 18:26 编辑

微距摄影技巧来源:中国数码摄影家协会要了解微距摄影技巧,就必须先了解什么是微距,微距的概念。
微距一般是指照片和被拍摄物体差不多大的摄影,近距离摄影,是摄影技术。主观感觉微距拍的时候,被摄物体小,照片大,因此放大率大。
为了拍出更好的微距作品,下面几个建议可以供大家参考:
微距摄影技巧之正确选择焦平面
焦平面是微距拍摄初学必须经历的一个练习过程。微距的不同于其他拍摄,清晰范围本来就小,因此,更多的清晰细节能给人带来更愉快的视觉感观。无论镜头焦距是多大,微距的景深都是按mm计算的,所以在拍摄时应该尽量仔细选择焦平面的位置,把需要表现的细节尽量放在一个平面内,并使这个平面与ccd或者cmos平面(相机后背)平行。举个简单的例子,拍摄蝴蝶,如果蝴蝶的翅膀是并在背上的,那么最保险的办法是把机背调整至与翅面平行。这种情况下即使f8、甚至f5.6的光圈也可以拥有足够的景深(视具体放大倍率而定)。焦平面的快速选择实际上是拍摄中的一个积累过程,经过精心的选择,图片的质量可以得到明显的提高。当然,焦平面的选择也没有什么绝对角度,蝴蝶也可以从头部正面、侧面、甚至尾部拍摄。原则是:一定要把你要表现内容尽量放在一个平面内,拍摄时要做到心中有数,哪些东西在照片上是清楚的,哪些不是。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6-24 18:25 |
本帖最后由 曾相识大山 于 2012-6-24 18:26 编辑

微距摄影技巧之微距用脚架还是手持
微距拍摄首先要解决问题就是能够拍到,想要拍到就必须了解昆虫的一些基本活动特性。总结了一下9点:
1.气温越高活动能力越强,反之,气温越低活动能力越差;
2.清晨、傍晚、阴天和雨天活动能力降低;
3.对快速移动的物体敏感;
4.某些昆虫对声音敏感;
5.XX的时候活动能力降低(废话,你也降低);
6.对色彩鲜艳的物体敏感;
7.对停靠点的人为晃动敏感;
8.对飘然而至的阴影敏感;
9.刚羽化的昆虫活动能力非常低;
根据这些规律,以及平时对拍摄对象的经验了解,可以迅速的判断是否采取手持还是脚架。一般微距拍摄者都有这个体会,白天要想接近昆虫是非常困难的,像蝴蝶一类,一丁点响动它们就会飘然飞走。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这种情况下,接近都非常困难了,使用脚架的机会当然少之又少。因此,需要适当的手持接近技巧,避免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尽量轻的响动,尽量缓慢的动作,最好弯着腰或者蹲着逐步接近,有条件的话做好适当的伪装,比如迷彩服等。简单来说,手持和脚架,清晨、黄昏和寒冷天气的更适合脚架的使用,昆虫活跃的白天手持能把握更多的机会。
更多更好的微距作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6-24 18:25 |
本帖最后由 曾相识大山 于 2012-6-24 18:27 编辑

微距摄影技巧之控制光线的方向和质量
先说阳光下该如何处理呢?我觉得首先要避免过于刺眼的直射光线,我会选择从逆光方向接近目标,
一是可以避免人的阴影对拍摄对象所造成的干扰,
二是,通过合理补光,逆光角度也通常能降低顺光下的大反差,得到我们想要的光影效果。也能避免阳光直射带来的高光溢出问题,以及光线过硬导致照片色彩发干发涩等问题。
然后是阴天,阴天的情况相对特殊。自然界的大柔光创造了表现质感和细节的最佳机会,带来美妙的质感表现和柔和的背景,但表现手法会相对单一。
值得注意的是雨后和清晨的惊喜。雨后和清晨叶面的水滴,配合拍摄对象能带来更迷人的拍摄效果,值得一试,拍摄的时候记得合理补光。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反光板补光是最合适的,能有效保持当时的环境气氛,但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选择闪光灯补光,既然是补光,闪光的光源只能作为辅助光源,不能破坏环境气氛,也就是fill-flash,填充式闪光。闪光灯的曝光补偿也就尤为重要,简单来说浅色的拍摄对象需要-2以上输出,深色的需要增加闪光输出。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6-24 18:25 |
本帖最后由 曾相识大山 于 2012-6-24 18:27 编辑

微距摄影技巧之突出细节特征表现
为了保留更多的细节,减少画面的噪点,微距前期需要向右曝光。当然,向右曝光有个限度的。
一般而言也就是+1/3--2/3ev。控制高光部分不溢出为准。对黄色及红色另当别论。那是相机的缺陷,其次需要合理的iso,过高的iso会带来粗糙的画面,不利于细节表现,何况拍片的时候不是为了测试相机,挑战iso限度。
对50D而言,一般情况下,iso设置到100-400比较合适。450D控噪能力差点,400尽量少用,再次存贮格式,为了得到更好的细节,理所当然应该选择raw格式,方便还原到更真实的色彩,也能弥补测光时出现的少许偏差。
最后要忠告朋友们的是,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拍微是个苦力活,手持能力和对焦能力,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功,而且,一定需要耐心。当你在欣赏和羡慕他人的精美作品的同时,是否想到在照片背后作者所付出的努力呢?拍摄微距更是如此,我们花费的时间和得到的结果是成正比的,前期工作越是细致,得到的结果就越是理想。希望微距摄影技巧这篇文章对喜爱微距摄影的朋友能够有所帮助。衷心希望大家能拍出
5
发表于 2012-6-24 20:37 |
欣赏支持!{:soso_e163:}
6
 楼主| 发表于 2012-6-24 23:09 |
寻梦雨林 发表于 2012-6-24 23:09
欣赏支持楼主强大,内容实用,给力

{:soso__12050362117670458870_4:}
7
 楼主| 发表于 2012-6-24 23:10 |
飓风四号 发表于 2012-6-24 20:37
欣赏支持!

{:soso__13853760197085638141_3:}
8
发表于 2012-6-24 23:16 |
很实用,学习中。。。。。。
9
发表于 2012-6-24 23:59 |
{:7_294:}{:7_294:}很好的微距摄影技巧知识,收藏啦,谢谢老师的分享!
10
发表于 2012-6-25 02:25 |
{:7_296:}技术贴。赞一个
11
发表于 2012-6-25 06:15 |
欣赏学习!
12
发表于 2012-6-25 06:23 |
{:7_296:}非常实际的理论知识,我得慢慢学,好好看,,谢谢大山。
13
发表于 2012-6-25 08:26 |
好教材  学习了
14
发表于 2012-6-25 08:27 |
{:7_289:}
15
发表于 2012-6-25 09:02 |
曾相识大山 发表于 2012-6-24 18:25
微距摄影技巧之突出细节特征表现:
为了保留更多的细节,减少画面的噪点,微距前期需要向右曝光。当然,向 ...

好版主.好拍摄 好文笔.欣赏学习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